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省直管县"改革一改以往"省-市-县"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水平。为缓解内生性,将"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负面阻碍作用,但不同形式的分权影响有异质性,具体来说财权的下放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下放则不利于。②当地方政府自主权提高时,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偏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强地方软实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应减少,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导致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③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并不再显著。据此,从合理划分省以下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实基层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类指标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各县(市)政府间的合作,实现各自为政的地方经济向统一市场整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省直管县”是新时期中国一项重要的财政改革措施,对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等具有积极的作用。立足湘西自治州现实,分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自治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方面具体表现在:(1)扩大了省对县财政的支持力度;(2)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3)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工作效率;(4)加快县市脱贫致富步伐。弊端表现在:(1)削弱自治州民族自治度,降低州级财政调控能力;(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难度;(3)不利于州府中心城市建设;(4)不利于“民族自治”框架下的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4.
"省直管县"改革是中国推动政府层级改革,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的积极尝试,是基层政府扩权改革的重要措施.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县关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采用2005-2018年中国县域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城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 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2)"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弱市下辖县、非省会城市管辖县和强县,且相较于经济"省直管县"改革,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3)"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地级市邻近及其内部的县域.(4)"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效应受到财政支出责任和激励性政策的影响,在改革制度中财政支出责任的明确和激励性奖惩政策的设定有助于强化"省直管县"改革的促进作用.(5)机制检验发现,"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强化基层财政保障、提升公共偏向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6.
成前  李月  刘畅 《技术经济》2021,40(3):47-53
基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空气污染(雾霾)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DID模型)估计发现,财政分权恶化了空气质量;其次,异质性分析证明,财政分权对空气污染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耗较少省(市、区)和非百强县子样本中更显著;此外,机制分析证实,财政分权通过改变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加剧地方政府竞争两个方面作用于空气污染;最后,将财政分权与行政分权比较分析发现,行政分权显著降低了空气污染水平.本文的研究为从环境视角评价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省直管县”改革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南省2004年开始实施的省直管县改革,本文采用基于PSM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企业层面对这一准自然实验进行了评估。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看,省直管县政策对直管县企业的资产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来看,直管政策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持续增强的促进效应;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在实施后的3年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考虑到迁移企业的影响效应后,进一步的发现是,省直管县政策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因此,省直管县政策事实上对资源配置效率造成扭曲,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谨慎推广直管县改革。  相似文献   

9.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没有引起研究重视。首次利用“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借助“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负债”敏感度方程,实证评估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多期双重差分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显著增强了固定资产投资对流动负债的正向敏感度,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该结论在经过排除同期政策影响、处理效应异质性讨论、其他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加剧了政企融资竞争,显著降低了企业长期融资的可得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响效应在改革强度大与经济财政实力弱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为突出。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要兼顾市县利益,处理好简化政府层级与微观经济运行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县级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保障。县级财政分权的经济影响与分权指标和体制设定密切相关。文章对财政分权指标进行了深度评述并构建了七项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实证估计了财政分权和"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支持了制度内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规范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行为和赋予县级政府制度内财力自主权,将"省直管县"纳入新一轮财税改革总体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间关系在我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理论层面构建财政分权与公共部门效率之间倒“U”形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构建财政分权组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种组合指标预测方法和Shannon-Spearman方法对中国式财政分权水平重新进行测度;并将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以医疗卫生部门为例,采取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全面测度我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三种效率指数;最后选择以财政分权作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研究发现:(1)当财政分权位于第一和第二区域内,即分权水平小于0.5263时,财政分权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但当财政分权从第一区制进入第二区域内,即分权水平位于0.3643与0.5263之间时,财政分权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的激励效应出现下降.(2)当财政分权进入第三区域内,即分权水平大于0.5263时,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之间负相关,即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反而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3)财政分权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之间的倒“U”形关系主要是通过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技术进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我国转型经济中财政分税制和财政收支新常态下的财政回应标准为背景,将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一并纳入分析框架,结合公共品的外溢性和区域需求的差异性,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识别评价云南省129个县(市)部分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资金配置决策失效是均等化进程缓慢的首要原因,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无法适应居民需求,因此,亟须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与民主.(2)就各项公共服务的供需结构匹配而言,义务教育供需基本匹配,但硬件设施存在冗余;医疗卫生服务生产绩效和供给水平虽然较高,但供需结构失衡;环境保护和农林水事务都供不应求,而农林水事务生产绩效高,短期应重点支持;而环境保护服务则需创新生产模式,强化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government ideology influenced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ffairs in the West German states in the 1974–2006 period. I explicitly consider the allocation of policy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the federal and the states' governmen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eftist governments slightly increased public spending for schooling, whereas rightwing governments spent somewhat more on universities and cultural affairs. This spending pattern appears to be in line with the preferences of the governing parties' constituencies and indicates political competition in a time of declining electoral cohesion.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匹配程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构建了一个测度辖区公共服务供给匹配状况的检验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社会治安等6种公共服务的拥挤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中国现有的公共服务提供量下,除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近似纯公共品的公共服务成本应完全由政府通过税收垫付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混合型公共服务其成本应根据其拥挤程度以及各自内部的"公共度",由政府通过差异化财政拨款和受益者付费分摊,社会保障等私人型公共服务的成本应主要由受益居民负担;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努力增加拥挤性公共服务,特别是私人型公共服务的提供,以降低经济风险,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支持中国财政分权的一个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分权这一理论的兴起始于蒂波特(Tiebout,1956)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PE)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它通过一系列假定证明彻底的分权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钱颖一(1998)、[1]温加斯特(1995)等人倡导分权改革,认为它能够创造一个来自基层的改革支持机制,并使得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可以形成经济上的制约,从而保证有效率改革的持续推进。分权改革能够促进地方之间的竞争,又能使中央政府利用指标竞争,对地方政府官员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绩效产生了有益的影响(Maskin,Qian & Xu,2000)。  相似文献   

16.
卢洪友  田丹 《技术经济》2013,(8):100-106,129
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指数,运用200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式财政分权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绩效,特别是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绩效和产出绩效;将财政支出权利下放与严格的问责机制相结合能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绩效。  相似文献   

17.
公共品多元供给视角下的财政分权: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界定财政分权取决于横向(即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职能分工)和纵向(即中央-地方关系架构下的责权配置)两个维度相关变量的交互影响。由于中国式财政分权导致政府供给公共品结构偏差,难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财政分权又是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核心制度载体,优化财政分权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水平,所以,财政分权改革意义重大。因此,应按照横向维度为先、纵向维度为次的财政分权逻辑思路,拓展和深化财政分权的外延与内涵,从而提出了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的总体构想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卢现祥  张翼 《财经科学》2011,(6):92-100
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间的分权有利于政府关于二氧化碳减排治理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强化,基于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通过完善司法体系来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政府的环保治理均有利于促进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的降低,通过精简政府规模以及加强政府的腐败治理也有利于提高减碳治理的效率,而现行的环境管制工具对于激励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变化,发现看似繁杂的多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调整存在着较强的逻辑关系,即权力的调整是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的,随着发展战略的调整,权力的调整由效率性分权逐步转向了公平性分权。其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将是基层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共投资是政府主导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1982年开始的分权改革使法国中央政府逐步向地方下放权力,2003年新一轮改革提速初步实现了法国政府纵向和横向层面权力关系的重构。在扩大地方权限后,中央加强了权力转移后对地方的制约监督。公共投资领域集中体现了分权改革以来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借鉴法国经验,我国政府投资监管应当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同时,明确各监督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推进监管法制化和职责、程序法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