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劳动力市场是高级人才交流的主要场所,培育和发展高级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从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高级劳动力市场的成因进行探讨,解释当前劳动力市场出现差异化的现象,并在高级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面适当作了延伸.  相似文献   

2.
刘振学 《北方经济》2010,(22):58-61
本文采用人口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发现,辽宁省劳动力将在未来10年内出现短缺,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并结合辽宁省情,提出应对劳动力短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技术效率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环境治理与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利用SFA技术,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三废"达标率(废水治理率、废气治理率、固体废物治理利用率)比例的提高对城市技术效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技术效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本文利用趋同性研究方法,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经济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技术效率的增长同时存在着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2005年以前趋同速度较快,2005年以后逐渐减缓.政府消费比重在技术效率发展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进出口比重在技术效率发展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知识经济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DEA方法对中国大陆各省市的知识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投入产出的最优生产函数.结果表明:①2001年~2004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质量下降;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规模效率则超过东部地区.②2004年的截面数据分析表明,规模效率较高,技术效率偏低;东中部地区的效率差距并不明显,但与西部地区效率差距较大;从投入要素看,资本和信息资源的效率较高,劳动力效率较低.③利用技术效率较高省市估算的最优生产函数表明,资本弹性最高,信息资源弹性较高,劳动力相对无弹性,总体呈规模报酬递增态势.④我国知识经济效率的提高尚有较大空间,主要应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深化信息资源利用实现.  相似文献   

6.
梁强 《北方经济》2018,(1):71-73
辽宁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如何在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合理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影响辽宁省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优势、劣势及存在问题等研究,提出关于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宝国 《辽宁经济》2012,(11):46-47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劳动力职业供求特点的调查,分析目前影响劳动力职业技能供求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辽宁省有职业技能的劳动力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9.
高铁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交通网络体系,这对地区经济时空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采用2000-2016年地级市辖区数据构建"反事实"框架下的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净效应。结果发现,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地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高级化进程,且东、中部地区高铁开通的净效应显著,西部地区却不明显,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进一步从资源再配置视角检验高铁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加速了地区劳动力流通和资本积累,并且高铁建设主要通过提升资本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转化。同时劳动力和资本再配置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即东、中部地区劳动力和资本再配置效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具有潜在的"俱乐部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发展言论     
《发展》2007,(8):5-5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近日表示,要让我国经济增长由资源投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模式转变,需用好“四服药”,即广泛应用各种技术、大力发展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1-2013年辽宁省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结合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及数据包络法(DEA)的BCC模型,分别对辽宁省历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变化趋势和辽宁省14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变化趋势与全国一致,并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特点。辽宁省14地市中除了辽阳处于DEA有效外,其他城市都处于无效。根据分析结果,探寻了差异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改进目标。  相似文献   

12.
资讯点击     
《发展》2007,(8)
发展言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近日表示,要让我国经济增长由资源投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模式转变,需用好"四服药",即广泛应用各种技术、大力发展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拐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轻户”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规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环境变量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家庭非农收入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比重、复种指数、是否2012年受过灾害、灌溉水质评价均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随着家庭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的不断增大,种植业农户层面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提升,直至平均年龄达到55岁时达到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最高值,而直至60岁时达到规模效率的最高值,其后都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行业层面,对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评估,考虑到各行业处于不同的技术前沿,将工业部门分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效率最高、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次之、能源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低。基于以上结果,对我国工业部门不同群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对政府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城市流动意义重大.研究使用1999-2017年地级市数据和2016-2019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库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法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增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和机制.主要发现为:第一,高级劳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对辽宁省城镇实际失业率和三个产业就业弹性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针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众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以下促进劳动力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文章基于农业劳动力部门间配置结构的视角出发,系统推演了农产品出口经由农业劳动力部门竞争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理,并对农业生产规模扩张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作用过程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农产品出口份额指数超过临界点时,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将会加剧。农业生产规模扩张不仅抬高了触发农业劳动力部门竞争的临界点,提升了农业经济系统对农产品出口的包容性,而且还逆转了跨越门限点后农业劳动力部门竞争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符号,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程度是影响城市技术效率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建立随机前沿影响评价模型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款比重、贷款比重都对城市技术效率产生了消极的阻碍作用。信贷资源的分配应该从技术效率的角度去考虑。  相似文献   

19.
代表辽宁省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效率指标,受生产内部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制约.本文通过建立具有一般性的随机前沿模型,计算得知:劳动者结构、科教投入水平与三废治理指标、进口比重、出口比重、外商投资比重与辽宁省资源利用水平正向相关,起到促进的作用;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存款比重、贷款比重与辽宁省资源利用水平负向相关,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趋同性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宁省14个重点城市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技术效率的增长同时存在着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2005年以前趋同速度较快,2005年以后逐渐减缓。起促进作用的外生变量为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进出口比重;起阻碍作用的外生变量为政府消费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