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李玉泉  乔石 《保险研究》2021,(4):121-127
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新科技的出现,在大金融背景下,保险欺诈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从保险欺诈的欺诈行为、实施者的主观过错、欺诈行为与保险赔偿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三个构成要件入手,详细分析了在金融活动相互融合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广泛运用的当今时代下保险欺诈的三个新特征,并从健全保险欺诈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跨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保险欺诈现象也随之增加。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了对保险欺诈防治的研究工作,并有了一些成果。但是人们对保险欺诈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仍较粗浅,研究成果多侧重理论探讨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立足于财产险公司的龙头业务——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竭力揭示机动车辆保险欺诈犯罪的表现形式、原因和危害,探索反机动车辆保险欺诈的对策与措施,把保险欺诈的防治具体化。  相似文献   

3.
保险欺诈心理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险业发展历程中,保险欺诈与反欺诈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保险欺诈的广度和深度已严重影响保险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保险欺诈已影响到保险业正常秩序。对于保险欺诈的深入研究无疑将对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帮助。本文在总结国内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保险欺诈发现率对防范保险欺诈的作用,分析了保险欺诈发现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海保险》2021,(3):16-18
近年来,在上海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不断丰富反欺诈工作合作体系,积极创新反欺诈手段,有力地推进了反欺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地维护了保险行业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一、运用大数据助力反欺诈工作(一)行业协会与保险公司积极行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反欺诈中心(以下简称"反欺诈中心")根据上海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运用大数据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虹  孙蓉 《中国保险》2006,(12):56-59
自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因保险欺诈而导致的支出占总赔款支出的比例不断攀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际上因保险欺诈导致的某些保险险种的损失高达的50%保费收入。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左右。保险欺诈是世界各国保险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我国作为国际保险市场的新生力量,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保险欺诈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在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2000年,却已上升至9.1%。据北京各财产保险公司的保守估计,目前北京市约有20%的机动车辆保险赔款属于欺诈,在2000年至2003年的4年间,骗赔造成的保险损失约有13亿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借鉴国外保险反欺诈的做法及动向,以便为我国防范保险欺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台湾保险业反欺诈工作情况、保险业资金运用政策与现状、金融业综合经营与金控公司的发展、保险行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等重要问题的考察,借鉴台湾保险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应建立两岸保险反欺诈合作机制,在大陆逐步建立行业性保险犯罪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在反保险欺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反保险欺诈国际交流,稳步推进费率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保险欺诈问题日益严峻。保险欺诈的复杂性决定了反欺诈工作单凭保险人孤军奋战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多方积极配合,构筑由保险人、保险行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的保险欺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保险欺诈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乃雄 《青海金融》2009,(10):44-46
通过对保险欺诈的成因、保险欺诈的表象与实质的分析,总结其规律,然后找出防范保险欺诈的对策与措施,为我国保险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卫新江 《中国保险》2006,(11):64-6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欺诈形态日益多样化、隐蔽性更强,识别保险欺诈也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仅凭保险公司自身的力量,已经难以有效防范保险欺诈,这就需要加强保险公司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保险公司内部的调查力量和外部机构的调查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开展联合调查,共同打击保险欺诈。保险公司与外部机构互动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设立重大欺诈案件的报告制度、建立信息联网制度、多部门联合调查、建立社区性的防范欺诈组织等。  相似文献   

11.
保险与欺诈是一对孪生兄弟。保险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了与保险欺诈的角力。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如此,我国保险业也不例外。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的保险犯罪仅次于毒品犯罪,仅1994年医疗保险中的欺诈就导致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大约500亿美元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欧美保险反欺诈机制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西南金融》2007,(11):50-51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通过对欧洲和美国保险反欺诈机制的介绍,了解欧美各自在反欺诈方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对于我国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保险反欺诈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是指欺诈人或机构团体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手段于保险产业中获取不诚实或不法的利益。防治保险欺诈是国际性的难题,台湾保险犯罪防治工作起步早,独具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台湾保险欺诈犯罪防治工作主要特点是:风险识别的广泛运用;灵活有序的组织框架;信息引导侦查的犯罪情报系统;反应迅速的案件报告制度;融合力量的一体化行动。我国大陆地区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共同打击保险犯罪框架;建立保险犯罪专业数据库尽快实现信息共享;成立保险犯罪防治专业组织;逐步建立保险反欺诈情报系统;加强保险反欺诈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9,(4):63-64
1.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与市经侦总队联手预防保险欺诈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吴培根一行访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与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张俊才会长、孙维康副秘书长就公安部门与行业协会在预防保险欺诈方面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据悉,双方将就合作事宜签署有关协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保险欺诈在国内外呈现蔓延态势,尤其体现在机动车保险领域,欺诈识别已成为保险欺诈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保险欺诈识别有统计回归和神经网络两大类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指导思想和识别流程上各有优缺.本文基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车险索赔样本数据,检验BP神经网络在我国保险欺诈识别中的有效性;同时为了尝试统计回归和神经网络的有效融合,本...  相似文献   

16.
范庆荣 《保险研究》2019,(9):102-112
在保险人欺诈的情况下,保险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请求惩罚性赔偿。在保险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并不会与损失填补原则发生冲突,也不会动摇保险的射幸性。在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体系内,惩罚性赔偿中的欺诈限于故意。与传统民法不同的是,《消费者保护法》中欺诈的认定不需要保险消费者因受欺诈而作出违背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保险人恶意拒赔的行为可以直接认定为欺诈,从而适用惩罚性赔偿以解决保险理赔难的困境。惩罚性赔偿以保险费作为计算基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保险业持续迅速发展,保险欺诈案件也呈现上升趋势。根据调查,广东省东莞、珠海、江门三市83家地市级保险机构中,40%的机构认为自2000年以来保险欺诈现象逐年上升,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保险欺诈,不仅危害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根据保险合同关系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可将保险欺诈分为保险合同成立时的欺诈和保险合同履行时的欺诈。  相似文献   

18.
被保险人夸大保险损失并提出索赔在中、英两国都是常见的保险欺诈索赔类型。英国法下,被保险人实质性地夸大保险损失将使得保险人有权根据普通法权益丧失规则对整个索赔拒绝赔偿。英国《2015年保险法》将欺诈视为破坏保险合同存在基础的行为,因此,保险人可通过通知的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权,而解除效力自欺诈行为之始向将来发生。与之相比,中国《保险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仅授权保险人就夸大部分拒赔。从法政策的角度观察,该款规定并不能起到防范化解、严厉打击保险欺诈的目的。遏制保险欺诈是中、英两国保险业共同的政策,英国法对于保险欺诈的严厉态度值得中国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炜  单娇  代娟 《保险研究》2013,(11):7-7
随着商业保险公司大量涌入保险市场,保险合同纠纷和保险欺诈问题日益增多,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本文基于最优核查成本的角度,对保险中的两种保险共谋欺诈现象进行了分析,构建博弈论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了保险共谋欺诈情形下的内在利益之争,并进一步提出防范保险共谋欺诈的相关建议。本文研究发现,追究保险共谋欺诈的法律责任是一种对保险违法行为的事后处理,而防范保险共谋欺诈的对策研究,则是一种事前的防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试析保险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一项难题。保险欺诈的形式有订立保险合同时的欺诈和保险索赔时的欺诈。保险欺诈的产生有其本质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和保险业的内部根源。寻找有效的防范保险欺诈的方法需要从加大保险宣传、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及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和理赔管理水平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