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财务信息的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corporate governance的直译,其本质是配置责、权、利合同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各国企业制度的微观安排,狭义指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建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背离。广义则包括内外部监控系统,不仅仅涉及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还涉及到企业与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债权人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  朱磊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4):104-10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需要已经被普遍认同。作者提出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不仅应当分析和改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制衡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必须考虑到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准公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与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描述从股东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变化的内在逻辑和动因的基础上,论证了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这一命题,指出了虚拟企业共同治理的几个重要特征。围绕上述讨论,作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架构下虚拟企业管理策略调整及管理方法创新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路风 《新财经》2004,(11):100-101
关注创新、生产、财富和价值的创造,关注促成创新的制度条件,这就是此种公司治理说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认识财务管理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参与。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理性选择财务管理目标,这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兴起,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企业尤其是公司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也必然要求企业在其公司治理的架构中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而带来公司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应做到以下三点:改进股市流动性;防止大股东相互串谋,侵占小股东以及债权人利益;根据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有两种观点:股东治理观点和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股东治理的观点虽然在英美占主流地位,但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已充分暴露出它的缺陷,而利益相关者治理更能代表公司治理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已在西方国家引起重视。在一向被认为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美国连续爆发了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一系列公司丑闻,更使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全世瞩目的焦点。在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转轨阶段,公司治理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课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股权结构作为公司产权结构的基础,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状况。  相似文献   

10.
蔡宇峰 《浙江经济》2007,(10):60-60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财务治理则是公司治理最为重要的内容。从实践看,企业经营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财务的成功,企业经营的失败则往往表现为财务失败。无论是单个企业的治理,还是集团公司的治理,财务治理均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治理离开了财务治理是很难奏效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伴随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会发生相应的资金运动,财务治理就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的公司治理与英美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从公司治理的内涵出发,在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视野下,将德国及英美的公司治理模式纳入公司治理的一般框架之下。将德国的公司治理视作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机制设计的一个尝试,主要从制度视角考察德国公司治理的特质,关注于控制权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水平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着重大影响,研究公司治理对发展我国经济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公司治理中存在问题,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现代公司产权理论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尹德先 《特区经济》2009,242(3):303-304
公司治理是公司生命机体的核心和灵魂,有效的公司治理取决于公司治理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和法律的视角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关注利益相关者等价值取向都有各自的矛盾,公司治理应坚持以公司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规范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是有效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权益.促进企业运行效率提高的基本保障。债权人(尤其是债权银行)作为企业重要的资金提供者和利益相关者。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是优化和完善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国家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范围来看,直接融资发展很快,在融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已成为一个很大的趋势。因此,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指用来协调银行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统称,它由许多机制构成,其中,财务监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机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财务监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防范财务舞弊的机制而存在,其概念一直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稳定运行。然而,不同的国家条件下公司治理机制的运作有所不同。公司治理包含两大理论,即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近些年的实践表明,采用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英美公司的治理模式,其与欧洲大陆的治理模式的差别逐渐减小,更加倾向于关系投资模式。因此,以股东利益为主导,同时适当兼顾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治理模式符合未来的公司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瑛 《改革与战略》2004,(6):98-100
国有控股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时,依“股东主权”逻辑采取的单边治理模式并不能解决其固有的所有者缺位难题。本文提出,应采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构造符合中国国情以及各公司不同融资结构下的公司治理模式。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体现在外部治理结构的相机抉择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中最高权力机构和董事会建立的共同治理机制上。其中特别探讨了最高权力机构的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