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也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无论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新形势下,特别在青海这样的艰苦环境中,艰苦奋斗精神是不是过时了,或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口号?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艰苦奋斗精神不但没有过时,也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据此,笔者结合青海银监局的实际,谈一点粗浅认识,求教于各位同仁。一、在…  相似文献   

2.
曹军新 《金融会计》2021,(12):40-52
土地革命时期,公债是苏区国家财政金融治理的一项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目前对苏区公债政策的研究主要从缓解财政压力与发展经济角度,对苏区公债创新发展的史实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从实际运行看,苏区公债同样符合现代公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革命公债作为苏区财政与金融联结的信用工具,具有现代财政-金融体系基本特征,是苏区广义货币——苏票体系组成部分,根植于苏区财政-苏票-金融系统,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此,基于金融功能-制度结构的视角,吸收现代金融功能六要素论,结合苏区财政-苏票-金融系统运行实际,提出和构建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契合金融结构的功能、维护信任基础功能等扩展框架,系统分析苏区公债运行机制创新,以及存在不足和问题,以得出对当代金融创新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个地方的文化,需要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这个标志性的东西可以让人们看到它的时候就能想起它的历史文化,所以这个标志性的东西一定要突出,显眼,意义重大,就比如苏区精神,这种精神如果没有东西做其的标志,那么未来很少人会记得住它,所以本文是针对苏区精神LO G O设计策略进行一个整体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战时统一财政思想规划范围内,1932年12月16日,瑞金苏区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所属财政人民委员部,颁发了《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第十二号)——统一会计制度》,揭开了"瑞金时代"统一苏区财政下的统一会计制度的序幕。"瑞金时代"在中外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这一开拓创新成就,以及它在"延安时代"毛泽东抗战统一财政之下的统一会计制度的发展,十分深刻地影响到新中国建立六十六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统一财政与会计制度的全面发展。自"瑞金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八十多年在统一财政与会计制度方面所建立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刘斌樑 《中国财政》2012,(22):54-55
"精神"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财政精神"代表着财政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新时期财政精神"是财政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财政化的最新成果,是全体财政人长期实践积淀形成的高尚品质,是财政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的综合反映,其内在属性应包括:(一)政治性——体现党、国家、人民对财政的根本要求财政是党的执政活动的有效工  相似文献   

6.
<正>八十年前的二月一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成立。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成立之初包括行长在内仅有5人,资本金20万元,办公场地是租用的200平米的民房。在以毛泽民为行长的革命金融先驱领导下,不畏艰辛,建立了总行到分行、支行及信用合作社一套完整的金融体系,统一了苏区货币,发行纸币和公债,并全力维护"国币"信誉,机智应对挤兑风波,有力支援了革命战争和苏区经济发展,为巩  相似文献   

7.
红色金融文化是中共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金融文化则是红色金融文化中为时最早的,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特色卓异、影响深远的佼佼者.本文且以江西苏区为例,对苏区金融文化的若干基本问题作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尚希  史卫 《中国财政》2012,(21):44-47
财政精神体现一种财政价值观,是各个历史时期财政思潮、理念和思想沉淀而形成的行动指南。财政思想是一个学术的概念,往往以一个逻辑体系来表现;而财政精神是一个行动的概念,是在财政思想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可以为大众所掌握的行动准则。财政精神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发掘、提炼而来。我们可以把它提炼成八个字:经邦、富民、共担、有度。(一)经邦清雍正四年,雍正皇帝为各部题字,户部为"九式经邦",吏部为"公  相似文献   

9.
随着"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在学习中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普通财政干部,我对财政精神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可概括为"四为",即"为国忠诚,为民理财,为政清廉,为人质朴"。其中,"为国忠诚,为民理财"是对工作对象而言的,是外在表现;"为政清廉,为人质朴"是对财政干部自身而言的,是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赣南是典型的中部欠发达革命老区,长期以来欠发达、后发展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随着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赣南苏区)缩小差距、振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适应新形势,增强在赣南苏区振兴中的助推作用,促进赣南苏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袁雯雯 《青海金融》2022,(12):16-19
川陕革命根据地又称“川陕苏区”,被毛泽东誉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通过构建新金融体系,推动了川陕苏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现代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关于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各地专员办积极响应,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创新形式,努力将专员办系统"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引向深入。在各地专员办的积极推动下,真正体现财政特色、展示财政形象、反映财政干部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财政精神"之花正在绽放。动员教育提升干部职工对"财政精神"时代价值的认同感"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通知要求下发后,各地专员办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学习《谢旭人同志关于"财政精神"提炼活动的重要批示》和《王军同志在"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广泛动员干  相似文献   

13.
日前,受王军副部长委托,余蔚平部长助理主持召开了"财政精神"提炼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活动前期情况汇报,研究审议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就确保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提出要求。"财政精神"提炼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提炼活动进展顺利财政部自今年6月起在全国财政系统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以来,部机关及直属单位、财政系统各单位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课题。无论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还是汉代经学家郑玄的"君子居安如危,小人居危如家"都告诫后人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我们党和国家成功的革命经验也证明了这一哲理。然而,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艰苦奋斗应该承载更多新的涵义: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精神、一个传统、一个作风,还应该是一种规范、一个制度、一个目标。这是因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苏区时期,在我党所领导的红色根据地,苏区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积极开辟财源,保障革命战争的需求。通过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统一的税收政策、统一的会计制度、统一的金融运作,健全了苏区的财税制度,增加了苏区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形成了苏区财税工作克勤克俭、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和厉行节约、严惩贪腐行为的严格纪律。这些举措不仅从经济上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支持,也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初立辉 《中国财政》2012,(19):47-48
身为一名财政人,我常常思考,有没有一种情怀,六十多年乃至九十多年来,在财政人这个群体中不断涌动?有没有一种精神,伴随财政事业的风雨兼程、发展壮大而历久弥新?我先来找寻"精神"的定义。翻开《辞海》可以找到这样的解释,"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  相似文献   

17.
李岷 《中国财政》2012,(21):50-51
所谓"财政精神",我理解应该是财政干部职工在财政事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活力,是财政文化的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这种活力根植于财政管理理念、财政发展实践、财政事业追求、财政文化探索以及财政干部职工优良作风传承等多个方面。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表现在我们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为民理财,科学理财,勤政服务,克己奉献,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财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大局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财政工作者致力于支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等高尚职业情操之中。  相似文献   

18.
梁淑玲 《中国财政》2012,(20):58-59
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群体创造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先进的、大众的、主流的精神内涵,代表着这一行业、这一部门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推动行业部门持续发展的无形效应和动力。"财政精神"就是财政部门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历代财政人不懈追寻的精神内涵。在财政这片沃土上,一代又一代财政人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创造了辉煌业  相似文献   

19.
1928年10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围剿”,赣西南苏区的吉安县东固区奋起抗争,依靠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率先成立了中央苏区首家消费合作社。次年11月,闽西苏区的上杭县才溪区上、下才溪乡紧跟步伐,也先后创办了14个专业消费合作社。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快就在中央苏区各地推广开来,到1933年8月份为止,苏区境内已建起了477个消费合作社,拥有8.3万名社员、9.1万元股金。  相似文献   

20.
常军政 《中国财政》2012,(20):54-55
精神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升华。毛主席曾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做精神支柱,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有了共同信念的滋养和激励,才会有创先争优的团队精神。"财政精神"是财政部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集中体现,是财政干部共同认可、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在财政系统工作30多年来,我深切感到,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