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老年人对养老保障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过去相比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国际社会倡导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念所要求的保障、健康、参与等几大要素已经化为国家、社会和老年人群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实际行动。全社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过去的几年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也越来越把老龄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各项老龄工作稳步推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让广大北方老人舒适的度过寒冷的冬天,成为各级老龄事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老人自己和其子女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北方老龄事业发展趋势、防城港市的显著特点及在防城港市建设养老公寓的设想等几个方面,探讨北方老人冬季到防城港市养老置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刘宇苓 《特区经济》2014,(5):134-135
新加坡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年型社会,与我国步人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接近。但在此之前,新加坡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老年人问题,并着手在养老事业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浅析新加坡成功老龄化框架即增强雇聘与财务保障、提供全面、可负担的医疗与乐龄照料、让乐龄人士"原地养老"和推广活跃乐龄文化这四方面来介绍新加坡养老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于促进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正确处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和社区老年人服务网络,把老龄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充实、健康地享受幸福美好的晚年,这不仅体现了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护,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关心老龄事业,以中国老龄社会现实为基础,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积极探索新兴养老模式是对社会养老的有效补充和构建。  相似文献   

5.
中国逐渐步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深化,但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庞大的老龄人市场。文章详细分析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老龄人的收入来源的不断拓宽,开发老龄人目标市场的可行性,并在理财产品、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对开发老龄人个人金融产品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周光召在日前举办的一场科普报告中提出 ,我国下世纪将面临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并对科技产生了重大的社会需求。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困难问题。周光召说 ,我国人口在本世纪末将接近13亿 ,下世纪中叶可能达到16亿。而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目前已经占总人口的10 % ,超过65岁的已经占到7% ,中国社会现在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同时 ,第一产业如农村和矿山的劳动力大量过剩 ,第二产业包括许多国有企业出现了许多下岗问题。第二是农业方面的问题。我国土地面积虽然很大 ,但是西北干旱区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时期,促进人口老龄化风险由空间集聚向区域分担转变,对于提升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会加剧我国老龄人口的集聚效应;空间区域异质性表明,在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老龄人口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对老龄人口集聚方式进行分类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虽然能够有效缓解城市老龄人口集聚,但是会强化老龄人口在省份维度的集聚;社会保障支出在缓解老龄人口集聚的过程中产生了逆向调节作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强化老龄人口集聚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各地区充分识别人口老龄化风险空间集聚水平、实现人口老龄化风险分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困扰,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就业问题再次凸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如何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指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锦 《北方经济》2006,(16):64-65
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中国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结论提出建议,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0.
何伟纲  裴俊 《特区经济》2008,(9):166-167
中国老龄化问题已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现实,本文在分析中国的老龄化五个突出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六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老年医疗保健机制,依法维护农村老龄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徐广义 《宁波经济》2010,(3):40-42,35
目前我国进入了老龄化及其加速发展的社会阶段,而农村老年人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是应对我国老龄社会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本文对余姚市D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健康状况、精神需求与文化社会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实证调查,并基于这一个案研究提出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老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在给社会保障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助于我国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涉及社会主体结构的改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期、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我国迈入了老龄化人口的国家,老龄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关注老龄体育的发展,分析了老龄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而提出了老龄人从事体育的必要行为方式。对老龄体育价值定位的研究有利于揭示老龄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对老龄人从事体育活动开展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万淑红 《发展》2012,(8):119-12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速度的加快,需要社会提供长期护理的老人呈高发态势。尽管近年来我国社会福利及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针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明显应对不足的问题,探索和发展长期护理体系建设,已成为老龄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锦 《北方经济》2006,(8):64-65
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中国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结论提出建议,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CNKI的文献检索与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来我国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关注国计民生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人为素质,社会环境,国家政策这五个方面.实际上很多地方贫困的原因是其中几个方面,甚至这五个方面全部的综合,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根据本地的优势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帮助老百姓尽快摆脱贫困,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相似文献   

18.
何蕊  郑成林 《魅力中国》2014,(20):46-46
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未来即将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养老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趋势,未来我国老龄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会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其次,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最后,提出了老龄化趋势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本文从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以及如何构建我国的老龄产业三个方面做了探讨,以期引起相关部门对老龄产业发展的重视,使我国的老龄产业及早建立和完善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当前"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充分估计与判断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老龄事业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迎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