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研究参考》2004,(9):16-28
一、美国2001~2003年财政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美国的财政年度是从头一年的10月1日开始的,因此2001财年是指2000年10月1日到2001年9月30日,2002财年是指2001年10月1日到2002年9月30日(以下年份一般都指财政年度)。 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直接财政支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孟加拉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并在90年代初期加大实施这一战略的力度,全面修订工业政策,推动工业投资自由化进程。经历届政府努力,经济与社会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GDP从80年代年均增长3.84%上升到90年代的4.88%,2003财年GDP增长为5.3%;人均GDP由1990财年的278美元提高到2003财年的389美元;通货膨胀率由1999财年年初8.91%降至2002财年的2.4%。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孟加拉采取了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和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与措施,如:大幅…  相似文献   

3.
如何维护地方税收体系的有效性,始终是财政分权化改革的核心。本文以我国县级财政实践为基础,系统考察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税收激励作用及其在维护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我国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在税收激励方面并不成功,未能在促进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维护县级地方税收体系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专项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特别是营业税和增值税共享收入的增加,税收返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均不利于县级地方税收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公共财政是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具有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立足于非营利性,政府收支法制化等特点。税收是依照法律规定取得政府收入的一种形式,在我国财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税收既要体现公共财政框架的整体要求,又要根据其自身的特征发挥职能作用。公共财政框架对税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应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公共收入形式。我国长期以来的税利并存与税费并存的政府收入形式,不论是“取自家之财办众人之事”或者“取自家之财办自家之事”,还是“取众人之财办部…  相似文献   

5.
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与区域均衡的央地政府间财政关系,不仅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而且能够实现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立足1998-2017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税收努力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纵向失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财政纵向失衡能够通过抑制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当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提升对地方经济增长同样表现为抑制效应.因此,要合理把控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利用适度失衡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制度基础;稳定地方政府收入预期,防止过高税收努力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积极性;注重地区间发展差异,避免一味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对外开放程度深化造成的发展模式雷同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6.
正确看待我国钢铁工业的高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钢铁工业高增长的成因及特征从2001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已连续三年实现钢、钢材和钢材消费量持续高增长。2001年全国产钢15266万吨,比上年增加2416万吨,增长15.8%;2002年产钢18225万吨,比上年增加3122万吨,增长20.67%;2003年预计全年钢产量将达到2.1亿吨以上,比上年增加3000万吨以上,增长20%左右。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突破1亿吨以后,到2002年已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今年仍将保持世界首位。我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也显著增长,2001年为18.5%,2002年为20.5%,2003年预计也在20%以上。国际钢铁协会发表的资料显示:2002年全球产钢超过3…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制度成因,并利用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一般预算收支缺口越大,对应的土地财政规模越大,这一点在中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土地制度方面,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中涉及的耕地面积与土地财政收入规模正相关,说明土地制度越不完善,地方政府越有扩大征地面积从而获得巨额土地出让收入的冲动;在GDP增长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方面,人均GDP指标也通过了检验。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土地财政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税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得益于分税制的改革.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性的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将会带来企业税负也随之升高,这一现象一般表现在非税收保护公司.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政分权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但是这种降低也只是对于非税收保护公司起作用.税收政策对于稳定经济是有限的,可能面临财政当局主观臆断,造成更大程度的经济波动.政府要适度的使用宏观调控来调节我国的经济.关于财政分权、企业税负与税收有效性的探讨此文基于财政分权制度的角度,为中国现阶段税收高速的增长做出了制度层面的诠释,充分的拓展了财政分权制度带来的经济后果、税收增长的因素与税收政策有效性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时春艳 《经济师》2022,(4):126-127
财政税收是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且我国政府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税收理念,将税收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去,造福百姓,因此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财政税收与市场经济的互为基础和正相关关系,并分析了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发展在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最后为促进财政税收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我国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对土地的依赖,形成了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和土地GDP,而这些基于土地的财政、金融和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2003年前的财政分权对于2000年之前的财政体制,有一种观点认为,以1994年为界,之前是财政分权,之后是财政集权(陈抗等,2002)。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在1994年之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到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的60%90%;而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财政收入急剧下  相似文献   

11.
丰璐 《经济论坛》2007,(13):121-123
一、引言 (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这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合理的财政政策分不开.财政政策主要是由政府支出和税收两个财政因素决定的,我国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杨龙见  徐琰超  尹恒 《财经研究》2015,41(7):95-109
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导致了财政垂直不平衡,转移支付成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税收竞争框架为基础,讨论了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产生的收支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发现,大规模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支出决策的敏感程度要大于收入决策.对转移支付细分后发现,专项转移支付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支决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的支出效应要大于后者;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行为都存在正向影响.文章为完善省级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原载:联合国贸发会,《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书》2004年9月22日版 一、2003年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流入量 再次下降但开始走向回升 全球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在2001年大幅度下降(从2001年的14000亿美元下降到8180亿美元,下降了41%)和2002年再次下降(从2001年的8180亿美元下降到6790亿美元,下降了17%)之后,2003年又从2002年的6790亿美元下降到5600亿美元,下降了18%。但2003年全球的FDI投资流出量却比2002年增长了3%,从2002年的5960亿美元增长到6120亿美元。2003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比2002年增长了9%;排除了卢森堡,中国是2003年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4.
2001年的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9.7%,高于经济增长12.4个百分点,税收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税收是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的,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税收收入。在我国整体税负比较高的情况下,政府已经没有增税的空间,只能是加快“费改税”,税制改革,特别是增值税改革的步伐,而且现在也是最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2)
作为我国经济主要来源,财政税收将会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的增长,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财政税收体系也日渐完善。然而,现阶段,税收财政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文章主要研究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应地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旨在保障我国的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过去5年政府工作回顾 (一)实施“大经济、大发展、大服务”战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02年辖区国内生产总值517亿元,为1998年的1.9倍,年均增长12.5%;区属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7.4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34亿元,将近翻一番。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2002年高薪技术产品产值及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220.84亿元和59.8%上升为348.14亿元和65.5%。 ——第三产业繁荣兴旺。大力改造华强北等商业街区,辖区商业网点迅速扩张。辖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58个,商品交易市场98个,占全市的27%。 ——财政税收大幅增长。5年来,累计完成税收374亿元,年均增长29%;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07亿元,年均增长18.2%;累计完成预算收入25.7亿元,年均增长27%;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05亿元;年均增长18%;连续5年实现收支平衡,并积累了一定的财政储备。5年累  相似文献   

17.
余时飞 《生产力研究》2011,(11):50-51,86
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作为政府隐性税收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与一般性税收之间的时滞对政府总财政税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政府对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是我国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以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效果甚微,而且以改变居民经济预期的方式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日本财政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权、财权和税收在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分割,是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各国财政体制不尽相同,但在追求公平和效率方面,各国财政体制是有相似点的。我国尽管在1994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税体制,但还有许多地方要完善。本文主要以日本财政体制为背景,从事权、财权和税收在各级政府之间分割角度,谈我国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方鸿 《经济与管理》2010,24(7):51-54
从规模、结构与效率三个方面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农业财政支出的绝度规模总体上要大于西部地区,增长稳定性也好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低于西部地区,但其财政支农力度要略大于西部地区;2003年以前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农业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效率都不如东部,但2003年以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支农资金的效率超过了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