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2003年9月,在北京某剧场的皮影戏演出通知上写着这样的宣传语。而此时,这一古老的艺术在中国已面临行将灭绝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刘晓冰 《魅力中国》2010,(31):306-306
班主任与学生交流,谈话是经常采用的形式,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更是一种艺术。艺术是需要创造的,而班主任谈话艺术需要教育机智。因此,与学生谈话必须讲究谈话的艺术与技巧。直白的话,委婉的说;老套的话,创新的说;严肃的话,风趣的说;批评的话,赞扬的说。换个角度进行教育说服,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骏 《魅力中国》2011,(17):248-248
意象之美自原始岩画便有之;艺术之美在似于不似之间;画论中“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意象表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展示设计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是当代艺术设计中最具艺术“气质”的学科;意象造景是将古人绘画中的意象表现方法应用到现代展示设计中来,为展示设计增添气韵,,而不仅仅是为一种造型而造型。  相似文献   

4.
朱小剑 《魅力中国》2010,(24):121-121
叙事散文作者喜欢使用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艺术手法。如何在阅读教学课中引领学生去顺利把握这一艺术特色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任务。笔者就粤教版王充闰的《碗花糕》一文为例浅谈阅读教学手段,文中主要谈到两种手段:一、顺藤摸瓜,抓住叙事线索;二、揪出萝卜带出泥,抓住叙事片断。  相似文献   

5.
郜亚菲 《魅力中国》2011,(21):99-99
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一种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这两者虽然利用的感官不同,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本文从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特征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是一种运用影视手段记录生活的影像艺术,是一种结合纪实性和艺术性的再现艺术.真实是纪录片与故事片区别的根本,而故事化则是增添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在从原则上保证记录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的运用充满戏剧冲突;适当的主观参与;把握节奏等叙事手法,是增加纪录片可视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2):96-96
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它就是书法。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作为民族思想交流,文化继承,信息传播等极重要的社会工具外,本身又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书法正是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为文字的象形,不是要把事物全部画出,而是要突出事物的特点,因此,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高山险劲,苍松挺立,白云飘逸、舞姿柔媚等也渗透在文字当中,从而形成了意境,神韵、情趣等书法的艺术要素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在艺林中独树一帜。当人们涉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时,总会感觉到中国的传统书法有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且高深莫测。书法作品像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一样,能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神秘而和谐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陈玲 《魅力中国》2014,(9):153-153
唱歌是音乐艺术中最受少年儿童喜爱,最易为他们接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唱歌技巧、识谱能力,培养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歌曲艺术形象感染,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一首歌、一支乐曲或是庄严雄伟、凛然悲壮、动人心魄、令人昂奋;或是忧伤哀怨,使人怅然泪涌;或是热情奔放、引人向上;或是讴歌自然、赞美生活,唤人爱慕之心;或是倾诉哲理、诲人通达……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艺术的种子,唤起相应的情感共鸣,在共鸣感染熏陶中启开心灵的窗户,丰富健康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这是音乐科教书育人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孟迪 《魅力中国》2011,(11):253-253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和复杂心理流程的展现,是物质本体和精神本体的神秘集合;艺术是人类精神结构有价值的自由象征,艺术的社会功能指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而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的影响,也称“艺术的价值”或“艺术的社会作用”。本文即从“艺术的价值结构”、“艺术的社会功能”出发来对“艺术的现代价值”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芳 《魅力中国》2013,(25):254-254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我觉得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语言美,语言的准确、精要、通俗、幽默便于提高语文的课堂艺术;注重课堂提问艺术,让提问成为一种身心的愉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会说的人;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对它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1.
刘宏 《魅力中国》2013,(10):202-202
从社会、家庭、学校到教师都非常关心这群“流动的花朵”,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著名·心理学家佛罗姆说过:“爱是一门艺术,它能把人类、种族、社会、家庭维系在一起;它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理解。爱——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做人的态度”。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有爱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尊敬和感情。学生才能听从教师的指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廖先锋  涂岚 《魅力中国》2011,(10):392-392
罗可可艺术反映的一般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它是具有享乐、奢侈、豪华的艺术特性。本论文通过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社会和文化.从建筑以及服饰方面来介绍罗可可艺术在女性化特性中的表现;无论从艺术表现形式,还是从视觉传达表现力上,罗可可艺术给人一种精神享受及视觉刺激。  相似文献   

13.
荆改勤 《魅力中国》2010,(25):342-342
在当今,二胡艺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因如此,它备受世人关注、喜爱,而且也受到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青睐,这些成就都是与以下几点密不可分的:二胡艺术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表现中国传统音乐之神韵;音色柔美淳厚,表现力丰富,能雅能俗,能文能武;演奏技巧变化多端,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使二胡艺术走在各民族器乐发展之前列,这也得益于历代演奏家对二胡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振龙 《魅力中国》2011,(18):179-179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劳动;对事物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昌应战 《魅力中国》2011,(4):250-25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6.
刘乃枫 《魅力中国》2014,(14):126-127
舞台表演是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是需要借助角色羡来表演.美的形态、美的旋律来完成的。表演在歌唱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作用。抉句话说,歌唱便是一种表演性艺术。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情感的表现,体现了艺术的魅力。演唱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要让别人陶醉。首先自己先陶醉。演唱者只有塑造艺术形象,才能获得预想的艺术效果,将歌唱技巧以及自身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去表达声乐作品。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歌唱艺术的一种表现。这种艺术表现。将精神与情感结合。充满感性色彩,具有感染力,能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7.
杨彩霞 《魅力中国》2009,(2):127-128
新《深程标准》把美术课定义为“必修的艺术文化课”,这实际上规定了美术课程的性质,即美术教育是文化教育,而不是专业技能教育。既然美术教育是文化教育,那么美术学习就是一种文化学习,对技能技巧的学习必须是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为儿童创设这种文化情境,来促进儿童对多元的美术文化的理解。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改革教法为突破口;美术与其他学科相整合。  相似文献   

18.
刘文亚 《魅力中国》2014,(19):92-92
我国的艺术瑰宝多不胜数,杂技艺术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超绝的艺术技巧,使得杂技艺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传统艺术都面临这一个抉择。对于杂技艺术而言,创新是保证杂技艺术青春活力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任成文 《魅力中国》2014,(18):127-127
要弘扬和发展,就必须从建立现代化的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代表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中国花鸟画艺术。其造型训练包括临摹和写生。那么如何做好花鸟画教学的基础教育?一是开拓题材的范围;二是提高花鸟画表现的要求;三是丰富花鸟画的造型语汇;四是不能抛开缘物寄情的传统。在绘画技法上要做到抓住“神”与“情”这两个要点,先捕捉物象风骨之精神,抓住其突出特点,提炼画者对生活的感悟,营造出画里画外深厚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20.
“你已经非常熟悉智商、情商了,但你很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乐商吧?乐商并不神秘,它同智商、情商一样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营造精神乐园的智慧。在你记忆的海洋中,可能闪现出一座座熟悉的各种殿堂:充满温馨、洋溢天伦之乐的家庭殿堂;令人心醉如痴的婚姻殿堂;充满理想而又紧张的校园殿堂;追求真理与神圣的科学殿堂;给人以心灵抚慰而又令人感到神秘的宗教殿堂;带给人们赏心悦目体验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