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兰 《新财经》2006,(2):54-57
尽管快速增长的趋势令人瞩目,但权威人士认为,2005年中国基金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销售低迷、不当竞争加剧、行业出现分化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在2006年得到有效解决,基金业将难以积蓄力量,也难以奔放豪迈、刚劲挺拔的步伐前行。回顾2005年的中国基金业,整体发展平稳,但竞争非常激烈。先有银行系基金衔“玉”而生,后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应势而行,在这一年中,机遇与挑战一直伴随其中。比拼之下,银行系基金的发行规模分列年度股票基金发行前三名,同时,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快速膨胀。 2005年,57只新基金首次发行的总规模为1002.84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发行规模为17.59亿份。与此形成对比,2004年,55只基金募集1866亿份,平均规模为33.92亿份。以总规模计算,2005年国内基金发行缩水 46%。因此,2006年基金业发展依然存在隐患,基金市场的博弈将更为激烈。不过,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委员会主任、广发基金董事长马庆采在预测2006年基金业发展时表示:“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2006年,中国基金业将迎来崭新的一年,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将带来更理想的回报。”马庆泉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聂庆平、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杜书明、前保银基金董事长郭伟等,近日应本刊之邀,详尽分析了中国基金业目前的状况及其所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救赎基金业     
2008年前,基金业呈快速增长态势,进入2008年,基金累计业绩增幅归零重新计算,而各类基金的噩梦也正式开始。基金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由此显现,如果不尽快解决必然会影响基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杜书明 《新财经》2006,(1):92-93
2005年中国基金业已少了许多初创期所特有的浮躁,而多了几分实干的精神 2005年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第八个年头,中国基金业在整体上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基金业的资产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年末相比,增长率接近52%。截止到12月12日,全年共新设立54只新基金,募集资金980亿元。尽管与去年创纪录的1821亿元的募集资金相比下降了46%,但仍创下了历史第二纪录。 2005年,又有6家新的基金公司获准设立,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基金业的历史性飞跃:国际背景与中国路径世界银行2003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基金行业都出现了普遍的爆发性增长,无论是在基金业刚刚起步的国家还是基金业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即使是基金业已经十分发达的国家,都出现了基金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全球基金业的发展中异常引人注目,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其成长和业绩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显著领先的。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8年的发展、创新后,各基金公司从市场规模的占有、产品线的布局、业务范围的拓展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行业资源面临重新整合的局面。分化成为2005年基金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梁伟沛 《新财经》2006,(2):120-120
中国基金业经过十年的积累,终于初具规模,截至2005年底,各类投资基金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700亿人民币,然而,国内基金业目前也遭遇两大困局:一是收益率偏低,二是受到银行业的夹击。笔者统计了沪深上市的100只开放式股票基金,2005年平均收益率仅为3.8%, 最高收益率为16.93%,将近2/3的基金处于5%以下的低收益率水平,可以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原因固然与股市大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业内广泛采取大同小异的投资策略,买卖的股票都来源于所谓的“基金股票池”,其业绩自然就“五十步笑百步”了。反观香港市场,2005年的基金之王年收益率高达100%,年收益率高达30%以上的新兴市场基金比比皆是;对比之下,“平均主义”可以说是中国基金业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新阶段尽快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必须促进风险投资基金业的快速发展,而促进风险投资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则必须要有良好的与之相适应的退出机制和较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香港基金业的简况(一)香港基金的产生与发展1960年,香港第一家单位信托基金成立,汇丰银行担任信托人,该基金固定期为10年,于1970年终止。1969年,海外投资基金在香港成立,恰适香港股市牛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但好景不长,1973年世界性股灾,港股从1973年1月8日最高点1775点,跌到1974年度最低点150点,20个月跌幅为90%,海外基金随之倒闭,基金业受到沉重打击,沉闷数年而不振。70年代后期才有少量基金成立,80年代是香港基金业大发展时期,香港经济此时已发展至较高水平,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居民收入提高,手中有余钱…  相似文献   

9.
对于困顿在寒冬已久的基金业来说,暖春的日子似乎已经在路上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基金业发展相对停滞:资本市场萎靡不振、长期资金供给不足、业务创新进展缓慢、服务渠道过分单一。“2014年,基金业或能够通过自我进化,在很多领域迎来突围发展的良机。”一路财富基金研究员魏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基金业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说其最坏,是因为在经历15年快速成长后,中国基金业进入数量大增、规模缩减的虚胖时代。  相似文献   

11.
贯穿我国资本市场由“熊”变“牛”全过程的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如今在股市中如鱼得水.截至2007年底,基金持有入账户总数超过1.1万,基金净值超过3万亿元。在此过程中.见证并守护基金业成长与繁荣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可渭功不可灭,然而,在基金业行业广度不断扩大、深度极大提升的现实面前.在旧有立法背景下诞生的诸多基金法规则已无从措手,反而成为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绊脚石;另一方面,保护基金投资入的规定过于原则、过分苛刻,难以成为保护其权益的“安全阀”。修订基金法以应对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7,(11):46-46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事件,让一度因业绩优异而光环闪耀的基金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对于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乃至整个基金业的指责、抨击、甚至是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当愤怒之情逐渐归于平静后,如何化弊为利,如何在反思中探寻基金业的健康发展之路才是这次“老鼠仓”事件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于年纪尚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基金业来说,只有在经历挫折、勇于面对、重新审视并加以克服的往复循环中才能不断前行,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13,(7):71-71
中国的基金业,经过15年的发展至今,已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格局。虽然在基金业以往的发展历程中,市场上也曾涌现过多只一度受到投资者热捧的“明星”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14.
势将突破700万的“基民”队伍、3300多亿的惊人扩容数量、平均75%的超高回报率……伴随着股市的节节攀升,2006年,基金业的火爆态势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和程度蔓延。然而,2006年的基金业在红红火火快速成长的背后。各种危机也悄悄显露出来,基金火爆背后的资金大转移、小基金的生存危机。以及在新基民的疯狂追逐下新基金高位入市建仓放弃行业均衡配置,这些都是基金业盛世之下的隐忧。  相似文献   

15.
阎焱 《西部论丛》2007,(2):54-59
2006年,基金管理公司终于靠着超越大盘的优异投资成绩——在大盘上涨80%的情况下,众多股票型基金的累计净值翻了一番,而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百亿基金接二连三地诞生,发行时间不断缩短,开户人数屡创新高,中国的基金业在2006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盛世辉煌!那么,2007年基金业能否续演这一盛世繁华,在新的一年创造出更多的神话?而作为投资者来说,又如何在这一千载难逢的盛世背景下进行操作,才能分享到更多的胜利果实?带着这些问题,2007年初,我们访问了国金证券研究所高级基金研究员张剑辉先生。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信诚基金的掌舵人,举家从新加坡迁到中国内地,这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一次迎接新挑战的职业选择。当时很多人问我,这是不是一个冒险的决定?而对于信诚基金于2005年9月30日成立,成为国内第49家基金管理公司,也有人不解:为何要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机进入中国基金业?我们是否做足  相似文献   

17.
孙衍凯  白琴 《魅力中国》2010,(23):376-376
我国基金业在过去10年中得到了显著发展,截止09年末其资产总规模达到了2.676万亿元,但是由于缺乏股指期货等避险工具,资本市场处于“裸奔”状态,本文选取了台湾和印度市场,充分了解其在股指期货工具推出后对基金业的影响,有力说明股指期货可有效的降低风险和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受金融风暴打击,台湾股市由最高9309点迅速跌至3955点,导致台湾基金业的规模与获利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不久中国首家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相继推出了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7年来,基金业的发展不断提速.尤其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基金的发行提速,几乎每月甚至每周都有。到今年3月10日,国内现有的49家基金公司向市场提供的基金产品已达115只,基金存量规模突破了2000亿大关。这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已步入繁荣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赵迪 《新财经》2008,(8):110-111
面对巨额亏损的基民,基金公司却能旱涝保收。受托于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基金经理们却把责任推卸到投资者身上。面对中国基金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中国基金业的未来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