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注重育人,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求职的具体困难,帮助其就业,更重要的是授予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职业素质正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因此,从根本上讲,高校职业指导就是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人尽其才。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应包括毕业前和毕业后。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应以学生为本,以仁爱之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多元价值观,体现人本主义关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结合,在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心理、就业信息、求职技巧、社会适应、职业道德、创业教育等方面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扶,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思考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并重点从校外开拓就业市场、校内改革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内容等几个方面提出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的建议。提出的建议有助于高校提升职业指导工作,加强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三方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高校在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同时,必须对就业困难群体予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有多种,不同群体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不一样,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必须结合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状况,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和帮助。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着手,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的方法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霆  梁鹏  刘贤桂 《价值工程》2010,29(5):252-253
目前我国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信息的获取提供了许多帮助,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尚属起步与探索阶段,在工作理念、专业队伍建设和工作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所在学校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针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推动提出要不断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职能和工作理念,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山丹县针对特殊弱势群体采取扶持政策,开通五个“绿色通道”,确保其实现就业再就业。“政策通道”。充分利用各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失业人员就业。把培养创业带头人作为重点,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补贴、创业培训与指导,带动特殊群体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指导通道”。通过多种途径设立职业指导基地、开办职业指导课、“一对一”职业指导等方式,让职业指导师与特殊群体人员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开发岗位,落实岗位。  相似文献   

7.
王阳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71-172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国家经济体制、用人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正确分析大学生的特点,积极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运用科学的职业指导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沈翔 《价值工程》2014,(14):215-216
党中央在十八大上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方针。关键之一就是要建立高效有力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团队。然而,被寄予厚望的这支队伍却存在着种种困扰,窘境中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想破茧而出,完善自身能力与素质。必须从整合学校资源,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培养计划做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和高效就业指导工作的状况,从职业指导的理念、内容、方法、目标为切入点,阐述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职业就业的重要性和作用,论证职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实现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职业指导教育的萌芽、发展和壮大,在适应国家制定的《国家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标准》的同时,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本文结合理论和岗位实践,分析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的七个方面,为职业指导系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能力、就业信息等方面特点,重点分析了就业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指导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职场竞争不断加剧,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益凸显,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积极发挥职业指导教育的作用,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职业指导的概念、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阐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沈艳 《中国就业》2012,(1):24-25
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职业指导方面的实践,将就业技巧指导与职业生涯指导结合、共性就业指导与个性就业指导结合、理论分析讲解与实践操作应用结合,提出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的定义职业指导,是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劳动者的个人特点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劳动者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并促进人与岗位匹配的有效途径。其本质是帮助人们实现就业并提升和发展职业生涯。职业指导工作内容包括:调查分析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开展对劳动者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  相似文献   

15.
王韦懿 《中国就业》2009,(11):19-20
2009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烟台市紧紧围绕服务“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返乡农民工”三大就业重点群体,积极开拓创新,坚持职业指导为解决就业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导向作用,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针对性地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7.6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2.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3万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1.5万人。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介绍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含义及特点,并进一步指出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从而培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是国家就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社部门,作为代表、服务、管理就业的事业组织,是政府与就业困难群体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服务工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从牛津大学看英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洁 《中国就业》2006,(11):54-55
英国的高校就业服务被公认为是全球的领导者,对许多国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近,欧盟成员国和中东欧国家开始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并寻求英国的帮助(Val Batcher,2002)。在英国,国家并没有立法要求大学提供职业信息、建议与指导,但由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和质量,影响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影响高等学校的学费、公司捐款等经费收入,最终会影响高等学校的综合排名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各高等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业指导在高校也往往处于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职业指导是劳动力市场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帮助求职人员了解自己与职业、定向培训和选择职业的过程,也是帮助求职在任职中求得发展的过程。职业指导做得深入、仔细、到位,有利于求职人员按照市场就业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意向、确定合适的“心理价位“,发现自己的职业潜质,确定相应的求职目标。职业指导,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韦微 《企业导报》2015,(6):22-23
职业指导是解决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大学生群体,其作用和重要性在近年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凸显,本文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职业指导在大学生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并解析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