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和未来金融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农业银行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建立识人、育人、造人、用人的人才机制,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出绩效”的氛围,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商业银行运作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使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制度,引进竞争、风险、激励机制,创造一个“职务能升能降,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环境,既是党中央、国务院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也是当前税收征管改革、职能转换的客观需要,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他还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更应如此,企业如果不能创新,就不可能走出困境,不可能脱颖而出,不可能拥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如此,金融事业亦然。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知人善任”是我党一贯的用人方针。“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是我党一贯的用人标准。由于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地方、某些单位在执行中总有些方面走了样。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突破指导思想上打着公正公平旗号掩盖下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地处山区的银行来说,一个月时间净增存款1个亿,代理保险收入超过700万元,先后诞生一个“两亿元”、两个“亿元”存款网点,实属不易。创造这个“春天奇迹”的,就是农行重庆市分行忠县支行。革新用人机制重点优化“领头羊”首先,忠县支行建立了公平的聘任机制,打破传统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建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国家”的蓝图让世界看到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的希望。世界各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保障网络。在文明世界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安全的“内在稳定器”或称作“减震阀”,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准确理解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认为人事考试机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匡正用人之风,选拔任用适应现代金融事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利国家(welfarestate)一词起源于德语“Sozialstaat”,一直未能在英语国家流行,直到1942年,一本《基督教与社会秩序》的书用“福利国家”一词取代纳粹德国的“战争国家”(warfarestate),方为人所熟知,1947年英国宣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从此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10.
领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批人才的发现和真正发挥其作用。自古到今,凡有作为的领导者同时也是一个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因此,在领导艺术的诸要素中,用人艺术尤为重要。“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必善用人。”能否真正有效地、正确地选才用人,是领导者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常人的眼里,只是有“功”之人才能重用,有“过”之人怎能重用?在用人这个问题上,“使功不如使过”的用人观念还是有先例的,我们不妨予以借鉴古今中外的一些实例,肯定会对管理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基层人民银行现行用人机制存在的缺陷。现行选人,用人机制不尽科学、合理。在用人上,用人标准失之于宽泛,很难具体化。在考核任用干部时,偏重于群众意见和领导意见,对干部金融基础知识,金融监管法规和岗位技能考核不够,选人有时变成选“老好人”,不能适应未来金融监管及服务和金融创新的要求。因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干部只能上,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次会议上强调,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有更强的战斗力。他同时指出,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这些话与早前说的“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计投机钻营者得利”等名言一样,是高层决心严厉整治官场的个明确信号。  相似文献   

14.
李坚 《金融电子化》2009,(12):28-28
转换视角看“以客户为中心”如今,各行业都在讲“以客户为中心”,金融业亦如此。说起来容易,但落实到行动上,每个人的理解和视角都不尽相同。是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IT系统?还是建立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抑或是开发一款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5.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视”,即: “居而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果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之相反,如果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了。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现代银行的管理,其所面临的管理环境和管理对象日益复杂多变,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遵循现代管理科学原理,充分施展用人艺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的目标确实是大有讲究的。注意发挥“四公”、“四调”、“四排”用人艺术恐怕是比较有效的招数。  相似文献   

17.
严把“四关”搞好发行出纳“三防一保”工作江雄明,李奶成,缪晋铃搞好基层行发行出纳“三防一保”工作,防止监守自盗或出差错的责任事故发生,关键是严把“四个关口”;一、严把进人、用人关。人是搞好“三防一保”工作的第一要素,发行出纳岗位是银行的一个要害岗位,...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我国的GDP增速下滑至6.9%,与此同时,全面推行“营改增”也在这一年基本完成。在全国经济如此疲软之时,金融业却陷入了“营改增”的困境,金融业的“营改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金融业“营改增”体系。学术界的许多专家认为,“营改增”不适合金融业,因为金融业无法实施发票抵扣税法,而也有人认为,如果必须实施金融业“营改增”就必须采用账簿法。但是由于“营改增”自身的局限性,以及金融行业的复杂性,在推行“营改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及对金融业施行“营改增”进行一些探讨,旨在更全面的分析“营改增”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词汇。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谁不承认创新、谁不适应创新、谁不善于创新,谁就将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险。一个国家如此,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个体也同样如此。目前,在农发行的改革发展中,只有每个银行员工拥护创新、适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税务部门认真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征管质量和干部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税收信息化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少数基层税务机关在干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弊端,用人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挫伤了一部分干部的积极性,有碍于税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需加以解决。一、存在的原因一是个别领导的用人观不正确,缺乏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观念。认为有的同志是原来部门的负责人,因工作需要从领导岗位上调下来,有的甚至是“有功之臣”,不给其安排一个清闲的位置,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因此,干脆就让其“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吧!”二是有的干部仍存有“终身制”、“铁饭碗”的观念,认为自己是国家公务员,不想提拔,多干又不能多得,因此“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不思进取,不愿学习,自身素质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只能领一些闲差。再加上有些单位制度不严,又缺乏有效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以致“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造成有的人无事可做的不正常现象。三是有的干部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满意,闹情绪,耍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