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文/余鹏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伴生的现象,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形成较为合理的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笔者就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余明江1、实现农业经济结构多元化,在农业生产内部转移,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定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能忽视农村本身这块就业天地。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村仍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巨大空间。长期以来的我国广大...  相似文献   

4.
何良 《特区经济》1992,(2):33-34
<正>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镇。据深圳市1990年来统计,全市201.94万人口中,暂住人口竟占66.2%,而在133.28万暂住人口中,外来农民工约占120万左右。这是一支十分特殊的特区建设大军,其作用不容低估。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很有必要重视评价、“整编”和管理好这支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必然,它对于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工业化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列宁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经济落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6.
陆训  武忠群 《乡镇经济》2002,(11):17-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突显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约3.2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5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2700万人口中,剩余劳动力约1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0%。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安徽省近年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肯定。这里就“创业之星”回乡创业如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政策做一研究。一、创业之星的五大功绩…  相似文献   

7.
白雪 《北方经济》2009,(7):64-6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快速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有深刻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经济、制度、人力资本发展等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我国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的困难所在,结合我国入世后的现实国情,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以农村劳动力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关系为研究基础,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提出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探寻深化城乡分治改革、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经济权利实现、提高农民内在素质、开通农业之外的就业渠道、相关部门做好辅助支持工作等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湖北省总人口为6001.7万,其中,乡村人口3957.99万,农村劳动力2029.9万(男16-65岁、女16-60岁)。全省现有耕地4553.6万亩,如按劳均5亩耕地来算,农业可消化劳动力910.72万,剩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119.2万,剩余劳动力所占比例为55%。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从事养殖、加工和服务业的约有50万,在乡镇企业务工100万,进城务工经商560万,全省尚有409.8万劳动力剩余,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2%。今后劳动力的数量还会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体制性障碍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迫滞留于农业,无法向外转移,不仅减少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同时限制了农业收入的增长。因此,必须要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城市化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方面,农村地区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急需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此情况下,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地方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价格持续下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收缓慢,消费热点没有形成,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加上人地矛盾突出等原因,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农村从事非农产业。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如何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变偏远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龙山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8.9万人,目前已有8万名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各行各业,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据对百户农民抽样调查表明,2001年1-9月,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索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在农村内部仍然以隐性失业存在的劳动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和经济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质是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具有特殊性,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深层次原因,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逐渐消除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邓宗兵 《重庆经济》2004,(6):32-35,37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问题,还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确为“建设长江经济中心”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谭砚文  温思美  郑晶 《南方经济》2005,(12):59-60,61
实现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认为,长期以来的城市化发展滞后阻碍了佛山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在政府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是我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核心,也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根据托达罗人口流动摸式的思想,结合目前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机遇,并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9.
宋畅 《中国经贸》2010,(4):63-6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力瞄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以通河镇为例,由于近几年修建高速公路和松花江大桥等原因,耕地逐年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逐步完善,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摆匕了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章论述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