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并购项目无法提供长期价值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一个强而有效的整合规划。实际上,并购实体在并购交易完成后会立即经历一个过渡期,而且并购实体在过渡期内会遭到严苛的考验。因此,文章将在并购后整合的定义和特征基础上,分析并购后的整合程序以及对整合效果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鉴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无法完整而又合理地评估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价值的缺陷和不足,把实物期权应用到企业股权并购价值评估中,建立动态的并购目标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框架。实物期权方法建立了公司投资项目分析和公司投资战略之间的联系,是决策者应对项目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决策前和决策中动态而有效地管理投资项目以使得项目收益最大、损失最小。同时,在非独占性并购情形下,并购企业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对目标企业的实物期权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权衡竞争情形下的期权博弈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并购中投资机会的价值,进而更加慎重和理性地进行并购决策。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中的“税”,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本文中的“股权投资损益”,只指从被投资单位分回股利、利润或分享、分担被投资单位盈亏而形成投资损益,不包括处置股权投资等形成的损益。一、股权投资损益确认的各种不同标准及其所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一)税法规定的确认股权投资损益的标准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印发的《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对企业股权投资所得  相似文献   

4.
并购过程的关键在于评估被并购的非上市公司价值,由于市场异质性,可比上市公司和被并购的非上市公司的价值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流动性引起的,因此对缺乏流动性折扣的度量至关重要。通过市盈率对比模型估算缺乏流动性折扣,直接衡量同一公司的流动性股权和缺乏流动性股权的差异,为缺乏流动性折扣的计算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并购交易特征、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溢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国有股权转让定价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为准确评估国有股股权转让价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丹 《致富时代》2010,(2):27-27
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活动中,目标国有股权的评估价值是否公正是交易各方关注的焦点,直接涉及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定价方法的不同会导致结果完全不同,该文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几种定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国有股权转让中定价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股权定价方法选择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进行调整时应考虑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商》2016,(14)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我国现有企业股权分散现象愈加明显,敌意并购事件层出不穷,W公司就是其中典型受害者。本文首先从协议并购和杠杆融资两方面对B并购W的并购性质进行分析,得出B敌意并购W这一事实,再次从W股权结构分析其分散程度,最后根据W所采取的反敌意并购策略进行分析,探索股权分散企业的反敌意并购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的资本运营活动,按照相关股权收购的涉税规定,在企业以股权收购方式进行并购重组中,其并购方式不同,涉税项目的会计处理也不同。股权收购涉税事项支付方式主要有货币资金支付和非货币资金支付。通过以企业所得税为主的股权收购涉税案例,对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收购的一般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股权收购的企业和第三方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和涉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肖文  姜建刚 《国际贸易问题》2015,(2):134-145,167
本文从外资并购股权结构层面,分析所有制与市场化对我国境内企业兼并重组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第一,并购国有企业促使外商投资者降低并购股权水平;当外商投资者采取高标的并购股权水平时,这种负相关更显著。第二,市场化与外商投资者的并购股权水平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但这种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并购非国有企业的情况,而并购国有企业时市场化与外商投资者的并购股权水平只存在线性负相关;当外商投资者采取高标的并购股权水平时,相应的U型关系与线性负相关比较显著。第三,来自港澳台与非港澳台的投资者在并购国有企业时都会降低并购股权水平,但这种行为对来自非港澳台的投资者更突出;市场化与并购股权水平的U型关系对来自港澳台的投资者而言显著存在,但这种U型关系对来自非港澳台的投资者而言只得到局部验证。  相似文献   

11.
财会便[2009]14号和财会[2010]15号规范了母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本文从交易的实质(损益性交易或权益性交易)对此进行解读:在未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就个别主体(母公司)而言该项交易为损益性交易,而合并主体(企业集团)而言则为权益性交易;在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无论是个别主体还是合并主体均为损益性交易,但个别主体的损益仅为出售部分股权的损益,而合并主体的损益则为出售整个子公司的损益。  相似文献   

12.
股权租赁是适应市场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并购交易机制,对我国股权制度的变革及公司并购行为的激励,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易  李文韬 《国际贸易》2006,(12):43-48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保护过渡期届满.对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未来将不仅面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而且面临外资银行从资本到业务、从技术到人才的全方位激烈竞争.由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具有股本总额较小、股权分散、大股东地位弱小等特征,它们更可能成为外资银行并购的主要目标.本文在总结全球跨国银行并购最新趋势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外资银行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特征及其内外部动因,并据此提出未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姜卫东 《现代商业》2012,(24):161-162
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是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境内企业的两种主要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从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角度,来比较分析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和联系,对于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股权并购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期对实践中外资并购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运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转型,私募股权投资成为了投资的新趋势,私募股权投资既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协助我国进行经济转型,又能满足市场的良性竞争原则。但是私募股权并购退出这一关键运作方式在国内尚不成熟,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追对私募股权投资并购推出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策略展开了讨论,对私募股权投资并购退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的模式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提高读者对私募股权投资与并购推出模式的认识,并针对不同的退出模式提出了完善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是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境内企业的两种主要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从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角度,来比较分析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和联系,对于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股权并购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期对实践中外资并购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运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现状 1. 总体上看,我国对企业整体价值评估大多采取的“资产评估”的观念,不是西方的“价值评估”的理念。对于并购时企业价值(包括股权价值),国内一般采用单项资产重置成本法或净资产溢价法。单项资产重置成本法即是对目标企业的每一项资产和负债单独进行评估,然后把所有资产的评估价值之和减去所有可辨认负债的评估价值之和来代  相似文献   

18.
股改引发的新并购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与逐步完善,中国金融业也将呈现出新的格局。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势必演绎出一轮新的并购活动。而新的股权结构对并购理念、动因、手段等都会起一定作用,因此并购市场也将有新的舞台。本文旨在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给并购市场带来的具体变化,并对这些出现的新现象加以说明和分析,使了解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将会给资本市场,尤其是并购市场带来怎样的新机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股权策略,对所选样本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检验了关于海外并购股权策略影响因素的若干假设.实证分析表明,东道国与我国文化距离越大、市场开放度越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越倾向于选择高控制的股权策略;国有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以发达国家企业为标的的并购更多地选择低控制的股权策略;此外,涉及自然资源与能源行业、东道国商业环境等因素对于海外并购的股权策略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不确定.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在中联重科并购CIFA案例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表明,在这笔并购交易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并购前、并购中、并购后很好地扮演了信息中转站和交易中间人的角色、现金池子和财税顾问的角色、企业整合人的角色,根据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高质量发展及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国际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