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上海市政府提出,在2020年之前,将上海建立为国际再保险中心。综观诸多国际再保险中心的业务结构,离岸再保险业务占比较重。我国离岸再保险中心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建立与发展需要与世界上众多成熟的离岸再保险中心相竞争。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再保险中心之一,其离岸再保险市场较为成熟,业务规模在近十年中保持稳定增长,其发展历程必有我国离岸再保险市场可借鉴之处。本文对新加坡离岸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对新加坡离岸再保险市场历年的保费收入、赔付金额以及保险公司经营指标等数据进行汇总,探析近年来新加坡离岸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文章最后结合我国相关条件,对发展离岸再保险业务提出四点建议: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发展离岸再保险业务;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际优秀再保险人;结合我国全球战略布局助建离岸再保险市场;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防止信用风险跨境传播。  相似文献   

2.
《金融纵横》2005,(12):48-51,56
近年来,离岸金融中心对中国直接投资异军突起,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按照外商实际投资金额排行,加勒比海离岸中心的英属维尔京群岛、西萨摩亚、开曼群岛分居中国大陆第二、第八、第九外资来源地。离岸金融中心资本流动在我国影响力与日俱增.但离岸金融中心同时又被外界称之为资本黑洞,其在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地位上升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和竞争力,我国也应当积极地筹划和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创建离岸金融市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特别是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不允许我们在创建离岸金融市场中有丝毫的马虎,为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做到规范有序、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WTO过渡期的临近,我国大陆经济发展已对离岸金融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离岸银行已在国内开展了16年,有必要从理论指导和政策操作层面全面系统地探讨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期要目     
《金融会计》2005,(10):1-1
离岸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离岸市场的发展及启示》一文首先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离岸市场的发展历程、离岸账户的设立及其特点,其次分析了我国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最后从人民币回流渠道、完善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相似文献   

6.
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建国 《新金融》2009,(2):14-17
随着美国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如何在我国稳妥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建立我国离岸金融中心,区位选择并不是首要的问题,而上海最具可能性。离岸金融中心应逐步放开对"非居民"的限制,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是从离岸银行到离岸保险、离岸证券、离岸信托和离岸私人基金的投资。  相似文献   

7.
离岸银行业务是国际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的产物和重要内容,我入WTO。银行业正逐步对外完全开放,由于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恢复并发展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已成为银行界,理论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离岸业务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离岸业务的发展有所成效,但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迫暂停,直到2002年6月央行才恢复了部分银行的离岸业务。我国采用纽约、东京式的内外分离型离岸业务的发展模式,本文从我国离岸业务的产生、发展、特点等方面,结合我国目前离岸业务的现状对我国离岸业务的发展做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于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美元和日元外国债券市场和离岸债券市场的比较研究,发现由于管制落差的存在,离岸债券市场发展明显快于外国债券市场,同时,离岸债券市场发展对在岸的外国债券市场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文章指出,应通过减少对在岸外国债券市场的管制、有效利用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创新优势等手段,进一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效率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离岸银行业务,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推动整体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发展离岸银行业务要考虑市场策略定位,客户需求分析和业务品种调整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