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海标准化》2010,(4):6-6
建筑抗震标准下月起实施中小学校舍等设防须超8度 相关人士介绍,今年4月1号起实施的《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规定,今后中小学、大型商场、电影院、会展中心以及医院病房等重点场所,进行抗震加固后,抗震设防标准必须超过8度;而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应至少达30年。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后,建筑抗震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相应变更了灾区的设防烈度.以一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算例,研究抗震设防烈度的改变对土建造价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抗震设防烈度情况下土建造价的差异,为人们了解建筑抗震设防与造价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标准规定,所有6度以上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的建筑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达到抗震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永成 《民营科技》2009,(11):184-184
通过对国家体委秦皇岛训练基地综合楼的现场勘察,以及从四个方面对该建筑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鉴定,得出结论,该建筑不满足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及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志永 《价值工程》2010,29(21):116-116
为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已进行抗震设防但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进行加固,可使建筑物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不受较大的影响,避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2008版抗震规范修订内容及抗震加固技术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不断完善设计理论,并有效通过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而有些城市存在比较复杂的地质情况,还要考虑工程地震条件,有些地段的建筑不利于抗震,那就需要建造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现在的城市规划首先一定要考虑这一现实问题,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怎样有效增强这类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希望能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震活动频繁发生,对建筑结构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进而提出抗震设防的重要性.由于普通结构大震分析采用强度设防不经济,提出利用结构的延性进行设防.本文对延性的相关概念和量化指标做了具体阐述,进而对<89规范>和<08细则>中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进行比较,旨在通过对比,得出对中国公路桥梁工程抗震规范改进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杨青 《价值工程》2010,29(24):87-87
高层建筑的防震要求是根据地区和建筑结构等具体情况严格规定的,处于非地震带地区的高层建筑,通常要求满足承受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下即可。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的发展态势,建筑的抗震要求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赵文杰 《民营科技》2014,(3):226-226
抗震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设计工作中,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设计也是整个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针对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破坏的现象、震害情况,分析破坏原因,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基于建筑物性能的基本思想,结合非结构构件的性能设计要求,讨论了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的抗震设计基本计算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何江伟 《民营科技》2014,(11):180-181
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目的,探讨了运用概念设计原理进行抗震设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以明确抗震设计思想,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原则,合理地采用加固措施使结构设计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抗震设防标准,从而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砖混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的几点内容,同时指出在抗震设计时应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不论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的体积不断的加大,即建筑物的长宽高向着大型化发展,同时随着我国规范对抗震设防的要求,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成了建筑首先要解决的结构方案之一,现就工业与民用建筑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郭晓丽 《价值工程》2022,(21):128-130
随着国务院《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项目类型仍主要集中在《条例》所涉及的范围内,本文以常见办公建筑为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场地土类别为三类),进行计算及构造上的分析,对屈曲约束支撑在抗震设防烈度低于8度地区的办公室建筑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姜伟 《价值工程》2010,29(9):145-145
抗低温抗震是混凝土建筑结构质量判断标准之一。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我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本文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基本抗震设计思路和方法。此外,结构钢对温度很敏感。当温度降低时,钢的响应从延展状态向易碎状态逐渐递增过渡。金属材料韧性的丧失可以通过核查低温时的应力—应变的关系观测。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地震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从而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筑抗震设防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建筑物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住宅抗震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香 《基建优化》2007,28(3):80-83
分析了地震中农村住宅的破坏原因和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方面,提出了农村自建住宅的抗震设防措施,对村镇新建住宅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笔者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