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需要我们党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企业化是解决农业链条中利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方法和经营模式.因此,2007年的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一部分农民回乡创业,包括创办现代农业企业.目前,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也包括其他一部分地区,已经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搞农业企业,民营农业企业必将成为是农村农业企业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是对以往我们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政策方针的全面升华,是对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村事业全面进步的新要求.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河北省情,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选择。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三农”问题可以在农业和农村的内部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就难有大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2009,(10):49-51
一、农村能源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采取多种适合的方式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其中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高度重视,特别提出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培育一代政治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成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离开农民,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河南是第一农民大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村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我们要自觉地履行这一历史重任,在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开拓市场,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商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聂俊清 《活力》2008,(10):16-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三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就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培育文化团体.加强文明创建,倡导社会新风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体现出农业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三农问题又是农业问题的关键.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既是对国际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改造的经验总结,也是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出路.英、美、日、韩等国家在乡村改造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等,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我国应在科学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以及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生活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否则就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沿海各大城市为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农民的收入迅速得到提高,通过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打工赚钱,打工农民都有能力回家建房,部分农民有了回家办小型或者中型企业经济实力.文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农民打工情况调查,农村发展的现状出发,来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息化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推进涉农信息进村入户已经成为能否发挥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作用的关键.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远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即农业、农民、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针对现实国情,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把发展、壮大新型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的解决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的农村财务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成效,是农村经济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浅议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问题。由此我们看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基础的主体就是亿万农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