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彦萍 《当代经济》2011,(15):118-119
当代大学生是经济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又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形成了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对培养他们积极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位置消费理论为依据,从相对经济地位入手,通过对太原理工大...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依据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居民访谈的结果对低碳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遴选和构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综合研究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然后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标准REPIH并不能很好解释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这种偏离是否由流动性约束引起?本文利用总量数据和城乡住户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流动性还没有对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构成有效约束,实施旨在缓解流动性约束的政策对消费增长的刺激有限。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中居民所特有的消费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最优消费函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政府民生支出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后,政府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倒V字形影响;(2)政府民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3)投资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转移性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笔者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使用1990年一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相比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大;2000年以前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最大,2000年以后住房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加大,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经济理论及分析对消费的研究中,消费行为的研究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本文基于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实证检验,对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还对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 ,且波动性较大。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 ,而且 ,二者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不同。通过实证分析 ,很好地解释了我国通货紧缩时期居民消费疲软的经济态势 ,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支出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居民储蓄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在现阶段,社会保障支出的"挤入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其次,现阶段的基金制比以前的现收现付制导致更高的社会储蓄.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综合消费函数理论对影响消费多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80年 ̄2004年间的有关数据,采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消费惯性、收入水平、实际利率、物价水平和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力度和作用期长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扩展的C-M消费函数框架内,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消费信贷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收入变动和信贷条件变动同时呈现出"过度敏感性",但信贷敏感性系数要远远小于收入敏感性系数;当前的消费信贷主要缓解了居民当期流动性约束,促进了耐用品消费的增长,但对非耐用品与服务消费的影响较弱;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信贷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明显不同,中等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居民的信贷敏感性系数最高,高收入组居民次之,而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居民最低。因此,尽管消费信贷对拉动内需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打破消费信贷发展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消费特征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方法,对我国农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民消费在消费结构和地域方面的变化特征,说明国家政策对农民生活水平影响显著,未来中国农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将减小,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因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三类动机,即生命周期动机、遗赠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结果发现这三类储蓄动机都对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生命周期储蓄动机是解释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增加,引起总消费不振。此外,由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3.
收入差距、位置消费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不仅是激励人们竞争,促进发展的重要务件,也是位置消费产生的基本条件;但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不利于提高有效消费,而且可能产生畸形的位置消费行为,甚至会因此影响社会的稳定.在分析和研究目前收入分配问题时,应当从位置消费的新视角研究它们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位置消费有利于我们从人们相互比较的满意度中观察改革的效果,权衡各项利弊得失,并及时地采取微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改革的摩擦和阻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相对收入和相对消费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并比较社会中不同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是否对这种影响起作用。笔者在中国城镇居民中进行了调查实验,用特定指标衡量人们对收入和消费的相对性关注程度。实证分析发现:(1)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对个人效用的影响始终存在,但在炫耀性消费品(如汽车和住房)和非炫耀性消费品(如假期和保险)上的影响程度不同;(2)人们对相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关注程度较为集中在同一个区间里;(3)教育程度和职业显著地影响相对收入对人们的效用,男性比女性显著地更加在意汽车和住房的相对消费;(4)社会收入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对相对收入的关注度,但对住房消费的相对性有影响。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消费行为决策和认识宏观经济中收入不平等的消费效应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消费者最优消费路径选择的基本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政府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基于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GMM方法对该结论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在通过多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将增加0.1367%;进一步的因素分解显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平均贡献度为8.72%,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此外,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面板模型识别中的变系数变截距检验方法将全国31个省份划成5个区域,使得区域内的模型变为面板变截距模型,然后采用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区域异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面板模型识别中的变系数变截距检验方法在区域划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Watkins's analysis of adventitious utility contains many aspects that are connected to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on positional goods. First, Watkins adventitious utility emerges from a process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can creat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in the sense that positive consumption of one individual implies negative consumption by another individual. Not only it create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n other individuals, but it can initiate a race-to-the-bottom, where individuals waste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money on goods which do not possess any real utility.  相似文献   

18.
张振  乔娟 《技术经济》2014,(2):77-82
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品牌信任对城乡消费者品牌猪肉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对影响城乡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购买品牌猪肉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随着品牌信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品牌猪肉;城乡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的行为均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猪肉价格、购买品牌猪肉的便利度、购买场所、对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关注程度及猪肉市场负面新闻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其中对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关注程度和猪肉市场负面新闻仅对城市居民的品牌猪肉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测定了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居民家庭基本生活线等,并针对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其结果对政府部门制定消费政策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relative consumer price levels as of 2008 for 36 major Chinese cities, using an innovative method purposely designed to rectify three main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hich are (1)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marketized services in the sample data, (2) biased consumption weights, and (3) a mismatch between sample classification and consumption weights. Our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e “subnational Penn effect” as defined by Tang (2012), i.e., strong inter-city correlations among population size, the relative price level, per capita nominal and real income, and human capital stock, thereby showing that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nter-city price dispersion proposed by Tang (2012) is applicable in China. Our conclusion, methodology, and estimation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various aspect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cluding the regional, urban and real-estate econom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