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土地股份合作的方式自主经营型:即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年终按股份分红。入股农民根据自愿可在合作社参加生产,按劳取酬。内股外租型:即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合作社采取对外租赁、再入股的经营方式,将土地统一发包给专业种养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这样就有效规避了无经营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可分为入股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当然主体,集体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农户的委托,也可以成为入股主体。以公开招标、拍卖、协商方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经营权均可以成为入股财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广大农民在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大胆探索发展股份合作社,形成多类型合作社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有力地培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一、农民股份合作社的主要形式(一)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入股设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分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地股份合作社具体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股外租型的农地股份合作社,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将承包地集中流转起来,统一对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农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运用股份合作的机制,组建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又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现就几个基本问题谈一点浅见。一、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入股设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分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不同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股外租型。即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将承包地集中连片流转  相似文献   

5.
上海柘林绿都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12月,入股社员100户,注册资本50万元,带动社员1050户,年种、养规模4000亩,年销售额1500万元。合作社以土地承包经管权入股从事产业经营,内部实行全面的分类承包,自我投资,独立核算,固定上缴,逐年递增的经营权益,自负盈亏的承包权益。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优惠归合作社集体享受。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全国有些地方在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等方面试行股份合作制。全国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浙江省武义县。该县为山区,虽然分了自留山和责任山,但长期以来造林治山进展不快,分析原因有政策问题,也有缺乏资金和技术问题。1991年开始把股份制引入农林生产,农民以自留山、承包责任山入股,也可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以劳力(折股)、资金、技术参股。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既负责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组织领导,也和农民一同参股。主要是进行开发性农林生产,种植桑、茶、果、林等经济林果和收入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把分散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组合成新的生产力,形式多种多样。这种形式很受农民欢迎,现已在全县推行,有5万多农民成为股东,投入400万个工,开发经济作物和林果17万多亩,三年大见成效。这是一种形式的农业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的经营权和资金等入股成立,由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入股土地。目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土地经营权入股采取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法,一种是直接实行按股份分红方式,一种是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方式,因分配方式不同,土地经营权入股后盈余分配办法也不一样,在此,笔者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关于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问题的探讨●唐洁近年来,农业股份合作制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村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起来,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以下简称土地入股)成为热门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据1995年上半年初步估算,可达到12万亩左右。这些以土地入股为主,资金、技术、...  相似文献   

9.
受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普通特色小镇很难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落地生根,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农业特色小镇。土地是农业特色小镇建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从促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等角度出发,提出作价入股方式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并论证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农业特色小镇开发的现实需要;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企业主导型、企业-集体共导型和集体主导型三种作价入股方式的运作过程;最后就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农业特色小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柘林绿都农业合作社创建于2004年12月,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合作社初建时,有425家农户入社,2066亩承包土地入股,至2006年底,入社农户增至1025户,入股土地增至4700亩。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以前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模式,实行“承包经营+集体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一种土地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由农业生产经营者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产生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场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分离,改变了土地集体经营的模式,使农民获得了对农地的自主经营权。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首次以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要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山东莒县积极探索,形成了两种改革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保障农民利益,建立起村集体、农户与工商资本三方共赢机制,让农村土地真正"活"起来。改革模式模式一:"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即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合作社,实行股份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闵行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有效克服了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扶持和服务。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上海市闵行区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以农产品为纽带成立的农民专业股份合作社;第二,以农民拥有的集体土地家庭承包使用权入股成立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第三,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后入股成立的农民社区股份合作社。闵行区七宝镇上海九星实业  相似文献   

14.
一、加快供销社社有企业改革1、实行全员入社入股,分岗持股。在拓业分流、减员增效、优化人员结构之后,坚持员工自愿原则下,实行供梢社社有企业干部职工全员参资入股,企业按一定比例给予配股,实现工者有其股。职工按不同岗位、职责分别要求入股额度,允许企业法人代表和经营骨干持大股,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2、因企制宜,推行多种形式的改革。一是实行集团公司制,培植一批支柱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经营。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一批社有企业。规模较大、运转正常的企业,通过吸收外部股份、转债权为股权、出售部分股权给职工等办法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三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四是生活资料实行抽资承包、租赁、承包、托管经营,放开搞活。集体经营困难的商场和生产企业,划小核算单  相似文献   

15.
"土地入股"是一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企业,并获得企业股权,成为企业股东,部分农民受雇成为企业员工.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省丰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153万亩。近年来,丰城市将促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农户将土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再由土流网挂网招商,由市、乡、村三级产权交易中心对土地流转进行规范,实现了小农户、大户和村集体三方共赢的目标。去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5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50亩以上种粮大户1760户,1000亩以上的23户。  相似文献   

17.
1.投资式。由农经服务组织将代管的集体与闲置资金向企业或联合体、专业户投资以发展生产,保息或保息分红,红利定期结算。 2.股份式。由农经服务组织牵头,村或村民小组将闲置的集体资金直接向新建企业入股联营,盈亏共负。 3.互助式。乡札吸收集体和农民资金入股,解决农民急需的临时用款,入股农民借款优先,利息优惠,年终按股分红。 4.代办式。农经服务组织受供求双方的委托,进行提供信息,代办可行性研究,参与合同见证,帮助结算利息等中介服务。 5.存放式。农经服务组织将集体闲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化生产体系建设,即促进土地按区域化的要求,逐步向农业企业家、耕作能手集中,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资源和优势条件出发,发展区域化支柱产业。它不仅包括区域化生产布局,而且包含产加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的一体化。广东省茂名市几个县、市选择发展以当地著名的优质水果荔枝、龙眼、香蕉以及药材、糖蔗、蚕桑、山地鸡、水产品等具有特色的产品,形成山区、平原、沿海各县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农业。而这又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改革传统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通过联合兴办商品生产基地来实现的。只要能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效益,经营方式不妨多样化。化州市发动群众种水果,坚持“谁开发,谁种植,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鼓励个体、集体、联合体一齐搞开发。主要经营形式,一是土地入股,按股分红,联合承包,立体开发,综合经营;二是面积不变位置变,连片开发,统一种植,分户经营;三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专业户承  相似文献   

19.
"绿色企业"是村社集体经济的重要成分.在现阶段,兴办集体"绿色企业"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相比,其难度更大.当前,除抓好宣传、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外,还需要政策启动.为此,笔者结合万县实际,从以下5个方面的政策作一些探讨.土地政策:"绿色企业"根植于土地.在稳定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兴办集体"绿色企业"的土地来源,可从6个方面解决.(1)对集体尚未承包到户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由集体组织开发;(2)对近年来集体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闸沟垫地,开发荒山荒坡荒滩资源等新增耕地和今后新开发的土地,不再分散承包到户;(3)对承包土地后给农民、个人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点,农业村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具有特殊性,本质上是对土地资源产权的改革。本文运用访谈的方法,对山西省的小天贡村和云南省的阳波村两个农业村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两村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小天贡村将统一经营的土地量化到人,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阳波村将统一经营的土地和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共同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2)两村为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村集体产权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当统一经营的土地较少,且大部分农民愿意流转的情况下,可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当统一经营的土地较多,且大部分农民不愿意流转的情况下,可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二是把握股权设置这一灵魂,处理好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的关系;三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内股外租、对外入股和自主发展三种方式对集体土地加以利用,壮大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