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2007,(1):11-11
2006年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期间,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署长宏博昼(Gilbert houngbo)接受了《经济》记者的专访(文章参见2006年第12期)。在中国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宏博宙先生通过《经济》表达了他的祝福:“祝愿所有《经济》杂志的读者,在2007年年”,“金猪”之年,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其享安乐与富有。”  相似文献   

2.
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成立以来是中国与非洲合作及当代国际关系的大事件。在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即将召开之时,总结中非合作论坛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挑战,有助于总结我国参与国际事务中多边合作的经验与教训,促进中非合作论坛升级与完善。文章对国内学者对中非合作论坛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分析其视角和关注要点,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中非论坛的多元视角,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方面,缺乏多元的学科视角;缺少与国际研究的理论对话,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方法与概念体系;研究视野局限于中非论坛本身,鲜有针对国际类似"论坛"的横向比较研究;缺乏来自非洲视角的研究,缺失从"他者"中反思的观照。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非洲发展的基础,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非盟《2063年议程》形成后,中国在2015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迅速作出回应,特别是对中非农业合作进行了布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关注非盟《2063年议程》与中非合作论坛背景下中非农业合作的现状及前景。研究发现,农业企业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主要主体,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注重技术和经验的传播、关注社会与生态效益、注重富民效应与附加值以及加强同非洲女性与青年的合作将是农业企业走向非洲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4.
刘建辉 《经济》2007,(3):18-20
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八国是继2006年11月份中非合作论坛之后中非友好的又一次生动体现,再次引起人们对非洲以及对中非经贸关系的普遍关注.对于中非合作,世界银行自然不会漠视这样的新议题,实际上,世界银行的一个关于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给非洲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的研究项目在去年11月份中非合作论坛召开时已经接近尾声.12月份,作为研究成果,一本题为《非洲的丝绸之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新疆界》的书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5.
袁晓慧 《国际经济合作》2022,(6):43-51+87-88
中非农业合作由来已久,农业长期是中非合作的优先领域。基于以往合作经验教训,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农业合作举措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以中非合作论坛为引领,中非双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农业合作举措,在援助、投资、贸易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帮助非洲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加速农业发展和转型,中非农业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由于中非农业合作在政策支持、援助设计、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落实好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举措,必须实现中非农业合作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非洲的味道     
11月的北京,天气日渐变冷,大街小巷关于召开中非合作论坛的标牌随处可见,为迎接此次论坛,北京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调整了市民作息时间,空气中洋溢着暖洋洋的非洲的味道. 非洲的味道是一种合作、包容的味道.2000年10月,为应对新世纪挑战,加强友好合作,中非双方共同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部长级会议.6年来,中非高层交往更加密切,中非领导人和外长互访达200多起,其中中国领导人访非50多起.  相似文献   

7.
作为联合国系统唯一一个负责工业促进的专门机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今年首次应邀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中非论坛.此前,来自非洲塞拉里昂的工发组织总干事尤姆凯拉说,感谢中国政府邀请其参加中非论坛,由于其正在非洲访问,特委派副总干事皮斯科诺夫先生和高级顾问阿科帕先生代表该组织及其本人出席有关会议活动.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的"2019中非经贸论坛"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非投资合作及其影响"。一百余位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从经济学视角对中非经贸合作特别是中非投资合作中的机遇、挑战及其对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日益密切。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走过18年历程,合作成绩斐然。尤其是近三年来,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已建和在建项目推动非洲新增约3万公里公路、近2万兆瓦发电能力,以及3万多公里输变电线路,此外还为非洲国家创造近9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刘建辉 《经济》2006,(12):32-35
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浩大声势的背后是中非之间热切的相互诉求,中国在非洲的“崛起”对非洲未来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自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海洋经济对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贡献作用凸显,非洲沿海各国纷纷把海洋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新引擎。2015年在中非合作全面升级的背景下,根据《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中非双方将积极拓展蓝色海洋经济互利合作。因此,了解非洲海洋资源禀赋状况,分析当前非洲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研判未来非洲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顺利开展中非海洋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有助于加快中非全面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2.
境外经贸合作区与中非投资合作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在非洲国家建设三至五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部分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后危机时代,中非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非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在非洲国家建设三至五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部分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后危机时代,中非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非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是中非合作论坛设立15周年。自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双方开展了大量的农业合作活动,双方的合作日益活跃,成效也日渐显著,国内农业"走出去"的需求也变得愈发强烈。但是,受非洲国家客观条件所限,以及中国对非合作资金规模有限、支持农业"走出去"的配套措施不到位、融资难等问题的制约,中非农业合作的规模特别是企业投资合作规模还较小,合作面较窄,不够深入。中国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依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带动非洲经济发展。一、中非经贸关系成功发展的基石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相似文献   

16.
刘建辉 《经济》2006,(12):37-38
非洲的情况究竟怎么样?非洲朋友如何看待我们所认为的蓬勃发展的中非关系?我们需要找到一位有发言权的非洲人。现任尼日利亚驻华大使乔纳森·奥卢沃莱·科克尔(JonathanO.Coker)无疑是一位合适的人选。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盛产石油等自然资源,同时还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尼关系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中非关系的主要特点。11月16日,科克尔大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多了一个选择《经济》:除了受人瞩目的中尼83亿美元的铁路建设项目之外,尼日利亚在中非合作论坛期间还收获了什么?科克尔:中国和尼日利亚签订的83亿美元的铁…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的中非经贸合作,显示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三年来,在中国和非洲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以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部长级会议为标志,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于12月15—16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2003年部长级会议,继往开来,将为今后三年的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实质性内容和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以来,在中非共同努力下,双方经贸合作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中非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8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6%,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领域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在非洲投资设立企业638家,中方投资9.3亿美元。中国已与非洲3  相似文献   

19.
埃及是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发展的重要的非洲国家。近年来,中埃两国在政治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并Et益向纵深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经济》2012,(8):139
《走进非洲话商机》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编著,共40万字,是一本全面介绍50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的人文、地理、贸易、投资、商旅的商务指南书。本书得到了非洲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由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