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迪  熊莉 《成功营销》2009,(4):24-27
2009年3月31日,随着北京奥运会特许产品彻底退市,各个奥运营销企业盘点全部结束。所有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重新回到起跑线。  相似文献   

2.
上期回顾     
《成功营销》2011,(12):3-3
《伦敦前奏Twitter时代看奥运》 虽然是一次体育盛会,但奥运是所有品牌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所有营销人关注的大事。2012年伦敦奥运大幕即将开启,奥运资源如何分配.将深刻影响每一个广告主的营销决策。社会化媒体充分发展的当下.当网络视频、微博、SNS网站逐渐占据公众生活的舞台.奥运大戏将会如何呈现?奥运营销又会如何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商界》2007,(6):79-79
浪莎是我们服务过的客户,事实上,浪莎应对梦娜的一系列营销策略正是我们提出来的。客观地讲,我们认为,浪莎的非奥运营销策略远远好过那些费尽心机打奥运营销擦边球的企业。非奥运营销并不是只有打奥运营销擦边球这一条路可走!  相似文献   

4.
奥运大幕落下,谁是奥运营销大战的输家,谁是奥运营销大战的赢家?我们这里所谈论的输赢,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同竞争者相比,企业自身的体育营销效果是否足以消减、甚至超越对手相关活动的影响力;二是同自身相比,是否实现了既定的营销目标。  相似文献   

5.
周义萱 《商业科技》2008,(24):107-10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临近,奥运营销将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奥运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寻觅新的商业契机,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奥运营销策略,以期为奥运赞助商能够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参与奥运营销,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奥运正式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是如何落实其全国奥运战略的目的:针对非奥运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的是如何创新频道资源,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客户对象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营销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良好的结合,如何能够做好奥运营销,这是很多奥运营销企业关心的问题。盛世指标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奥运营销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等奥运的价值元素可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实现和奥运的对接,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和联想等企业被誉为是表现最好的借助奥运进行营销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田涛 《中国广告》2012,(7):31-32
奥运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营销环境发生极大变化的今天,如何放大既有的奥运传播优势,是所有志在奥运营销的品牌需要重点考虑的。随着伦敦奥运会赛事临近,"奥运之舞"已经拉开序幕。来自奥运营销的各方参与者,无论是媒体、广告代理公司或是广告主,都以某种程度先后投入"奥运营销"大战之中。奥运会作为最为悠久的营销平台,曾经为众多品牌缔造了强大的影响力;而现如今,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在新的营销趋势下再次抓住奥运机遇,选择更为合适的营销工具,是当下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与赞助商行列中,可口可乐无疑是最强大,也最为引人瞩目的。奥运营销或者说奥运传播.说到底是与消费者分享奥运与体育的快乐,在这一点上,可口可乐也许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体育营销需要大投入,面对奥运企业必须要有审慎的头脑,奥运营销并非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VISA可以说是北京2008年奥运战略合作赞助商中,奥运营销做得最科学、最成功的品牌之一,VISA非常有效地利用奥运赞助商的权益,广泛推广合作,极大地传播7VISA的品牌和企业信息。这当然与VISA一贯坚持的奥运营销策略和以往的奥运营销经验脱离不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奥运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没有赞助身份的中小企业如何进行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3.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同样,在奥运营销机遇面前,所有的企业一样机会均等,关键是企业如何找到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去参与奥运。在这一点上,美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4.
营销人人在玩。人人在玩营销,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营销。中国百年一遇的奥运会把中国企业的营销神经彻底地给调动起来了:营销专家忙着出书立传,大说自己的奥运营销观点;企业家则疯狂追捧奥运营销.什么品牌都要和奥运沾亲带故。仿佛一夜之间其他营销策略都已老朽不堪了,泱泱中华只有奥运营销在欢歌笑语。奥运营销的疯狂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企业营销是相当不理智的。  相似文献   

15.
奥运擦边球     
《三联竞争力》2008,72(3):63-63
奥运赞助商粗糙的奥运营销手法,为成长型企业留下不少奥运营销的缝隙。  相似文献   

16.
《商界》2007,(6):71-71
作为蒙牛乳业集团体育营销顾问,我认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是蒙牛非奥运营销战的天才创意。当国内众多的非奥赞助企业努力思索着如何与奥运“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蒙牛已经先人一步找到了打开奥运之门的钥匙,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相似文献   

17.
齐渊博 《广告大观》2007,(11S):59-60
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营销”俨然成为中国营销的必修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催生了大批的“非奥运营销”,这些所谓的“非奥运营销”实际上存在着可怕的误区,在误导着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错误的营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奥运营销”和“擦边球营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代莉 《广告大观》2006,(7S):70-71
近来,华润集团旗下的雪花啤酒推出的夏季营销新战略,备受业界人士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向外宣称的所谓“非奥运营销”战略。据其内部人士声称:“雪花啤酒要推行‘非奥运营销’战略,并以特有的方式来体现对奥运的支持。”对于雪花此次的“非奥运营销”战略,业内意见不一,有的赞赏其向来不同寻常的营销战略路线,  相似文献   

19.
2008是奥运年,也是体育营销被广告主充分重视的一年,但奥运营销常被广告主孤立地对待,为了奥运而奥运,如何看待奥运营销和体育营销的关系,2008年非奥运赞助商如何利用体育营销突围,我们的专家给出了一些专业的意见,希望能够对广告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可口可乐从1928年开始支持奥运,是奥林匹克运动最长期最坚定的支持者。在所有赞助商中,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认知度最高,但在广告花费方面只排第3位。对可口可乐来说,奥运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