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零售业态不断演进。本文从消费成本的视角解释零售业态演进。消费成本是消费者为获得商品所付出的代价。理性的消费者追求净效用最大化,多数情况是在效用既定条件下追求消费成本最小化。对从百货商店到超市、从超市到便利店、从有店铺零售业态到无店铺零售业态的演进实证分析表明,消费者追求消费成本最小化是零售业态演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 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服务,是零售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零售企业的卖场设计应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并与之相适应,为消费者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最便利的服务设施,使消费者乐意到商店并能够舒畅、方便地参观选购商品。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研究商店卖场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通过对商店卖场设计与消费  相似文献   

3.
引言 零售企业的基本工作是经营商品.作为社会经济循环的末端环节,零售商把商品通过批发商、代理商、分销商等各种中间贸易环节,或直接从生产商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依靠其提供的场地和人工为消费者带来附加价值,并因此而赚取利润.商品是零售企业存在价值的根本载体;商品经营技术是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零售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不远的将来,零售业销售额的增加将不得不主要依靠与顾客间紧密的联系。 未来的零售市场是消费者的市场,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销售额的高低,他们对商品价值、质量以及服务的要求,是未来零售企业生存必须获得的信  相似文献   

5.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福林 《商业研究》2003,(16):42-44
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满足消费者最终消费需要这一特殊的消费职能 ,决定了零售企业与其他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上的区别。概括起来 ,它主要由区位优势、商品优势、服务优势、管理优势、信誉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文化优势构成  相似文献   

6.
电子零售(ElectronicRetailing),也称“网上商店”,是指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通过电子方式购买商品,而不必亲自到商场选购商品。电子零售有三种方式:1.电视零售(TelevisionRetaili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视商场。零售商将产品信息通过电视这个大众媒体传播给消费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特点及优点。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感兴趣,可打免费电话订购商品,在规定的期限内就可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电视零售的特点:①电视是普及率非常高的传播媒体,拥有广大的观众群;②电视上生动的画面能让消费…  相似文献   

7.
随着5G以及新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新零售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财富的分配在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急剧变化。文章基于消费升级背景下“人货场”视角,从商品供给、渠道表现、消费市场三个维度,对新零售与传统零售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人货场”的重构使得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其转移路径为: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参与财富分配;以消费产品功能为中心转向消费过程和消费体验;以单渠道利益分割转向线上线下全渠道有机融合。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促进传统零售业的转型和加速消费升级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商品零售商场是展示现代消费文化的重要载体,通体聚散消费价值。如琳琅满目的商品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价值;优雅舒适的环境提供消遣美学价值;适度的现场服务提供消费知识性价值;现场顾客的言语沟通与行为互动提供社会心理价值。在追求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新时代,商品零售商场蕴含的这些经营价值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子禾 《光彩》2014,(9):50-51
正"先施"发现,差异化竞争和让消费者"占点小便宜"才是零售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百货公司是一种大规模,以经营日用工业品为主的综合性零售商业企业,虽然现在各种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以及商场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但百货公司因经营商品类别多,从日用品到食品,从工业到土特产品,从低档、中档到高档品都有所涉及,同时每类商品的花色、品种、规格也很齐全,所以百年来仍是零售商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海 《中国经贸导刊》2011,(14):18-19,22
零售指商品从生产者、批发商转移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零售业最根本的功能,在于弥补生产和消费在主体、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着的差异。由于商品是为交换即他人的消费而生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不是同一主体;由于生产集中在特定的场所,而消费却是分散的;由于生产是计划性的,而消费则是不规则的;因此,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零售作为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自明的。  相似文献   

11.
零售是商品从生产或流通领域转入消费领域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最能代表商品运行终极目标的贸易形式。依照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联营不过是产业资本在商业领域的延伸,自营才是商业资本本质体现。放弃自营、普遍联营将使商人作为商人专门经营商品的技能退化,商业资本的独立性、预付性、循环性和增值性消失,零售商业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零售经营回归商业资本的本质特性、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职能和商人的专业职能,既是助推零售行业高效发展、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消费升级、打造贸易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陈祥兵  肖锴 《商业时代》2011,(20):41-42
本文将网络零售商品视为一个复合整体并对其进行了产品层次分析,同时将消费者支付分解为核心利益支付和价值增值支付意愿两部分,通过分析网络零售商品产品层次的差异性以及其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来解释网络价格离散现象。  相似文献   

13.
战略体验模块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零售企业的体验营销策略可以通过建筑设计、装修创新、场所布局创新和商品陈列等方面,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体验营销的核心是消费者参与,把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感情诉求;关键是使消费者的需求在体验中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4.
加强零售终端管理:规范、效率、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奕 《上海商业》2008,(9):60-61
对于烟草行业来说,零售终端,顾名思义是香烟销售渠道的最末端,是香烟到达消费者完成交易的最终端口,是商品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展示和交易的场所,是。从商品到货币的惊心一跳。的跳板,是唯一实现。不是库存转移、而是真正销售。的场所。通过这一端口和场所,香烟生产厂家、商家将香烟卖给消费者,完成最终的交易,进入实质性消费。所以零售终端作为烘托烟草产品品味的舞台,建设并管理好他对烟草行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验性零售     
商品零售业与接待服务业相互融合,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整体消费经历,可有效地增强旅游、餐饮、食品、服装、家具等零售企业的竞争实力。国外学者把这种新型零售观念称作“体验性零售”观念。本文介绍体验性零售的主要概念,供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和旅游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有广 《财贸研究》1994,(1):22-25,66
商品零售企业形象,是消费者对商品零售企业整体的印象和评价,商品零售企业形象的设计与树立又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及由这一水平所决定的消费者的需求内涵和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水平及对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的理解差异,由此商品零售企业完美形象应由三个从低到高的层次所构成,即技术性层次,技巧性层次和艺术性层次。  相似文献   

17.
零售企业进货管理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货管理的重要性零售企业最根本的任务是通过商品购销业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一个商业企业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首先取决于它有没有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零售企业是不生产商品的。它用来满足消费需要的商品是从生产——批发企业采购进来的。所以,进货  相似文献   

18.
零售商业是社会主义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它把商品从流通领域推进到消费领域,是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基层单位。做好零售商业工作,对于搞好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工农业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零售商业建设,提高零售商业管理水平,在新的长征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 建国三十年来,社会主义零售商业,在为生产服务尤其是为人民生活服务方面做出了贡献。工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生活资料商品和一部分生产资料商品,都要经过零售商业这一环节供应给消费者。从以下数字不难看出,零售商业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作出的贡献。1950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从事零售业务的企业 ,叫做电子零售企业 ,也叫做电子商店。从表面上讲 ,电子商店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商店 ,与传统超市及百货公司不同的是 ,到电子商店消费的顾客不必出门 ,而是在家中通过电脑的网络连线选购。而商店的老板也不用将笨重的商品搬到店铺中等着顾客上门 ,而是在消费者的电脑画面上 ,供消费者选购 ;从商业上讲 ,电子商店的任何一笔交易 ,都应包括四个层面 :交易的商流、配送的物流、转帐支付的资金流、信息增值及传输的信息流。物流一般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 ,以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差异与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商品需求,而更加重视消费过程中的服务体验。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便利店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不单纯是销售实物商品的场所,更是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服务与便利的场所。本文基于社区商业化的大环境,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深化便利店的服务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便利店的社会服务价值和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