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经济的运行中,由于受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即就业增长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选择,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3.
就业弹性     
小向 《中国就业》2014,(8):15-15
正就业弹性的界定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就业弹性系数就越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不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就越低。各国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长的最大化,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平均内在7%以上,但是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却出现了显著变异,通过对1978~2005年河南省GDP增长与就业的观察发现其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并没有按照西方经济理论所阐述的呈现同向变动,而是出现一定的非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江苏省太仓市2001-2010年间GDP和三大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存在不协调性的结论,同时对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就业弹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将是一个长期历史现象。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需要有一整套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特别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就业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关系,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大力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十五"计划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把就业工作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认为,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可以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充分  相似文献   

7.
数量经济学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学,一旦走出象牙之塔被用于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仅仅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层次上,就显得十分脆弱。比如,增加投资就会增加就业,引起经济增长,但增加多少投资会增加多少就业,能否导致物价上涨,上涨多少,增加投资应投向哪些产业部门?这些问题仅靠经验估计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学必须回答一定时期内投资与就业、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数量关系,研究经济总量与部门间供求关系相互适应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将下列四个方面列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专家认为,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就业率和国际收支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四个变量,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往往难以同时达到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因此西方经济学称之为“神秘的四角”。十六大报告为国人描绘了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这对宏观调控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确立为宏观调控四大目标,有很现实的针对性。宏观调控的艺术,在于…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虚拟经济的视角,把美国行业划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一般服务业,以此来研究行业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结果表明美国三大行业的增长与就业的增长表现出不同步的特征,即行业GDP增长与行业就业的增长不一致,也就是说GDP增长快的行业不一定就业就多,各行业GDP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具有差异性,甚至有些行业出现了无就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从就业弹性的角度看我国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通常使用“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来加以描述。就业弹性也称就业的产出弹性,是指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映程度,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变动。即,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把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员的吸纳程度。由于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所谓“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我国就业弹性的研究。根据《200…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而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的稳定,所以一直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它对就业会如何影响?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过通向东南的门户,研究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就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云南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题根本上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所致.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舒缓大学生就业集中地区的就业密度: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社会就业机会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劳动力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把握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比较准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对实体经济构成威胁的形势下,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愈加重要和迫切.就业乃民生之本,在"保增长"的同时,能否实现就业的有效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学真  雷霄雯 《城市问题》2007,(3):58-62,74
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以兰州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为切入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三次产业的发展虽然保持着比较高的速度,但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均在不断下降.过去十几年间,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就业增长,而且释放出大量失业工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为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和失业并存的局面,有必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7.
信息集锦     
我国应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编的第17期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26.3%,而资本资源占世界总量的3.4%,这就决定了中国应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出,创造就业的增长政策应根据不同国家国情的发展阶段,选择最具潜力的创造就业领域,实施有利于就业的激励政策和适当干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目前,迅速提高教育质量在我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和重视。就业弹性系数作为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基本指标,指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它就如"风向标"与"晴雨表",反映着经济与就业互动的趋势与状态。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的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州市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3%。广州市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扩大就业——中国特色的反周期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带来的冲击,并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提出了解决就业冲击的主要途径.文章指出,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冲击,必须把保增长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和培训具有反周期功能,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必须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