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一组     
《财政监督》2004,(11):64-64
湖北省襄樊市:实施规范管理,推行政务公开近几年来,襄樊市财政部门将事前监督融入到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把政务公开作为带动和促进阳光理财、规范用财、源头治腐的重要工作来抓,在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财政所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在市、县级财政部门强化自我约束,实施以"五化"为重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为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目标责任具体化。推行政务公开,一是确立"一把手"负责  相似文献   

2.
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新理念。与之相适应,财政工作怎样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职能作用,就成为摆在我们财政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财政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财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既要通过监督检查促进政务公开,又通过政务公开创新财政监督方法,最后达到促使财政监督迈上新台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黄冈市财政局在开展财政与政务公开工作过程中,突出五个结合,将财政与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第一,政务公开工作要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政务公开网络平台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公开既有压力更有动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于2005年起开始实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以下简称两公开)试点工作,全省统一模式建立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站,于2006年全面推开。通过几年努力,两公开工作逐渐深入人心,打造阳光政务.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  相似文献   

5.
对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方法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足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新理念。与之相适府,财政工作怎样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职能作用,就成为摆在我们财政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仟务。作为财政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财政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既要通过监督检查促进政务公开,又通过政务公开创新财政监督方法,最后达到促使财政监督迈上新台阶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曹芳灵 《甘肃金融》2012,(12):67-67
目前基层央行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问题一是重视不够,政务公开意识淡薄。有些单位认为政务公开工作不是主要工作,对政务公开认识不够,能推就推,甚至有抵触情绪,习惯于按老办法、旧程序办事,对政务公开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二是人员配备滞后,队伍建设需加强。在基层行政务公开工作人员配备没有强制规定,大多数单位都是由办公室人员兼职承担,工作任务忙的时候只是疲于应付,而在县支行办公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财政政务公开始于1997年。2000年底全省1478个乡镇财政所全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目前,县(市)财政普遍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部分地、市的政务公开有了进展。2004年,对财政系统的政务公开进行了检查,确认全省已具备全面推行的条件。财政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除  相似文献   

8.
余丽群 《时代金融》2008,(9):112-113
<正>政务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基层央行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树立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推动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央行的客观要求。一、基层央行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在公布的内容上,不是想群众之所想。  相似文献   

9.
政务公开是人民银行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责任约束、促进科学履职、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举措.笔者对人民银行河北省内分支机构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湖北省作为全国推行政务公开的试点省份,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四年来,全省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监督动态     
湖北省召开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技术保障工作总结会2月1日,湖北省财政厅在武汉召开了2006年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技术保障工作总结会。会议总结了2006年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技术保障工作,并安排部署了2007年的工作。全省各市(州、区)财政局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徐新生、副厅长王祺杨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湖北省积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著。在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湖北省各级财政监督部门积极投入到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政务公开工作成果,更创新了财政监督形式,开创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局面。为总结经验,深入宣传推广湖北省这一首开全国先河之举,本刊特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专栏,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政务公开这一有效形式强化财政监督工作、促进财政监督事业发展。为此,本刊专访了湖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作为本专栏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湖北省继续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为抓手,在打造"阳光财政"和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权力规范运行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工作成绩再上新台阶。截止去年12月,省级财政已上网公开财政资金55项,金额达178.74亿元,涉及5594.95万人(户)次、21.85万个项目,超过了2008年公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湖北省武穴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以下简称"双公开")工作,做到了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规范提高,走出了一条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特色之路。一、大员上阵,全员参与,建立健全了一支政务公开干部队伍财政政务公开是"双公开"工作重点,为了认真做好财政政务公开工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湖北省荆门市编办在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结合荆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实际,以公开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坚持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湖北省荆门市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在编制政务公开的具体工作的实施上,湖北省荆门市编办努力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公开的覆盖面。市县乡三级继续保持除涉密单位外的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全部上网:二是确保公开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以来,湖北省积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著。在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湖北省各级财政监督部门积极投入到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政务公开工作成果,更创新了财政监督形式,开创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局面。为总结经验,深入宣传推广湖北省这一首开全国先河之举,本刊特与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专栏,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政务公开这一有效形式强化财政监督工作、促进财政监督事业发展。为此,本刊专访了湖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作为本专栏的开篇之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按照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紧贴工作实际,强化日常基础,创新工作理念,做优网络平台,实现阳光政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宜都市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将两公开内容与政府门户网并网作为一件重要工作,强化部门责任,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内容向政府门户网过渡,精心规划,分步实施,目前已经实现了部分财政与编制政务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10月1日开通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以来。湖北省咸安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2006-2007年,在湖北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综合考核中,咸安区被评为优秀等级。一、落实五个到位,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推行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情况,部门预算编制情况,纳入编制管  相似文献   

20.
广角     
湖北省政府召开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日前,湖北省政府在武汉市武昌召开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专题布置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省财政厅厅长罗辉等领导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认真落实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制度,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注意网上公开的及时性。各地应在省财政厅下文拨付资金一个月内完成网上公开的相关工作。网上公开原则上应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