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是中央的一贯方针。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确有一些老区发展不够快,甚至比较贫困。严格讲,革命老区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经济概念。从扶贫工作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著名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的家乡,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弋阳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怀和扶持,85年被列为重点扶持的老区县,86年被列为省定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国家各项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下,老区人民战天斗地,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绝大部分老区特(贫)困户基本解决了温饱,并于94年率先在全省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全县22个乡镇,仍有8个重点乡,12个重点村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乡村。如何使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发挥扶贫效益?弋阳县历年都强化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完善县老建委工作、会议制度,落实领导挂钩包干扶贫责任制度,保持…  相似文献   

3.
当前,湖北省老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政策扶贫、产业扶贫、连片扶贫等,对老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完善扶持老区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增强扶持老区建设的责任意识。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寝食难安的“揪心事”。我们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推进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老区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革命老区发展的新时机已经到来。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茧命老区考察时强调:“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荆州市为了加强老区建设,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工作机制上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扶持、群众联动、整村推进”的扶持老区建设格局。2008年,荆州老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95%的老区村通了公路,70%的老区群众饮上了清洁卫生水,老区村通电、通信息、通广播电视信号的问题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6.
把老区纳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大盘子 谈到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井冈山看望慰问老区干部群众,并要求要继续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很有感触。他认为,胡锦涛总书记井冈山一行,将帮扶老区尽快发展提到了一个更高的位子。他说,当年共产党打天下,革命老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共产党坐天下,决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相似文献   

7.
记者:湖北省一直都非常重视革命老区的建设,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扶持老区建设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老区法规,请问《条例》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罗清泉:湖北是一个老区贫困地区比重较大的省份,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扶老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如果没有老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些年,我省老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27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规范扶持老区建设的行为,促进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老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老根据地。扶持老区以乡镇为单位,个体扶持对象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确定。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扶持老区建设工作;市、州、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扶贫开发的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扶持老区建设工作;其他…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09,(4):12-12
记者:最近几年来,您多次到革命老区进行专题调研,今年,您又到中央苏区长汀县与老区群众一起共度元宵佳节。请问,老区工作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卢展工:我们把老区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各方力量,立足多予、重在扶持,多关心、多理解,统筹协调谋发展。我们始终把老区问题放在心上,以工作的实际成效,回报老区人民对我们的厚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区建设》2007,(3):12-12
1.国家应制定对老区倾斜的具体政策,各省、市应制定对老区的具体扶持办法,让老区人民知道党和国家对老区的特殊扶持政策。2.老区建设和发展应立法,就像湖北省那样,由各省市具体制定实施办法。3.国务院应设立分管老区工作的领导机构。4.财力倾斜,目前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应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井冈山过春节时明确强调: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来自老区的代表、委员们则显得更加振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区建设》2009,(4):44-45
继湖北省之后,湖南成为为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立法的第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份。为老区发展立法,体现了湖南省对革命老区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更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区发展”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梅州市把加快老区发展、提高老区群众生活水平纳入科学发展战略,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2009年2月1日,梅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7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确定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增强全社会老区观念,规范扶持老区建设行为,强化老区建设资金项目管理,加大扶持老区力度,促进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湖北省是老区比较集中的省份,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确定的全国十二块革命老根据地,涉及我省的有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部和汀鄂川黔根据地。此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在我省创建了鄂川…  相似文献   

15.
在扶持加快老区建设的进程中,有一支特殊的力量值得世人铭记,值得载入老区的改革开放发展史,那就是各地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老区建设工作会议于3月4日至8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200多位同志围绕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扶持老区经济开发这个主题,交流了经验,部署了工作。会议听取了湖北省扶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表彰了6个县、12个省属有关部门和《老区行》系列报道采编组,通报表扬了42个县(市)老建办和老区乡镇。会议要求各地突出重点,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大的财力、更大的物力,转向扶持老区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7.
广西河池市是全国最贫困的喀斯特地区和革命老区之一,11个县(市、区)都是贫困县,其中9个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2个是广西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该市农村人口340多万人,903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0.32%。如何实现贫困村“整村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裕和谐河池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管好用好扶贫贷款支持老区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我省是革命老区,全省84%以上县(市)分布有老区乡(镇),老区面积和人口分别约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人口的4/5和3/5。1985年,国务院在我省划定了17个国家定点扶持贫困县,5个国家挂靠扶持县,3个...  相似文献   

19.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3月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呼吁要加大对老区的扶持,特别是政协委员李永海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对老区的深厚情感,感人肺腑。他在发言中建议,中央应实施“4+1”发展战略(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加上振兴革命老区),成立振兴革命老区工作委员会,抓紧制定《老区发展促进法》和从财政上扶持老区的具体政策,条条在理,抓住要害,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本刊特别策划栏目以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报道了老区建设一个重大问题:呼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进一步重视老区工作,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以加快老区的发展步伐。 老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革命老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加之战争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使得大部分老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老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老区要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仅仅依靠老区人民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 老区建设的这种长期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力量,依靠老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发挥主体作用,依靠各地老促会的促进作用,老区建设才能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发挥主导作用是关键。只有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老区工作,才能更加激发老区人民的奋斗精神,老促会组织的促进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加充分。本期刊登的湖北、山西、河南三省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