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联,虽然是中国“独家经营”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有时外国人也能写出对仗工整的妙联来。 鲁迅先生逝世后,收到很多挽联,其中有一副是日本友人左藤村夫先生撰写的: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此联以口语形式写成,如叙如诉,款款言情,亲切感人,毫无雕琢文字的虚笔。外国人能写成这等对联,是难能可贵的。 斯诺先生亦与人合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上海,悬挂于鲁迅先生追悼会上,联曰: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相似文献   

2.
谐音妙联趣话从古至今,谐音妙联不乏其例,下面撷取几副,以飨读者。明朝文学家程敏政与宰相李贤借用双关辞格出的一副妙对,非常有趣。联曰:“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上联问句含“因何而得偶”,下联答句隐“有幸不须媒”。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明朝才子唐伯虎(唐...  相似文献   

3.
上帝造人时,特别设计了舌头这种如乐器簧片一般精妙绝伦的“零件”。有了这件宝物,众生就能咂摸出酸、甜、苦、辣、咸、淡、腥、涩等各种滋味。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财会》2007,(3):34-34
许多人都觉得会计人的工作很清闲、雅致,但这种感觉不够全面,仅看见了会计人“吃肉”,没有看见会计人“受罪”。我身为会计人,对会计职业颇有感悟和感叹,会计人的感受恰似那五味瓶,甜、酸、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要是您不相信,就听我给您说说。  相似文献   

5.
妙联诲人     
妙联诲人清代著名篆刻书法家邓万如,看到邻居老夫妇的十个女儿出嫁后不赡养父母,使得两位老人以乞讨为生,很是生气。这年春节,他便写了一副对联帖在邻居的门上,上联是:『家有万金不富』,下联为:『人养五子还孤』。在过去,俗称女孩为『千金』,十个女儿正是『万金...  相似文献   

6.
妙联难皇帝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大宫灯上写了副对联:  相似文献   

7.
一条街上有三个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来到第一家店里,问:“有李子卖吗?”店主见有生意,马上迎上前说:“我这李子又大又甜,还刚进回来,新鲜得很呢!”没想到老太太一听,竟扭头走了。老太太接着来到第二家水果店,店主马上迎上前说:“我这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买酸的还是想买甜的?”“我想买一斤酸李子”,于是老太太买了一斤酸李子就回去了。  相似文献   

8.
佳联供众赏     
朋友告诉我 :在台湾 ,尽管计算机、计算器比较普及 ,但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算盘仍备受推崇。在台南市的城隍庙里 ,至今还陈列着两架大算盘 ,其中一架长2 78米 ,15档 ,制造于1937年 ,上面刻有一副独特的算盘对联 :“善恶全由人自作 ;是非算定法难容”。联语寓意深刻 ,中肯恰切 ,看过此联 ,无不合掌称好。善哉斯联 ,公诸同好 ,愿与吾辈会计工作者共勉 :一要在“善恶全由人自作”的出发点上 ,下定作奉公理财、廉洁自律会计的坚强决心 :让我们的“算盘手儿”、“算盘脑袋”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能疾恶如仇 ,从善如流 ;二要从“是非…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从五代时后蜀主李昶撰写的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算起,已有一千多年发展历史了。在这期间,文人雅士乃至山野村夫撰写的对联,真如恒河沙数,无法计算。然而,收入各种对联专著中的多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新居联、风景名胜联、题赠联、格言联等类,且不说金融方面的联语十分罕见,就连经商方面的联作也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0.
傅抱石画室中曾高悬清人黄易的一副对联,联云:“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这恰好就是傅抱石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傅抱石(1904年-1965年)生于江西南昌,一生涉足书法、篆刻、绘画、美术史论等多个领域,均有不菲的成就。其中篆刻可谓成名最早,但就影响而言,则是山水画成就最为杰出,是引领一代新风的大师级人物。  相似文献   

11.
妙联鞭赃官     
大年三十晚,一个贪赃枉法的县官,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下联是:“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苑十分廉明”。横额是:“福荫百姓”。初一早晨,赃官还没起来,衙门口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还不时有人喝彩:“好呀。写得妙极了。”他听后急忙起身,端个茶壶在院中走来走去,得意洋洋。突然,一衙役匆匆跑来说:“老爷,不好啦。不知是谁在红对联外又贴了一副白对联。”他满脸煞白地跑出来一看,只见那上联是:“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下联是:“五官不…  相似文献   

12.
会计人生     
“子时岁交替,鼠节春更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一次迎来了子鼠年——2008年,中国农历戊子年,生肖排列属鼠。献一副鼠联:“鹊喳梅放春入户,鼠至年来喜满门。”横批:“鼠年吉祥”!以表祝愿。鼠年伊始,读一读古今有关“鼠”字对联,情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对联“神效”质疑李仁魁过年了,在门上贴到对联表达自一己的C愿,是我们民族的习俗。对联贴上去了,是否就“。C想事成”,贴者并不十分在意,读者也不会去深究。如果以为贴上一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对联,就可以高枕以待“小康”,则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有的...  相似文献   

14.
站在高处     
某个周末,应邀去拜访一位对国学和佛学颇有研究的老师。师友几个人一边品茶一边就着某个话题谈得开心。席间,这位老师雅兴骤发,起身挥毫写下一副对联:人生小经历,心地大光明。对联虽然短小简单,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儒学和佛学的内容,暗寓着人生的哲理。“人生小经历,心地大光明”,  相似文献   

15.
审计趣联     
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到某单位审计,也许是被审计单位“门槛”高,应付审计内行;也许是不识相的我,敬“酒”不吃。一连几天,不停地抄抄记记、写写算算。该单位的主办会计再也坐不住了。有天傍晚,她拿一个信封,放在我的桌上。一看信封,我紧忙收拾工作底稿,拔腿要走。可主办会计十分沉着,不紧不慢地说:“那不是钱,我们才不会送钱呢!”听了她的话,看了看那信封,好像空的,就随手拿起来捏了捏,真是空的,但信封背面有一行字:“来了很欢迎,走了不反对,白审”。这不是一副对联吗?看到这副表意清楚的对联,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  相似文献   

16.
一   人的情智禀赋有差异,社会环境各不同,面临机遇不一样,这才有生活中的万千气象。因此,用一把尺子度量众生是错误,怨怼造物不公是愚蠢。前程难料,荣华富贵何必强求 ?天外有天,毕生事业难有止境,只有“自强不息”四个字可以属于自己。故屈子高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放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周恩来说:“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爱因斯坦更是语出警世:“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宝贵。”   人生因这些诠解而灿烂光明,每个人都可以因之而无悔。 二   人不可以无功利…  相似文献   

17.
古联趣话     
传说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过年,他贴了三次对联都被人悄悄揭走。临近除夕,不得不再写一副。但,他上下都剪开,各先贴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就再无人揭他的春联了。新年黎明时,他又各贴了下一半,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用卡》2006,(1):12-13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据史料记载,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  相似文献   

19.
美在朦胧     
翁礼华 《新理财》2006,(3):62-62
中国的汉字为象形方块字;中国的传统水墨画则反映了神似形不似的传神意境。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称画的真谛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的楹联亦以朦胧为美,如浙江青田石门洞风景区,亭柱之上镌着“有门无门是为佛门,似洞非洞适成仙洞”的对联,其哲学意境堪比四川新都宝光寺“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又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七一”前夕,四川省广安县城北协兴镇牌坊村邓小平同志故居新添了一副用优质松本板精刻的五百字长联。接着,全国各地不少报刊都相继转载。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没有一家所刊载的联文是准确无误的.而且有的错误还颇为严重。为了让读者能一睹这副长联的全貌,笔者特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将联作者刘利先生的联稿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