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以来的国际原油价格在一系列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但将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减速,从而影响原油需求的增加。通过对2002—2004年的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的回顾,并对影响2006年国际油价走势因素分析,预期由于需求增加减慢,供给增加,如果不出现重大突发事件,2006年国际油价将较2005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2.
2012年,国际石油市场宽松的供需基本面不支撑油价走高,但地缘政治和市场投机局部炒高油价,导致国际油价总体呈一涨、二跌、三反弹、四回落的起伏走势,布伦特原油年均价略高于2011年,达到111.58美元/桶,再创历史新高。展望2013年,国际石油市场充斥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综合判断,一方面世界石油供需形势相对宽松,不支撑油价走高;另一方面,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大幅提高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投机,助推国际油价短期上升,加之伊朗问题、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局势等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后续发展将增大国际油价的变数。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以来的油价持续上涨终于在2008年宣告终结。早就预料油价涨得越高会跌得越狠,但没料到连续上涨7年并在去年7月中旬涨到接近每桶150美元这么高,更难以料到几个月内跌到每桶35美元以下这么狠。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过的两次油价暴涨都是由供应缩减引起的,但这一次是由需求增长造成的。基本面紧张反映在油价上的涨势因投机炒作而被夸大。经济萧条促使基金撤离则加快了油市泡沫的破灭。  相似文献   

4.
8月份,由于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以及持续半年的利比亚内战几近结束等因素,加剧了市场对经济的担忧情绪,国际油价走势震荡下挫,但美国飓风的到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油市,临近月末油价企稳回升。本月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除了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欧元区债务危机外,气候因素和地缘政治也须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回顾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以来,在一系列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素的作用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并不断创出新高。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牵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全球经济超预期增长、美元大幅度贬值、中东地区“恐怖活动”猖獗和产油国“政局动荡”加速了油价的上涨。在油价走势演变的这两个阶段,需求因素和美元贬值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2005年以来,石油上下游生产能力不足引起的对供应的担忧和投机炒作,导致国际油价进入“超级飚涨”。通过对2006年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原油供给的增长,如果不出现重大的意外事件,2005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油价在经过1~2个季度的高位震荡之后,将逐季回落至合理的价格水平。预计2005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将在60美元/桶附近震荡,2006年上半年将在55美元/桶上下波动,下半年布伦特油价有可能回落到50美元/桶的水平,甚至低于50美元/桶。  相似文献   

6.
欧佩克6月初达成增产协议后油价呈现的下跌趋势可能会在今后几个月持续下去,世界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正在缓解,欧佩克增较长将使西方库存继续得到改善。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油价还不会回到由基本面驱动的正常水平,但下半年  相似文献   

7.
2007年,在世界经济保持5%以上的强劲增长、中东地缘局势恶化、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炼厂事故频发、游资炒作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推动下,国际油价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全年纽约市场西得克萨斯(WTI)原油期货年均价格为每桶72.3美元,同比上涨9%,为最近五年来最小涨幅。2008年,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地缘风险、投机炒作、天气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始终存在,国际油价难有实质性回落,  相似文献   

8.
回顾2001年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分析影响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在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综合分析后,预测在2002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继续在20美元/桶低位徘徊。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及市场基本面的调整到位,国际油价将呈稳步向上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美元持续贬值所引发的大规模原油期货市场投机风潮,是近一段时间来推动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已经突破1比1.59,直逼1比1.60。美元疲软刺激了国际原油“炒家”们的投机热情。因此,有专家指出,只有美元贬值的预期被打破,国际市场油价才有可能真正步入下降周期。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油价当前呈现出如此猛烈的涨势,美元贬值固然起到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导致油价飙升的其他一些因素也不可忽视,而且这些因素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继续影响油价走势。  相似文献   

10.
石油峰值是高油价的“幕后推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狂飙,美元眨值、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等被认为是高油价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元贬值只能解释油价飙升水平的三分之一,地缘政治和金融投机因素只是高油价的助推因素,OPEC增产态度刺激油价进一步上涨,它们都不是油价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全球石油峰值的即将到来是油价飙升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依据如下:1)世界石油产量已经进入平台期;2)非OPEC石油产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3)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在较长时期内是刚性的。目前高油价的“幕后推手”是石油峰值这一客观规律而并非石油峰值研究。高油价只是石油峰值的表现之一,世人必须正视石油峰值问题并积极采取对策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欧佩克剩余产能不断下降,而世界石油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球炼油能力出现“瓶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异常敏感和脆弱,加之地缘政治、飓风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且波幅剧烈,一度冲破70美元/桶大关。今年一季度,国际油价有所回落,一度回到60美元/桶以下,但从3月份开始,国际油价又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一系列的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案的作用下持续上涨.并不断创出新高。预期随着全球石油进口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原油供给增加,2006年全球原油市场供求环境将较2005年宽松。如果不出现重大的意外事件.2006年油价在经过1-2个季度的高位震荡之后,将逐渐回落至合理的价格水平,全年油价水平将在50美元/桶上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高开高走,5月初恢复至2008年4-5月份的水平,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达到113美元/桶和126美元/桶。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基本面并不支撑国际油价走高,油价走高主要归因于中东北非局势、心理预期、市场投机、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的"泡沫"为2530美元/桶。高油价增加了脆弱复苏中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不会改变整体复苏的态势;高油价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经合组织(OECD)部分国家石油需求出现下降,主要机构调低了2011年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值。展望2011年下半年,虽然世界石油供应比需求富余30万120万桶/日,但引发油价上涨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加之高油价对美国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压低油价的意愿不强,因此预计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4.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美元持续贬值所引发的大规模原油期货市场投机风潮,是近一段时间来推动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已经突破1比1.59,直逼1比1.60.美元疲软刺激了国际原油"炒家"们的投机热情.因此,有专家指出,只有美元贬值的预期被打破,国际市场油价才有可能真正步入下降周期.  相似文献   

15.
赵华 《中国石化》2008,(11):8-9
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10月4日说,投机性交易者曾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但随着这部分交易者退出市场,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基本面将出现平衡趋势,未来几个月国际市场油价走势将反映供求基本面。那么,供求基本面的平衡能否推动国际油价走向稳定?分析人士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是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全球原油供需宽松致使油价持续低迷,而低油价将使全球原油产量和供给能力增长速度放缓,OPEC不减产、保份额政策可能松动,美国致密油生产的平衡成本价格受油价持续下行的挑战压力增大,巴西等国家的原油生产受资源国经济形势影响增长乏力,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产量增长约20万桶/日.预计2016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将维持150万桶/日的低速增长,美国和中国增长缓慢,欧洲持续减少,印度等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2016年底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将重回供需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
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油价已上扬20%以上,近日更是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地缘政治紧张、恐怖威胁挥之不去、俄尤科斯事件等因素都成为了油价上扬的驱动力。有专家认为,当前国际油价中“风险溢价”的部分高达10美元左右,占价格的20%以上:与此同时,高企的油价中也蕴涵了一定的投机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石油成为现代工业及生活方式的基础原料和主要能源;其资源不可再生性和美元结算的贸易方式赋予了石油政治和金融属性。供需、金融、政治、投机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油价的不同走势。根据国际原油市场及国际政治经济大数据分析,国际油价跟随供需状况、金融政治形势、投机状况存在周期性走势;2014年,供需趋于过剩,美元进入加息期,原油投机进入收缩期,国际油价进入回落期。  相似文献   

19.
周仲兵  董康银  李慧 《中国石化》2014,(12):100-101
<正>油价的瞬间波动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某一时期内油价的常态波动主要取决于供需基本面。过去几年,国际油价在97.17~113.93美元/桶高位波动成为常态。从今年7月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12月8日,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探得63.05美元/桶的价位,目前累计跌幅超过40%,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至66.19美元/桶。不禁要问,国际油价是否还有下跌空间,新的油价常态波动区间是否已经来临?北美非常规油气突起,  相似文献   

20.
2003~2008年7月国际油价出现了一波强劲的涨势,从30美元/桶升至接近150美元/桶。石油市场研究人员对油价暴涨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观点:一是需求推动说,二是投机炒作说。本文通过对油价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对比分析、油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以及石油需求与油价的关系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新世纪以来的油价上涨是需求推动与投机炒作联合作用下的结果,需求增长是内生因素,而投机炒作是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