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结合小组前期实践成果,结合理论知识,从企业,市场中的各方博弈,政府等多个方面对鳌江流域点源水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求为当地污染治理政策制定提供思路,解决当地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崔晶  毕馨雨  杨涵羽 《改革》2021,(10):145-155
面对日益迫切的流域生态治理需求,依托"科层制"的纵向流域治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流域发展的需要,横向府际和部门间协作逐渐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然而,流域协作治理中依然面临着地方政府间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利益分配难以达成共识、流域协调机构难以履行协调职能等治理困境.以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为例,探讨流域内"条块"关系的调适对流域协作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如何对流域横向协调机构进行权力与资源的合理匹配.应从赋予流域协调机构更多的权力和职能、完善"条块"协作的法律体系、保障协作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三方面来调和"条块"关系,推动流域协作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任问题已成为影响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重要变量。认清地方政府间的信任源和信任类型应该是分析地方政府间信任关系的前提;通过对地方政府间信任关系的博弈分析及运用定量和图示的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地方政府间信任关系形成的三阶段及其特点;应当从内、外部机制入手来探讨构建地方政府间信任关系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唐飞鹏 《世界经济》2016,(10):53-77
本文在两级政府框架下,构建一个反映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与企业利润关系的理论模型。纳什均衡显示,企业迁移时更青睐高公共投资的高治理能力地区和高税收优惠的低治理能力地区。经验分析证实,在中国高治理能力地区,支出竞争呈现显著正效应,税收竞争呈现显著负效应;在低治理能力地区恰好相反。"一刀切"清理地方税收优惠,对高治理能力地区的"底线税收竞争"有矫正作用;无差别税率并非最有效率,它会削弱低治理能力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并使拥有较多公共产品存量的高治理能力地区受益;它还会加剧"公共投资竞赛",放大支出竞争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了河长制下长江流域省际协作治理中的中央政府与两个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的行为演化及其稳定状态所需条件,并对参数赋值仿真模拟三方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河长制下长江流域的省际主动协作治理不能自发实现,中央政府纵向权力的积极介入是促成长江流域省际协作治理达成的关键因素;根据三方博弈行为仿真模拟及稳定点分析,提出了设计“长江流域单元河长制”政策体系,优化长江流域单元纵横治理边界,重塑长江流域治水部门的“条”“块”权力结构,构建省际共建共治共享的流域整体性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丁海  石大千  张卫东 《南方经济》2020,39(3):86-104
文章基于央地博弈工具构建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博弈走向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中央与地方博弈力量的相对大小对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以破解"环境治理之谜"。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方法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力量的测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2003-2015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双方博弈力量的相对大小及其对地区实际污染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环境治理的央地博弈中,中央政府相对于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的博弈力量,可以解释环境治理绩效的69%,而地方政府仅为31%。(2)中央政府在博弈中所获得的剩余使污染水平相比基准水平降低40.3%;而地方政府剩余则使污染水平升高29.5%,央地博弈净效应使得实际污染水平降低10.8%。(3)央地博弈力量的年度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征,在2003年到2011年,地方政府的博弈力量逐渐增强;而从2011年到2015年,地方政府之前不断增长的博弈力量受到遏制。(4)央地博弈力量亦具有城市分布异质性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博弈力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当地的财政自主度呈倒U型关系。文章结论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模式的制度优势以及国家意志在促进地区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青木昌彦的制度博弈观,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行为以及引致的制度变迁。进而得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是在动态博弈中形成的,国家不仅要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更要适时固化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8.
"河长制"这一创新政策试图通过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有效实现水污染治理目标,但该政策能否有效解决因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而导致的碎片化管辖和协同治理困境,现有文献对此尚未予以关注。文章首先利用博弈模型和逻辑推演阐释了碎片化治理本身对水污染治理及对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进而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七大流域覆盖的干流县域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点的水质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流域治理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被动等待,而下游地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主动治理,导致下游监管较强、中上游监管较弱而出现污染产业"逆流而上"的现象。同时,河长制能产生水污染治理改善的效果,但尚未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困境,这也正是目前实施的河长制政策的主要局限,亟需后续推行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文章揭示了河长制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并为此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利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治理,为政府进一步建立跨区域的河长制协同治理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流域限批是此次《水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对地方政府责任作出的最严格的规定,但最高罚款限额多高方可发挥震慑作用、对企业偷排行为如何处罚,以及公益诉讼是否应该写入新草案等,专家们仍有不同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太湖流域污染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随着长期以来经济利益的驱使,太湖区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2007年蓝藻危机爆发,敲响了流域治理的警钟,但10年的治理成效并不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主导的博弈,深入分析太湖水污染的形成根源,并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可持续理论,提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太湖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经济转型过程中日益拉大的区域差距,从国家战略到地方政府竞争来分析区域差异化,为分析区域路径分岔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即中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内生出了区域差异化;国家战略的推行并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扩充了国家战略,地方政府实质上是一个异质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内生出了各地区域差异化的事实。国家战略是这种内生性的“核”,异质型地方政府是区域差异化的实现条件,而伴随的财政税收体制则是内生性区域差异化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区土地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平 《特区经济》2008,(2):134-135
1950年冬到1952年底的新区土地改革中,面对中央政府显著强势和极其有限的授权,地方政府作为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集团”,在中央宏观政策、地方法规和干部素质以及农村社会现状的约束下,运用政治、行政、法律和宣传等多重行为手段,追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在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连接中央和农民的中枢地位与执行中的微观配置角色,使其成为实现这一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和农地制度领域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I. Introduction The difficulty of improving local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recently arous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cs and policy-makers. Among the many issues needing to be addressed, inefficiency in the work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shortcomings in the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rank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Many Chinese farmers, especially those in less developed regions, have been plagued by excessive tax burdens, insecure land property rights an…  相似文献   

14.
The conflict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 considerable bottleneck to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motion tournament,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incorporat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to the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system of local officials and implemented the river chief system (RCS). The RC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balanc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owever, two critical questions need to be addressed due to the path dependence of the “economic growth first” strategy and the complexity of cross-border watershed governance. Specifically, whether the RCS improved water environment as effectively as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system promoted economic growth, and whether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found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by investigating the policy impact of River Chief System (R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CS has heterogeneous effects on different pollutants, namely, an improvement in NpH value and NH3-N but a deterioration in COD and DO. We found opposite conclusions when using provincial monitoring data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of cosmetic pollution governance by local governments. Our conclusions imply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CS is not as effective as the government claimed. Moreover, we did not observe the trade-off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preference to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e recomme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long-term implementation and dynamic evaluation of the RCS, highlighting the independence of evaluation authorities, and introducing third-party evaluation and public supervis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基于省级领导人是自利的假定,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因为地方领导人(各省的书记和省长)能够从自由处置某些财政资源中获得效用,因此,权力对他们极为重要,中央政府的人事安排将显著影响省级领导人的效用。在行政系统中,大部分省级领导人晋升机会很小,而一部分人必须退出。因此,对一些省级领导人来说,保留原职是最佳选择。模型显示,因为中央政府使用GDP标准考核省级领导人,中央政府将惩罚不努力发展经济的省级领导人,而不是提升经济发展较好的省级领导人的承诺,是激励省级领导人竭尽全力发展地方经济最重要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玉飞  黄琼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92-196
随着团体标准作为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企业通过生产不达标产品的机会主义行为却直接损害了团体标准集体利益,同时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为探究治理团体标准联盟成员机会主义的策略和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在治理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中的承担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信息披露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但由于其自身不具备强制性惩罚功能,无法消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只有在地方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利用强制惩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有效杜绝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基于上述结论,从建立声誉机制和优化监管两个方面为第三方机构治理团体标准成员机会主义行为提供实际管理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Bureaucratic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troduced as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ince 1979 has unleashed strong incentives for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to pursu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same incentives have also led to local protectionist policies inhibiting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aints or freedom with which local governments can implement their protectionist policies. Using a panel data of 29 China's regions over the time period of 1985–1997, we find that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of bureaucratic integration (specifically, concurrent appoint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mposes constraints on the local governments from practicing protectionism. We also fin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local protectionist policies is limited by market competition, specifically,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invested firms operating in China and foreign imports. Our results on the role of local protectionism remain robust to controls for the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一个三方博弈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世界经济研究》2007,(7):15-20,81
随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FDI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就值得关注。本文利用缺口理论,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外商直接投资者三方的博弈分析,探讨了FDI规模问题,以此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用FDI规模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得出FDI规模问题实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结论。相应地,解决FDI规模问题就需要中央政府清理整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策不一致的招商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食品安全规制中,地方政府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与当地食品企业合谋,从而导致规制无效。基于此,文章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食品安全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发生合谋的条件,并通过模型研究得出了中央政府加大查处食品安全事故的概率、加大对食品企业和地方政府合谋行为的惩罚,能够显著提高食品安全规制效果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