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夏扬  薛源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57-160
商标法新加坡条约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商标法领域的最新立法,该条约即将生效.新加坡条约在许多方面对旧有条约作出了修改,体现了商标法的发展方向.新加坡条约承认新型商标,加入电子申请的内容,并对实际使用、商标许可备案、执行业务的期限上作出新的规定.我国已签署了该条约,但尚未递交批准书.我国现正进行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当综合考查新加坡条约所确立的制度对我国商标法的影响,研究加入该条约后实施这些规定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婷婷 《魅力中国》2011,(14):163-163
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建成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法律的完善对保障知识产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著作权法》、《专利法》相比,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却并不够完善。本文以《专利法》中的“专利申请权”为切入点,拟对《商标法》中的“商标申请权”做一分析说明,详细阐述“商标申请权”的含义、性质及其保护,进而提出对完善商标法律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黎晓宽 《浙江工商》2001,(12):45-46
日前,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商标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商标制度,加强了对商标权的保护,缩小了我国《商标法》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之间存在的差距,建立完善了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商标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商标先用权制度是商标法为克服登记注册制度的缺陷,解决在先使用与在先申请的矛盾而设计的一种补救措施。我国商标法的自愿注册原则,使未注册商标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为此,应借鉴国外相关规定,构建我国未注册商标先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1993年3月1日,是我国《商标法》实施十周年,是日,由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海外中国文化传播中心、广州电视台联合主办、由广东京和激光图象厂独家协办的《纪念‘商标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广州花园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收到的论文20篇,出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因为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商标侵权的首要目标和主要对象,知名企业因商标侵权受到巨额经济损失的案例也屡见不鲜。随着我国《商标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商标法实施条例》的出台,我国驰名商标保护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文章拟结合我国对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规定和现状、结合国际条约,就我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作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标使用和及时申请注册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企业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尽管《商标法》已实施十六年,仍有不少企业对通过  相似文献   

8.
朱康榕 《中国经贸》2014,(17):74-75
商标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重要任务,商品与服务的快速发展促使着商标种类的多样化,颜色,声音等非传统商标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关注。1994年英国商标法肯定了气味商标,随后澳大利亚在1995年的商标法中也保护了气味商标,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新“商标法”将声音商标纳入保护范围。到2004年第39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APIPI)关于非传统商标注册保护议题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对于非传统商标的认知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标法》至今未对商标权作出权利限制,这样势必会给将来商标纠纷的判决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10.
孙崑 《黑河学刊》2005,(2):91-92
新《商标法》的实施是与世界贸易组织和有关国际公约的对接,进一步保护在商标领域的知识产权。打击各种商标侵权行为,标志着我国的商标保护工作步入了更公正、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驰名商标保护方面的立法是我国商标法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关国际公约和发达国家都对驰名商标保护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自从我国加入《巴黎公约》以后,经过不懈努力,在商标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然而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有关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法律条例依旧略有缺陷。我国在驰名商标保护的历程中还需要长远规划,就当前形式来看,需要结合国际做法,充分熟知和把握国际公约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规定,以商标法第三次修正案为研究视角,深入探究关于驰名商标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商标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骋 《特区经济》2014,(1):235-236
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在当下是必要的,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及体系化思考方法,认为《商标法》第13条第二款是我国引入反淡化保护的依据。其作为跨类保护条款保护包括禁止跨类丑化、弱化及不正当利用声誉这三种狭义淡化行为与禁止跨类混淆,是一种广义上的反淡化保护规定。该种解释方法是逻辑自洽兼秉承了对立法者与司法者善意的信赖,能够最大程度的正当化我国的立法与司法,使得商标法理论架构明确清晰。  相似文献   

13.
论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化权作为游离于一般民法的人身权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边缘领域,不少人都对权利本体及属性有所探讨。本文结合商品化权产生的本质,分析了我国以人身权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民事特别法保护商品化权的现状和缺陷,并提出我国应设立独立的商品化权。  相似文献   

14.
刘炎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01-108
作为非传统新型商标,气味商标具有非可视化、有特殊味道和容易变化等特征。中国《商标法》应当保护气味商标,气味商标的法律保护空白不应当继续出现。中国新修版《商标法》对气味商标保持怀疑的观望态度,美国和欧盟都存在气味商标合法注册的成功案例。中国国内有学者针对现实状况提出气味商标不宜保护论,然而这种论断显然是不合理的,气味商标的保护已有良策。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扩大《商标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5.
品牌也值钱     
2001年12月;我国开始实行了新《商标法》。与西安一家商标事务所咨询电话的寂寞相比,北京、江苏、广东等地的商标事务所,早在新法颁布前;已是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16.
《商标法》关于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定存在原商标注册人含义不明、漠视了消费者用户权益、不能排除当事人规避法律规定等三个方面的不足。文章认为,在此问题上,《商标法》应就商标权主体和商标客体作出更加明确和详尽规定,以堵塞法律的漏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争夺案例为例,分析了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的构想.要明确将字号权纳入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中;应当在《商标法》中保护字号权;通过专门的法律法规对老字号给予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8.
金凤涛  曹世华 《特区经济》2007,225(10):233-235
新型商标作为我国现行商标法新增的保护种类,与传统的平面商标在保护理由和权利内容方面并无二致,但将新型商标作为商标注册的客体,则会出现以往在平面商标保护中不曾有过的法律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1日,是我国《商标法》实施十周年。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逐步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重新认识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加强商标管理,使市场经济运行规范化,其意义是深远的。一、市场经济需要商标及其法规商标,即商品的标记;而《商标法》,是社会主义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及其法规,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是规范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第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要求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生产与交换时需要运用商标。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资源的市场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孕育着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快市场经济法津制定自去年以来,国家立法机关陆续修改了与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个人所得税法,并制定和颁布了公司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劳动法、仲裁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