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中印贸易合作的分析 (一)中印贸易现状中印同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且又毗邻而居。2005年,双方签订《中印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两国立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友好关系,2010年又恰逢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两国领导人均表示要深化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
当今气候变化已经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气候外交成为国际舞台中的新主角。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气候外交的政策、立场有一定的分歧,同时也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也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在世界气候外交中,中美两国利用自身的影响和地位,求同存异,认识和理解分歧,开展合作,才能推动气候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是中德两国政治、经贸、财经、科技、环保等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两国在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对话与合作。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时,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德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建立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加强中德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加强中德双方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方面的交流,并推动两国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友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研究气候变化的国家(集团)间博弈,不仅有助于国家间进行更有效和积极地合作,还有利于中国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气候政策。以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国家(集团)的博弈为研究对象,采用囚徒困境博弈图式作为分析工具,以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为案例,展望囚徒困境模式下国际气候治理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解振华 《全球化》2021,(2):14-16
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在中美关系当中的作用会日益凸显。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就职当天就宣布美国将重返巴黎气候协定。我们期待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多边进程中发挥领导作用,也愿意与美国重启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并希望这一领域的合作对改善中美关系有所作为。为此,提出如下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为落实去年中韩两国政府签署的《中韩气候变化合作协定》,双方于6月23日在韩国釜山举行首次中韩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和韩国气候变化大使崔在哲作为中韩双方团长率团出席会议。会议就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中韩  相似文献   

7.
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双边关系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中印合作是双方的必然选择。因此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印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印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两国在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呈全面发展之势。本文阐述了中印旅游服务贸易合作的现实基础,然后分析了中印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商》2015,(4):210-211
适宜、稳定的气候是人类在地球上得以生息繁衍的必要条件。近200多年来,人类的某些活动导致了地球气候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非自然的变化,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上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在国内则需要强化区域的合作。本文从立法,组织建设、机制建设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合作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亢奋恒 《现代商业》2023,(21):92-95
印度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是“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重要成员,加强中印在“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上的合作,对促进两国友好往来、促进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中印金融发展及合作的历史,分析中印深化金融合作的必要性,总结双方金融合作实践,结合双方对外金融合作新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深化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谢兰兰 《中国物价》2024,(2):100-104
当前,我国正在为申请加入CPTPP进行全面规则对接准备。与CPTPP其他规则相比,气候变化是个牵涉广泛的综合性问题,既关系到缔约国间的气候治理合作,也影响着低碳减排领域的经贸合作方向。做好CPTPP气候规则对接,主动完成自我适应,在优势领域和CPTPP自愿规则方面进行超前探索,将有效提升我国低碳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化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议程制定权。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并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这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认识.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欧盟在国际气候变化治理领域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这是由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需要所共同决定的.本文是作者对全球环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美欧三方行为的研究之一,着重研究了欧盟在气候变化治理中所出台的政策,对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视程度及其原因,在国际气候变化治理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做的贡献.并在此基础分析了欧盟重视环境治理的根本原因:通过低级政治之路参与国际竞争,与美国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在这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上,全球气候合作却举步维艰.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以来,围绕全球减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国矛盾重重.到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为止,国际社会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而切实有效、为各方接受的制度安排,难以阻止气候继续恶化趋势.原因在于,缺少一个最基础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如果建立全球碳本位货币体系,将有助于打破国际减排合作的困局.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概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印两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高杰①等人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开展农业合作的基础条件,认为中印两国开展农业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孙东升②得出的结论显示,截止2006年,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仍然不大,同时中印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集中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5.
虽然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召开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谈判会议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决定建立一个有助于国际行动实效的新机制,但作者从会议的过程中气候变化谈判各方存在的多方分歧看来,加强合作、建立互信是气候变化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鲍文 《商业研究》2011,(5):205-209
通过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审视了碳关税作为贸易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尚存在的问题,认为即使碳关税为世贸组织所接受,在传统意义上也未必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保护产业竞争力的手段,在亟需全球合作的时刻反而会适得其反。目前,全球的产业合作协定、技术共享等可能更为有效。从长期看,碳关税成为气候政策的一部分将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7.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的合作机制下,中印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战略互信不足、经济安全担忧、边界纠纷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进中印关系的发展需要新的合作机制加以补充。"一带一路"旨在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能为发展两国关系提供新的契机。笔者通过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对两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印度未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原因,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中印合作的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中国和非洲国家的高度关注。2009年沙姆沙伊赫会议以来,中非气候合作的步伐加快。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就气候问题的立场整体上趋于一致。在坎昆会议上,中非之间的默契度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回顾及特点1962年10月中印因边界争端发生军事冲突,至1976年关系才正常化。中印两国于1977年恢复了贸易关系熏1984年,两国签订了最惠国贸易条款。1988年,邓小平会见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表示中印双方应多发展双边贸易,其时,中印之间进出口贸易不过1亿多美元。12月,中印两国政府间成立了部长级经贸科技合作联合小组,定期举行会议并推进民间工商界的交往,从而促进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此后,双边贸易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达到2.64亿美元;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问印度,当年,中印贸易达到历史高峰,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