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对A公司(电梯使用单位)执法检查中,发现一台在用但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货梯。经调查核实,该货梯的制造单位为B公司(具有制造资质),A公司向B公司购买货梯后,B公司委托C公司(具有安装、维修资质)安装。C公司在电梯安装完毕后,应A公司需要,未经D市特检院监督检验,将电梯交付A公司使用。根据以上事实,D市质监局召开案审会进行审理,认为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依据《特种设备安  相似文献   

2.
以下主要针对电梯检测工作执行过程中,其监督检验工作以及定期检验工作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并且针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使用单位、电梯施工单位、检测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的要求,以期我国电梯的检验工作能够更加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质监局组织全盟系统开展了"质量月"电梯安全专项检查,对辖区所有电梯进行一次专项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车站、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的主要内容是电梯使用单位的在用电梯检验合格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操作、管理人员是否持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是否建立等;维保单位是否按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4.
案情回顾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第2期"抛砖引玉"栏日刊登的《这起电梯安装违法行为该如何处理》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2012年3月2日,某县质监局对辖区内一楼盘正在安装的3部客梯进行检查,发现3部电梯的厅门、轿厢等都已基本上安装到位,但安装单位未能提供电梯监督检验的相关见证材料.经调查:这3部电梯是2012年2月中旬开始安装,在此之前,电梯安装单位已与本市的检验机构签订了监督检验协议,且安装之前已经通过电话联系了检验人员,因检验人员太忙未能及时到现场监检.期间,安装单位未将制造、安装等相关资料送给检验人员进行审查.经发函至检验机构进行协查,确定这3部电梯均未经监检.在如何对安装单位进行处罚时,该县质监局案审会存在3种不同意见,本案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针对我省部分在用电梯未明确维护保养单位 ,部分电梯用户盲目聘用未取得维护保养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保养电梯 ,多数用户单位不了解当地维保市场状况的实际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贯彻实施 ,促进新电梯检验合格证的换发 ,本着为广大电梯用户服务的宗旨 ,我所特向用户介绍第一批20个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维护保养许可证 ,经过我所考评合格和日常监督检验维保技术…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日,某县质监局对辖区内一楼盘正在安装的3部客梯进行检查,发现3部电梯的厅门、轿厢等都已基本上安装到位,但安装单位未能提供电梯监督检验的相关见证材料.经调查:这3部电梯是2012年2月中旬开始安装,在此之前,电梯安装单位已与本市的检验机构签订了监督检验协议,且安装之前已经通过电话联系了检验人员,因检验人员太忙未能及时到现场监检.期间,安装单位未将制造、安装等相关资料送给检验人员进行审查.经发函至检验机构进行协查,确定这3部电梯均未经监检.在如何对安装单位进行处罚时,该县质监局案审会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蹲底、溜梯事故及其他事故。电梯的监督检验是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对电梯的安装、大修或改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从而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电梯的监督检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安全管理意识,安装人员技术素质,电梯自身运行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检验要严格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规程实施,需要通过电梯生产厂家、电梯监督管理部门、电梯检验机构、电梯使用单位、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重点针对制动器电气和机械类问题加强检验和维护保养,达到预防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自检记录或者报告中的结论,是对设备安全状况的___;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论,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相关责任、自主确定设备安全等___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为确保全县锅炉在持续高温条件下安全运行,谷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协调质监系统检测人员对全县锅炉及安全附件──安全阀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共检验了 33家企业 38台在用锅炉和 20只安全阀,其中查出运行质量不合格锅炉2台,“土”锅炉4台。先后检验安全阀合格有18台,合格率为90%。目前,该局已对不合格的2台锅炉及2只安全阀已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并对4台“土”锅炉做出了拆除处理。 为解决少数单位不便停产检验的难题,该局还组织检测人员携带设备深入到车间进行现场检测,做到既不影响生产,又可以开展检验…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的今天,电梯成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在用电梯进行安全检验。但是,在检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威胁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文章针对在用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梯限速器作为电梯重要的安全装置,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已将其列为电梯安全检验的重要项目。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每两年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一次。目前,开展限速器校验单位使用较多的是XC系列的电梯限速器测试仪。现就使用该型号测试仪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如下,供进行限速器校验的人员参考,以提高限速器校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电梯在高层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安全状况与乘梯者的人身安危密切相关.因此,为了给电梯使用者创造一个安全的乘梯环境,就必须做好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但是,当前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电梯安全性的提升.本文总结了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关注程度的日益增高和人们问责意识的日益增强,在用电梯问题不再仅仅与维保单位牵扯,而更多的直接指向了检验机构。电梯安全运行所引起的空前高度的重视,要求检验机构应更认真严格地执行检验规程,不忽略检验细节,发现指出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关注程度的日益增高和人们问责意识的日益增强,在用电梯问题不再仅仅与维保单位牵扯,而更多的直接指向了检验机构。电梯安全运行所引起的空前高度的重视,要求检验机构应更认真严格地执行检验规程,不忽略检验细节,发现指出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莆田市现有在用电梯3,346台,其中客梯2,494台,货梯410台,扶梯374台,自动人行道梯53台,杂物梯14台,液压电梯1台,涉及使用单位925家。目前,该市电梯法定检验率达100%,监察率达100%,隐患整改率达100%;电梯年度检验不合格率为3.6%,比上一年度下降8.1%。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梯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并被广泛应用在宾馆、办公楼、住宅等建筑物中,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但电梯产品涉及人身安全,随着电梯日益广泛的使用和事故的不断发生,电梯质量和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将电梯列为特种设备,并授权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电梯进行年度定检、安装、大修和改造后验收检验,旨在通过适时的技术检测,发现电梯在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  相似文献   

18.
信息纵览     
《中国技术监督》2011,(8):74-77
长安开展自动扶梯安全大检查 本刊讯前不久,河北石家庄市质监局长安区分局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对辖区内12家扶梯使用单位在用的119台自动扶梯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两家使用单位在用的自动扶梯存在超期未检、未签定有效的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和管理人员没有取得管理人员证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信息纵览     
长安开展自动扶梯安全大检查 本刊讯前不久,河北石家庄市质监局长安区分局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对辖区内12家扶梯使用单位在用的119台自动扶梯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两家使用单位在用的自动扶梯存在超期未检、未签定有效的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和管理人员没有取得管理人员证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梯已为我们所熟知,通常在一个井道中只能运行一部电梯,现有的双轿厢电梯也只是在传统的电梯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变,将原有的单轿厢改变成上下一体的双层轿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乘运效率。独立双轿厢(TWIN)电梯是一种全新的电梯理念,采用同一根导轨,将两台独立的电梯安装在同一井道中,与传统电梯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进。目前,大连市已安装完国内首部TWIN双子乘客电梯,并完成了监督检验,本文将结合我单位对TWIN双子乘客电梯的检验工作,对TWIN产品的特点进行描述分析,总结我单位的检验方法,为以后开展的TWIN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