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3月6日,黑河率先在大黑河岛开通了中国和原苏联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贸易市场。lop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辟建大黑河岛中周边民互市贸易区;同年11月,中间两国领导人会谈,决定在中国黑河——俄罗斯阿穆尔州兴办国家级边民互市贸易区。黑河市二次党代会把建设大黑河岛中俄边民在市贸易区曲定为推进“二次创业”的重点工程。现在,黑河人民正以强烈的开放、机遇、创业意识,用智慧和汁水建设沿边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中用边民互市贸易区。一、战略抉择:扩大沿边开放的突破点、增长点建设大黑河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是顺…  相似文献   

2.
李峰 《开发研究》2005,(3):50-52
本文总结了1992~2003年霍尔果斯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影响霍尔果斯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发展的诸多因素,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指出在其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经济即带来发展机遇,又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总的看利大于弊。这种估计也适合于我国与俄罗斯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特别是当前,我国提出了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战略举措,这为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黑河与俄阿州的地理位置优势,根据两国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的实际,采取应对措施,向世贸组织规则靠拢,逐步使边民互市贸易在竞争中走上规范化轨道。一、带来良好机遇入世后,从总体和长远看,标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世贸组织对我国的一些优势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互市”这个词,在史料记载中是多意的。一是指权势之家在仕途经营中,相互推荐、任用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特别是你提拔重用我的儿孙,同样,我也提拔重用你的儿孙作为回报,官场上的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互市。二是指对外国或异民族之间的贸易,如汉朝初期同匈奴等国的通商,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即互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民族间经济往来不断发展,通商的形式不断增加,互市木再是贸易的通称,而常常被用来指民间贸易。“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就是如此。1996年《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边民互市贸易,系…  相似文献   

5.
陆文崭 《广西经济》2009,(11):33-33
宁明县分别与越南两省四县接壤,边境线长212公里,有爱店国家二类口岸和3个边民互市贸易点。边境贸易主要方式有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2009年上半年,全县边境贸易成交额5.57亿元,同比增长35.48%;完成边贸税费收入980万多元,同比增长50.67%。双边贸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采取标本兼治措施,推进中越边境贸易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国家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意见指出要"推动建立一批边民互市贸易示范点"。加快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是落实中央沿边开放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边民互市贸易(以下简称"互市贸易")政策措施从1992年实施至今,在兴边  相似文献   

7.
中俄之间的边民互市贸易历史可以追溯到3个世纪前。现实的发展历程说明:互市贸易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规范,经历了必然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建设中俄互市贸易区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边贸政策进行调整为了进一步推动边贸事业健康发展,我国对边贸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规范,主要内容如下:一、边贸管理形式参照国际通行规则,今后将按照两种形式进行管理:一是边民互市贸易,由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统一制定管理办法,由各边境省区组织实施;二是...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黑河口岸作为国家、地方和边境三个层次的对苏贸易正在稳步发展和扩大,唯独两国民间互市这个层次的贸易还没有恢复和开通。为了促进全方位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恢复两国边民互市的历史传统,实现兴边富民的目的。我们考虑,在目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黑河都已具备率先在两国开展民间互市贸易的基础。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大黑河岛开发建设起来,使其成为中苏  相似文献   

10.
黄永升 《中国经贸》2016,(19):33-33
边境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贸易主要有边民互市、边境小额贸易等形式,本文以边境贸易为研究对象,选择云南一个较为典型的国家口岸-云南腾冲猴桥口岸,采用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从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地位和作用,发展战略等方面,对边境贸易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