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区建设》2010,(11):5-5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草原生态学首席科学家、国际草原学会常设委员任继周在5月1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草地农业研讨会上呼吁: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最为有效的长期之策,并希望与会企业家们尽快联合起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适宜种草地区的农户发展这一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2.
一、大草原没成为经济新优势,问题出在哪里 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1984年6月28日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时首先提出来的。后经《人民日报》1985年3月7日全文转载。1985年4月,钱老在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经济学术团体联合举办的“中国草业问题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草业产业》的讲话,阐述了他对大草原没成为我国经济新优势的思考,深刻分析了我国“草原亮出黄牌”和草业不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  相似文献   

3.
围封转移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改善草原生态,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的系统思路,是对草原畜牧业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和制度创新。实施三年来,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三年来的实践,仅仅是一个开端,距离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一、大草原没成为经济新优势,问题出在哪里 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1984年6月28日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时首先提出来的.后经《人民日报》1985年3月7日全文转载.1985年4月,钱老在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经济学术团体联合举办的"中国草业问题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草业产业》的讲话,阐述了他对大草原没成为我国经济新优势的思考,深刻分析了我国"草原亮出黄牌"和草业不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  相似文献   

5.
孙卓 《西部大开发》2006,(10):30-31
从甘肃小山村走出的杨子恒,最近成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首位华人院士。他的成功,被称为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奇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9月23日,丁文广从兰州出发,自驾车经武威、永禺到张掖。这是他第四次对兰新铁路双线甘青段的甘肃段(下称“兰新铁路双线什肃段”)周边环境进行野外实地考察。丁文广,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陔校两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他做出了《兰新双线项目(甘肃段)施工建没对草原影响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兰新铁路双线甘肃段周边草原的破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李爱龙  陈蓉 《发展》2002,(8):20-21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种植业结构调整又将粮、经、草并称“三元”,短短三年,酒泉地区以优质苜蓿为主的种草面积迅速扩大。至今年6月底,全区种植优质紫花苜蓿达24.9万亩,建成万亩基地乡镇6个,千亩规模种植小区48个,百亩小区427个,规模种植占总面积的36.4%,农民种植苜蓿亩均收入500元以上,草产业已成为酒泉地区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玉门市、酒泉市与成都大业公司联姻,分别成立了甘肃省玉门大业草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酒泉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酒泉大业种业公司,为草产品…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召开的《钱学森与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与相关部门领导一致认为,钱学森院士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的科学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观点和创办沙产业理论及草产业、沙产业一体开发的系统工程思想,特别是关于我区草原建设的意见和模式的远见卓识,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科学开发我区沙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达7800多万公顷,约占内蒙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70%,是耕地面积的13.5倍,为森林(有林地、灌木林、林网占地面积之和)面积的3.5倍。内蒙古草原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草匍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草地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还草为西部地区发展草畜产业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从1998年开始,成都大业股份公司,以优质牧草开发推广和牧草饲抖生产销售为核心产业,在四川成功开创国内现代牧草产业的基础上.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牧草开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开展大规模、高起点的现代牧草产业投资运营,塑造了以高成长、高收益为特征的“大业模式”,为加快西部农业培构战略性调整。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小小的苜蓿草是怎么样变成一个巨大产业的?近日,本刊记走访了号称“中国草王”的成都大业股份公司甘肃地区总指挥仲勇。  相似文献   

11.
杨国文 《发展》2000,(2):8-8
随着河东地区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经济发展逐步走向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甘肃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必然要向西转移,大规模开发建设河西走廊就成为培育甘肃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草业的发展是直接关乎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世纪难题。由于各种原因,我国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程度的草地为1.3亿公顷(包括沙化、碱化),而明显退化的草原正以每年0.2至0.3亿亩的速度不断扩大。另外,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有1333.3万公顷农田受到风沙侵袭,每年草原沙漠化、盐渍化达67万公顷。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特别是把发展种草养畜,推动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到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地位。立草为业,具有喂畜、改土…  相似文献   

13.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作出的重要决策。“十一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累计投入中央资金93.19亿元,退牧还草面积超过3000万ha,其中禁牧围栏1679.9万ha,休牧围栏1560万ha;安排退化草原补播改良1040.9万ha。  相似文献   

14.
刘华 《发展》2002,(12):38-39
甘肃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已完成造林面积634.8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53.44万亩,荒山造林281.38万亩。这对促进全省生态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有些基层领导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认识不够明确,实施中缺乏战略上的谋划和部署,往往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简单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有的基层领导把退耕还林作为向国家套取补助粮、款的手段,弄虚作假;有的搞造林形象工程,把不该退的地域纳入了退耕的范围;等等。二是退耕还林的科技…  相似文献   

15.
王宇 《北方经济》2012,(1):104-105
一、对沙产业理论的认识 “沙产业”最早见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1984年发表在《农业现代化探讨》上的一篇文章中,题为《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文中将沙产业定义为:一种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包括农业、林业、草业、海业与沙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5年,内蒙古、陕西、甘肃等7省区禁牧休牧轮牧面积已达44亿亩,其中禁牧面积2.6亿亩,休牧面积1.8亿亩。2003年至2005年,全国共查处草原违法案件2万多起,对破坏草原的违法活动产生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1999,(6)
甘南草原位于甘肃的西南部,这里历来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的高山草原开阔平坦。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景象。每到夏季,草场碧绿如毯,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绚丽多彩,天高气爽,是草原旅...  相似文献   

18.
凉城县作为自治区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项目的重点旗县之一,在两年工程项目实施中,边实践,边总结,努力在生态建设体制创新上下功夫。实施了林草地、宜林“四荒”地使用权到户,工程验收、兑现和林草管护、  相似文献   

19.
古华 《重庆改革》2000,(7):89-89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近日下发了退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今年我国将按照“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操作办法,在西部174个县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为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退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据介绍,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范围确定为长江上游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生长在深山老林的无名药草,性湿滋润,壮阳补肾,多少年来,只为当地土著山民所习用。“虎标行”慧眼独具,觅得此草,推陈出新,回炉再造,再加上企划名家点石成金的文化包装,遂将该药草打入市场,并迅疾从名目繁多的滋补品类中脱颖而出。这不是一个神话,而是一个实例:西安虎标行最近推举虎标肾茶大获成功,众多业内人士交口称赞,有关专家学者更是将其誉为“产业与营销两界联手,合力打造的一个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