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人才资源潜力,极大地调动起各类人才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然而,促使人才涌现和人尽其才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对于用人机制进行创新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形势,高等院校特殊性质和使命,决定了高校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为进一步强化高校人才工作,党委必须从"党管人才"的高度,把人才工作放在极端重要位置,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基本内涵,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中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创新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流动配置以及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等4项举措.这是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系列人才工作战略部署的具体细化和任务分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拥有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本文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新阶段,不仅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还要建立“党管人才”机制。这是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人才理论创新。“党管人才”的目标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党管人才”的机制是竞争择优、开放灵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才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党管人才"方针,这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对"党管人才"工作的制度性的构建还需要加强、完善和创新。因此,可以通过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和促进高校党管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8.
体制环境是决定人才工作活力的关键因素。优化人才体制环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四项原则,着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选拔任用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市场配置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朱文晖 《发展》2014,(7):116-117
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探索"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在"选人用人"上既要坚持优良传统,又要做到与时俱进,如何才能保证国企的用人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如何在企业新的发展时期更好地践行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人才聚则事业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响水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围绕产业吸引人才,优化环境凝聚人才,创新机制激励人才,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活力,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正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宁波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探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建设"蔚蓝智谷"和人才生态最优市,让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192.1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才达37万余人,海外高层次人才8000多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分别达75人、198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3人,有97个高端团队和33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3315计划"。  相似文献   

12.
张阳 《辽宁经济》2014,(4):90-91
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人才,"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培养工程、保障人才队伍稳定、做好人才发展导向等方面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扩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职能,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转变思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号召,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为社会做出长足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人类迈进21世纪时,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这种特征,决定了知识与科技创新的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而知识与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如江泽民书记所说:"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所谓高素质创新人才,概括地说是指拥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高境界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以及较强创新能力的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主要场所的高等院校,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后勤需要新型后勤人才的支撑,而培养新型人才首先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鼓励教员、学员大胆创新,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和机制上下功夫,调动"两员"积极性,充分发挥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围绕省属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主线,推进人才强企战略钱江潮涌,人才辈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渐集聚于人才的竞争。5年来,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浙江省属企业创业创新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6.
王爽 《北方经济》2018,(8):31-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治沙30年,积累了理念、经验、模式和技术,培养出一支专业的治沙人才团队.在此基础上,亿利库布其治沙团队开始了"走出去"的征程,但在此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林权与土地使用权不匹配,生态修复的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修复的绿色金融创新不足、机制不活等.要通过林权改革、财政鼓励和金融创新,让库布其治沙的成果巩固,让库布其模式和经验更好地复制分享到其他饱受荒漠化困扰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作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大下英才而用之。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千载难逢的体制改革机遇,仲恺高新区创新性推出"恺旋人才计划",实施"1655工程"("1个计划、6个工程、55条措施"),在"特"字上下苦功,以"特大力度、特广平台、特新方式、特优制度"加强人才工作,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先行区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一、坚持海纳百川,以特大力度揽才入怀古语云: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从古至今,人才是国家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仲恺高新区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筑好巢引金凤,加大力度引进贤才,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伊春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促进伊春更好地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实施“人才支撑”战略,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引近机制和创新人才配置机制,为建设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幸福的新伊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通道,有利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激发区域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新经济发展机遇,发挥自身条件和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聚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形成以东北中心为枢纽的跨机构、跨行业、跨国家的综合性、复合型技术转移新格局,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与创新资源的对接、科技与经济结合.在落实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和长吉图一体化战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