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上汽有过不欢而散历史的韩国双龙,换上了印度新东家之后,携手庞大、中汽南方准备重新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2.
◎现金流短缺是压死双龙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企业文化冲突则是早已埋在并购者身上的一颗毒瘤◎毛主席说过:"我们今天的撤退,是为了以后大踏步的前进。"上汽折戟,并非坏事。从某方面讲,"前行"是目标,"慎重"是态度,"慎重前行"则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就会有案可循,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3.
荣威在上汽的定位就是一款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大众品牌车型,这就是950的由来,何况它还让750继续同台销售,有助于拓宽这个自主品牌的产品线。 相似文献
4.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正在和美国汽车业一道复苏,但能否平复UAW的怨气将是美国三大在2011年不得不面临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始末双龙汽车公司(简称双龙)是韩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主要生产大型SUV和高档豪华轿车。1997年,双龙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1999年,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双龙的债权债务出现严重倒置,公司濒于破产。为此,双龙的债权团开始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 相似文献
6.
双龙,这个看似非常中国却已与中国结怨的汽车品牌如何在风雨飘摇中守住自己在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底线?它还将往何处去?坚持就是胜利,顶住就是2009年双龙中国最大的收获。一贯幽默的俞经民说,双龙中国以勇于面对困难的心态,以服务好用户的责任感展开工作,做好产品口碑的传递和维护,有效推进和实施各种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以前固铂在中国的定位,更多的是强调“轮胎替换专家”,现在,它开始慢慢亲近主机厂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上海汽车集团从排名第461位前移14位,业绩不可谓不骄人,其间有何奥秘?且看上汽董事长胡茂元是怎样讲述的—— 相似文献
9.
翻开上汽荣威的历史,你会发现它真的很年轻,正如其几年前在北京北三环树立着的户外广告牌上宣传的那样:新品牌,新力量。2006年9月,在收购罗孚的最后时刻,罗孚的品牌使用权被福特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正在和美国汽车业一道复苏,但能否平复UAW的怨气将是美国三大在2011年不得不面临的一道难题赚钱也是麻烦事,这句话说的正是美国三大汽车集团。过去的一年,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分别实现净利润65.6 相似文献
11.
当福特汽车前年正式宣布印度塔塔汽车集团成为捷豹和路虎的正式收购方时,全世界都在为这两个品牌叫屈,如今塔塔集团正企图引入通过新的管理层来提升其形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上汽取得巨大发展.成为上海重要支柱产业,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这一切主要是抓住了两个机遇:一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迅速缩短了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差距:二是抓住了中国汽车工业快速成长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之所以能牢牢抓住这两个机遇,关键在于上汽人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特别是历任主要领导重视和创建了积极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并经过三种境地的磨炼,从而发展成为上汽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电影黄金档一部《三枪》,一部《阿凡达》,热议如潮,曾经的北京影评人协会主席王忠明,公开质问张艺谋:“你凭什么拍三枪?如此滥用观众的信任,滥用你自己品牌的积累,透支中国观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期望。”他呼吁名人要把自己当回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相似文献
14.
新皇冠的设计运用了很多方形,有点霸气,在这个基础上又软化了一下,喜欢它的应该都是低调、内敛、年龄偏大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欲望成就一切,亦可毁掉一切,尤其是当欲望不断膨胀并不懂得放弃之时。在追求无止境增长的道路上,企业最终会掉入“品牌延伸”的陷阱吗?那些义无反顾的“快马”们究竟是需要增长还是渴望增长? 相似文献
16.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是欧洲最大的跨国汽车集团,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其生产的各品牌汽车家喻户晓,遍布世界各地,其成功的奥秘不仅在于独树一帜的技术创新能力、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先进的财务管理与控制理念和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厦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最大的本土品牌汽车研究咨询公司如何一路走来?他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判断又是什么?"人家问你们公司还有比你年龄大的吗?我回答,还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对方顿了顿,说,那就跟你谈吧。"对《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回忆起公司成立之初与客户谈判时的情形,新华信联合总裁、CEO林雷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相似文献
18.
零部件和重卡巨头潍柴杀入乘用车红海,能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玩法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又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诞生。2013年12月26日,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旗下首个乘用车品牌——英致,首款产品小型SUV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上市。在市场黄金期已过、竞争越来越激烈之时,中国人正在设想哪些汽车品牌会被淘汰之际,人们不由得会像对待观致汽车那样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世界还需要一家新的汽车公司吗? 相似文献
19.
耗资3亿美元,高端耳机制造商BeatsElectronics的大部分股权将被HTC所购,它的目的除了收获品牌,或许还有耍酷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自主品牌汽车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勾结,炮制虚假油耗数据。在报道中,检测机构只对车企送检的样车负责,并为车企如何降低样车的油耗出谋划策,与此同时,车企通过修改发动机参数等不正当方法以达到最终降低车辆油耗的目的,由此得出该车虚假的工信部油耗数据,给消费者以误导。这人为制造出的虚假油耗,不但欺骗了广大消费者,还有可能骗取国家节能惠民补贴,甚至影响国家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