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王强 《环球财经》2010,(2):84-86
地产大佬任志强说,“历史上每一次调控的最终结果都是房价的上涨,已给社会强烈的信号,房价将在此轮调控中再次上涨”。如今,只有真正具有杀伤力的“物业税恐慌”高悬在中国房市的牛头上。如果这一刀不落下,也许任志强的判断将再度被印证  相似文献   

2.
房价拐点     
2007年平安夜,万科掌门王石在央视承诺,以后绝不当“地王”,并抛出房价“拐点”论,呼吁人们三、四年内不买房。其理论是,如果到那时中产阶级都买不起房,市场就到调整期了。此话其情其意可谓真挚.但他的真知灼见却引发同行们的切齿声声.一时成了众矢之的。房产精灵潘石屹认为,三年不买房的说法太武断.房价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是取决于舆论。房产大鳄任志强则怒而发话:预言拐点的都是“苍蝇”.是在做“秀”。政策引发的销售量下降并不能证明需求在一天之内就消失了.一个文件就将需求化解了.这是可笑的。  相似文献   

3.
上市的话题不说,房价的问题不谈,政府的做法不论……2006年.一向被媒体称之为“爱作秀”的北京房地产大佬潘石屹似乎淡出了媒体视野。 老潘拥有生意人的精明和狡黠,当他背负太多的时候,反而去找最简单的方式释放。 心底最真的那份淳朴使老潘在情感纠葛上选择退让。偶尔地阿Q一下,似乎使他更能有所反省和觉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王晓慧  三天 《新财经》2007,(3):32-37
上市的话题不说,房价的问题不谈,政府的做法不论……2006年,一向被媒体称之为“爱作秀”的北京房地产大佬潘石屹似乎淡出了媒体视野。老潘拥有生意人的精明和狡黠,当他背负太多的时候,反而去找最简单的方式释放。心底最真的那份淳朴使老潘在情感纠葛上选择退让。偶尔地阿Q一下,似乎使他更能有所反省和觉悟。  相似文献   

5.
2009年年末始,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遏制投机炒作和房价过快上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初期多数政策被媒体带上了“不痛不瘁”的帽子,而4月17日出台的新国十条让包括房地产业、媒体、投资者和公众深刻感受到了中央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决心。“是否会出现报复性上涨?”、“股市的影响会不会持续?”、“政策的执行情况到底将如何?”一系列的疑问不断见诸报端。地产业“舆论”领袖任志强也于4月21日在财经网的博客上更是抛出了“是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倒退的开始”的观点。到截稿之日,房地产新政在政府、银行、市场的多重作用下效果“初显”。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鼓吹房价上涨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此前地产大鳄任志强先生抛出了“历史证明所有的房价永远都是上涨的”名言,最近一段时间鼓吹房价要持续大涨10年、甚至20年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眼下房价的走强给了这些鼓吹者更多的底气和信心。对于这些预言的正确性姑且不论,如果房价再持续大涨10年乃至20年会发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饶霞飞 《新财经》2013,(12):89-89
过去几年,阳光100在住宅市场竞争中火去了一些机会,但在商业综合体方面涉足较早,下一步将以商业综合俸实现突围。相比于冯仑、潘石屹等人,同为“万通六君子”之一的易小迪也许让人觉得有些陌生。尽管潘石屹曾多次说“有了过不去的坎儿,第一个能想到的还是易小迪”,但易小迪所领导的阳光壹佰,还是与老潘所领导的SoHO帝国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8.
2007年末出现的楼市拐点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支持者认为楼市拐点已现,房价将下降;反对者认为拐点论不成立,房价仍将稳步上涨。与此同时,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文章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房价发展趋势的影响.认为所谓拐点实际上是指房价的理性回归。通过作用于影响供求的各种因素,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都起到抑制作用,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调整,房价将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9.
刘鹏 《产权导刊》2012,(2):72-72
2011年10月份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持续性上涨之后终于在"国十条"、"新国十条"等相关宏观调控下放的作用下,出现了止涨和部分地区回跌的局面。面临楼市冬天的房地产企业很"难过",一向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意见"分歧"的潘石屹和任志强甚至组成联盟,联合其他18家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打着将“定价权”交给购房者的旗号,准备“网上卖房”,被网友称为是“抱团取暖”。  相似文献   

10.
公共空间的介入:超越穷人区富人区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宁波经济》2006,(7):31-33
最近房地产界的一个争论热点,是穷人区与富人区之争。这个争论涉及到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与目标、城市发展的市场与政府资源配置问题。争论由潘石屹的一封公开信引起,他指称任志强提出了"关于在新城市建设中要把穷人区、富人区分开的观点"(参见潘石屹:《我不赞成新城市的建设中分穷人区和富人区——给任志强的一封信》,http://blog.sina.com.cn/u/4679dbbf010002a3),并公开批评了这种观点,认为这种观点非但过时,而且有害。其次是任志强的批评性回应  相似文献   

11.
李好 《新财经》2012,(1):66-67
12月18日,2011年销售的收官之月,"中国房产电商竞价联盟"在e居网上同时拍卖96套房。该电商联盟于12月8日由潘石屹、任志强领衔组成,包括SOHO中国、华远地产、万科、龙湖等20家地产开发商。他们打出"房价你做主"的口号,要拿出100套房产在网上0元起拍。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2,(2)
说自己想说的话,穿自己想穿的衣服,盖自己想盖的房子,这是老潘心目中的自由,无论说话、做事还是行文,潘石屹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羁绊,敢说敢干敢负责任,喜欢创新,没有权威意识,这就是老潘所推崇的网络精神,这也就是老潘“悖论”精神。正是有这样的“理论指导”,他掀起了一股“SOHO”式的建设的时尚风潮。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08,(1):12-12
近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我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了”。随后,任志强、潘石屹等地产大佬们纷纷跟进,引发了一场关于“房地产拐点”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一个在中国地产业摸爬滚打近30年的人物,几乎改革开放后的每一轮调控他都经历过,他说这是他的一大资本。他敢于在当下最敏感的房价问题上屡屡放言,并且预言成真,有“房价预测帝”之称。7月16日任志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从资金链、保障房、房价几方面,深度解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和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7,(2):52-53
中央以及地方针对过快增长的房价,几乎对房地产的各环节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然而,调控政策并未有效勒住房价这匹“野马”,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预测,2007年住宅价格仍将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6.
"如果深圳2008年的房价比2007年7月11日的低一分钱,即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去年7月11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放下话.深圳房价肯定要涨,并就以深圳房价的上涨或下跌与深圳知名财经评论人牛刀摆开一场豪赌.  相似文献   

17.
住房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投资品,而且是大手笔,一个小小的判断偏差,价差几万乃至几十万,如果判断失误追悔莫及。老百姓在观望、犹豫、焦虑中走过了2012年,在"史上最严"的调控之下,没有迎来房价大跌,反而迎来了"翘尾"。2013年的房价趋势如何呢?买,还是不买?卖,还是不卖?何时买、何时卖?令人纠结。以任志强为代表的开发商放言,2013年房价将报复上涨。以吴其伦为代表的财经评论员说,2013年房价将全面下跌,  相似文献   

18.
最近广州市长张广宁在谈及房价时认为,房价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地产大腕任志强对这一说法马上作出回应,认为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应归政府解决,而有钱人的住房问题应由市场来调节,政府的责任就是建廉租屋来保证低收入者人人有房住,这就是政治。此言一出,有同仁立刻反驳道:任志强只看到小政治,而不懂大政治,张市长讲的是大政治。原本简单的问题,一下子被搞得复杂化了。其实,仔细阅读他们的文章后,我没有发现什么新观点,只是觉得每人屁股坐的位置不同,说话的角度自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最近,王石和万科几乎成了楼市“主降派”的代名词,而潘石屹却反其道而行之。力挺涨价。据悉,万科近日在上海推出“喜迎中秋、八盘共庆”活动,携旗下金色雅筑、新里程以及四季花城等8大楼盘集中促销,房价直降10万元。与万科率先发动价格战,在全国频频掀起降价浪潮不同,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最近逆势而动,宣称自9月1日起全面上调房价,上调幅度为5%左右。  相似文献   

20.
被网友戏称“任大炮”的中国地产巨头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2007年首次到访迪拜时,深受触动而发表了8篇博文。7年后,他再度从中东的沙漠明珠向国内发出微博,而当下中国网民数比7年前多许多:在新浪微博上每月活跃用户人数达1.3亿,任志强本人就拥有多达2000万粉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