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生物增氧生物增氧是利用冰下水体中适应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创造条件促使其繁殖生长,进行光和作用产氧,以补充越冬池的氧量。这是一种对越冬池冬季生态系统的科学利用,也是静水越冬池最经济、最简单有效的补氧方法。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冰下水温低(约为1℃—3℃),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作为越冬池塘溶解氧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正> 生物增氧就是利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供鱼类越冬的需要。即使是严寒的冰冻期,冰下水层仍有浮游生物在生长。如:隐藻、黄甲藻等,它们在冰下水层能正常进行光  相似文献   

4.
<正> 鱼种生物增氧越冬技术是利用冰下的适宜低温低光照的浮游植物,创造条件促其繁殖;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补充越冬池的溶氧量,达到鱼种安全越冬的目的。下面将技术要求作简要介绍: 1、选塘只要冰封时能保持冰下有效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一般都可选做鱼种生物增氧越冬池,但池底腐殖质太多且渗漏严重而又难以补水的池塘则不宜采用。选定的越冬池放鱼种前10—15天将池水尽量排干,曝晒  相似文献   

5.
<正>鱼类越冬必须要科学管理,通过多年的实践,鱼类越冬的一些主要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坚持扫雪除尘、杀灭大型浮游动物、补水、掌握合理排放密度等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补充鱼类及其它耗氧因子的消耗,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5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鱼业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一下“冰下生物增氧”的管理措施。一、选塘和清塘池塘在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为80cm以上的,鱼池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7.
<正>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0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鱼业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生物增氧"技术。一、选塘和清塘池塘在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为80cm以上的,鱼池池底平坦,有机物质少,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能超过20cm厚的都可实行"生物增氧"。有  相似文献   

8.
<正> 在冬季,养殖在鱼池中的鱼进入越冬期。这些鱼,需通过生物增氧,即利用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来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对氧的需要。鱼池在冬季严寒结冰时,冰下水层仍有浮游生物在生长,如隐藻、黄甲藻等,它们在冰下还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使冰下水层中的含氧量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养鱼池塘的溶氧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来自大气中扩散溶于水中的氧,三是人工机械冲水或施药增氧,三者以光合作用增氧最多。同时,池塘生态溶氧消耗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理作用向空中逸散消耗,二是水体有些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消耗,三是水生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底质等生物作用所消耗。鱼类耗氧与鱼的种类、年龄、体重、性别及活动水平有关,同时也与水体的温度、溶氧、二氧化碳、p H值等因  相似文献   

10.
<正>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一般为100多天,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成为制约东北淡水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物生增氧"技术。一、选塘和清塘池塘在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冰下水深平均为80cm以上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有机物质少,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能超过20cm厚,这样便于实行"生物增氧"。  相似文献   

11.
<正>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机械增氧、生物增氧等几种方式,现将其增氧效果介绍如下:一、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  相似文献   

12.
<正>1、为什么要保持水体具有一定的肥度水体肥度直接反映了水体内浮游植物数量的多少,而池塘内的氧气90%以上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它增氧方法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适当的肥度是维持水体中充足氧气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笔者在各单元渔场巡诊过程中,发现许多甲鱼养殖场、养殖户在生产中,只注重甲鱼池的温度、光照、水质,而忽略了养殖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水体生物结构,因此常常引起养殖水体恶化,发生病害。一个合理的水体生物结构能否建立,直接关系到甲鱼养殖环境的恶化与否,水体生物结构一般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底栖微生物三个部分组成。养殖水体有光照的条件下,水体  相似文献   

14.
微孔管道增氧在幼蟹生态培育技术上的应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更好地探明微孔管道增氧对幼蟹培育的影响,尤其是对水体溶氧及理化因子的影响,本实验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金新河蟹苗种培育基地对微孔管道增氧在幼蟹生态培育技术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监测水体溶氧,对水体pH、氨氮、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等,总结出微孔管道增氧在幼蟹生态培育上的应用技术,以求达到高产、高效、生态的目的,为全区及周边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养殖水体增氧机理与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体溶解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水体溶氧多少,对水质、水产养殖业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养殖水体增氧效果,许多地方正在推广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本文针对推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的优点和效果、水体增氧的机理及对水质的影响、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进行粗略的研究与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水温水温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几乎所有的环境因子都受水温的制约,一般水温影响到水产生物的呼吸、摄食、消化代谢功能、生长状况等。若超过适温范围,则可导致代谢失调,甚至引起死亡。二、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所必需的,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大气中的氧气直接溶解入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冬放鱼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冬季鱼种存塘率逐年增加。在冬季,鱼塘是比较容易缺氧的。主要原因是:冬天,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强度弱,鱼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比较弱,浮游植物产氧量也较少,常常引起养鱼水体缺氧,如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引起浮头,严重的导致泛池。因此,防止鱼塘缺氧是冬季养鱼管理的关键。在水产生产中,常常采取以下四种方法来增加鱼塘水体的溶解氧。1.生物增氧在冰封前要注入一些  相似文献   

18.
<正>河蟹养殖生态系统中,水草作为生产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为河蟹提供部分植物性饵料;水草提供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蜕壳场所;水草维持水温稳定和水体生物多样性;增氧、净化水质和改良底质。因此保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商品鱼养殖过程中,饲料费占养殖成本的4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殖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家作物秸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的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大幅降低。 光合细菌能产生多种促长因子、促免疫因子、辅酶Q等,促进幼体生长发育,在鱼类养殖上有如下作用:(1)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消除“死鱼”现象;(2)增加水体中含氧量,减少、消除鱼的“浮头”现象;(3)减少增氧设备和开机时间,减少换  相似文献   

20.
<正> 鱼类是靠吸取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当水体中溶氧充足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增快,饵料系数降低,反之,则会引起生长困难,乃至浮头和死鱼。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常用的有生物增氧法、化学增氧法和机械增氧法。“富强牌”负压式增氧机即为机械增氧,我们对其增氧效果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