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把农民培训与证书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知识化、职业化和现代化的农民。国外农民培训与证书制度的经验对于我国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变化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在这方面韩国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文章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使韩国的农村、农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分析了韩国农民成长为新型农民的原因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君怡 《中国经贸》2014,(10):91-9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农民培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新农村,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关键是发动农村的主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农民的培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其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基础力量,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抓好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抓好农村文明新风的培育;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等。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潘竞成 《特区经济》2008,(12):170-171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抓紧实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加快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应当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必须改变农村信息传播方式;必须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培育农村新风尚。  相似文献   

10.
许艳秋 《辽宁经济》2006,(11):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同时要求“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是最根本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日前,我们通过对辽南地区部分农村的调研,深深地感到,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新型农民培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与新型农民标准之问存在的差距,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对加快新型农民培养的步伐,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国栋 《魅力中国》2014,(18):48-4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如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艾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射阳县利用“新农民学校”这个有效载体,对农民和基层党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探索出一条培育新型农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具有高素质、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事业至关重要。以三亚市农民为调查对象,首先调查三亚市农民对图书信息需求的现状,在这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分析研究农民对图书信息的需求动机,并利用IBM SPSS19.0软件对需求类型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三亚市农民需求动机包括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丰富个人社会文化生活和提高个人日常生活质量等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体。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发达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已有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现代消费与流通的需要,是发展现代粮食生产的需要,是40新社会管理与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实现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亿万新型农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全面参与公共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新型农民关键在于加强农民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经营素质培养是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蒙英姿 《广西经济》2007,(3):44-44,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接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