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始出现房价上涨过快问题,2004年、2007年、2009年全国房价涨幅尤为明显。2010年以来,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幅度仍然较大。房价的大幅上涨是否意味着已出现房地产泡沫,泡沫是全局性的还是局部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政策来解决,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2.
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房价调控得很好,从2000年以来,加拿大10年来房价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房价每年仅上涨1%,低于其物价年均涨幅2个百分点,其独特而针对性极强的调控政策,是长期保持房价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在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基础上,研究部署继续加强调控工作。会议认为,多数城市房价涨幅明显趋缓,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得到抑制,部分房价过高城市出现稳中有降态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有的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5.
从“4.17”新政到“9.29”新政,不到半年的时间,为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中央楼市调控政策两度加码,令2010年中国房地产业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6.
楼市"十年九调控"的现实表明,抑制房价持续上涨谈何容易。十年间,市场调控的"十八般武艺"都尝试了,但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真的很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调控确实是件难事。先不说房价,股价、油价的起落均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尽管政府部门绞尽脑汁,但还是难见调控成效,何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价持续上涨的各种助涨因素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  相似文献   

7.
财审博览     
《审计与理财》2006,(11):59-62
瞄准房价虚高,国务院亲自操刀。国六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仍然持续上涨的房价终于引来了“调查风暴”。继建设部前段时间派出8支调查组在全国摸底房地产市场调控反馈情况后,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务院办公厅针对“房价虚高”派出的调查小组到达京穗渝等热点城市。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东南置业》2013,(8):10-10
住建部:与国家工商总局赴各地督导“国五条” 房价的不断上涨给政府的房价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国五条”后,多地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但从现阶段来看,至少有超过10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已超过调控目标。住建部继约谈房价上涨过高城市后,  相似文献   

9.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两年有余,房价上涨的势头被初步遏制。但是房价回归合理的目标仍然遥远,楼市调控已是棋到中盘。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已难以根除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乱象,”后调控时代”呼唤制度性变革的到来。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能在财税、土地、金融等方面取得制度性突破,那将使调控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房价节节攀升,国家不断出台宏观政策来调控抑制房价,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加大税收杠杆的调节力度,通过税收政策的改革和创新来引导我国住房的理性消费势在必行。本文从税收角度分析了房价上涨的原因,对现行的税收政策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杭东 《上海房地》2014,(9):17-18
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居民正常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对房价进行调控成为当下政府的关键任务。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有理可依.实现政策的高效性。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分析 从房价收入来看,我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以来.房价收入比逐年上升.说明房价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其对房地产的需求,房价开始超出居民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逐步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以稳定房价,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从2005和2006年的房价来看.高速增长的势头有所减弱,但仍有少数大城市的房价出现一轮又一轮的上涨。现就有关问题做如下的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房价调控政策是至今为止最严厉的,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就像近6年来每一次调控一样,房价并未因调控政策出台而明显下跌,房价仍在上涨,尽管一些地方涨幅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浙江房地产》2007,(4):1-1
从2005年国家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浙江实际,突出“稳定房价,加强保障”的调控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调控成效逐步显视,我省房价涨幅逐年回落。2005年全省房价涨幅为8.4%,2006年降为2.5%,与2002年至2004年我省房价涨幅达到16.4%、11.6%和15.8%的情况相比,有明显回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居高不下的房价,政府调控政策频出,而房价却逆势飞涨,影响到社会公平与和谐。调查显示,2007年一、二、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5.6%、6.3%和8.2%,上涨趋势显著。积极研究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策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潘军 《房地产导刊》2006,(14):20-21
调控新政出台一月有余。但房价依然再涨。消费者担心此次调控是否会再演变为与前几次一样——调控不仅没有抑制房价上涨。反而促成房价上涨的“动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资讯·数字     
《房地产导刊》2014,(2):18-18
英国房价同比上涨8.4%伦敦房价仍然最高 英国贷款机构全国建房互助会3Et发布的房屋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英国房价同比上涨8.4%,伦敦仍然是房价最高的地区。该机构说,经济好转,低利率和政府推出购房支持计划等因素,推动英国房价走高。  相似文献   

18.
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对抑制房价上涨发挥了明显作用,必须进一步坚持调控政策方向,以巩固调控成果。鉴于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本是流动性过剩问题,房地产市场调控真正需要进一步坚持的,是“金融措施第一,税收措施其次,土地及房地产政策配合”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最为严厉的一年,但因整体经济依然稳定,支撑市场快速发展的内外部基本动力尚未受到根本性动摇,各地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受政策市影响而有所遏制,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仍未见明显下调,全国范围内的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相似文献   

20.
谈起最近很是令人瞩目的上海退房风潮.要追溯到2004年10月底央行的加息.那次加息不但没有遏制上海房价的过快上涨,反而成为上海楼市疯狂炒作的导火线.房价加速上行。从2005年1月到3月的短短两三个月内.上海房价至少上涨了20%左右。这最后的疯狂促使中央及上海地方政府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其中要数停止贷款转按揭和两年内出售新购房屋缴交5%营业税最为严厉。这令许多炒房者措手不及.他们在4月便神奇地消失,从此.上海楼市进入了一个观望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