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对饭店餐饮企业的启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每个人都是具有这五种基本需要的.不同的是,不同的人的需要层次高低顺序可能有所不同。马斯洛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把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阶梯递升。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他认为大多数人的需求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相似文献   

3.
对管理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复杂的自我实现,按重要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在需求层次中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被激活;一旦人的某种需要被充分满足,它就不再对原有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这时人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类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梁波  陈颖 《河北企业》2012,(12):57-58
<正>一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五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从而使高一层次的需求成为主要激励因素。同一时期,一个人的需求可能有几种,但总有一种需求是占支配地位的,对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层次的需求互相依赖,高层  相似文献   

5.
居民投资房产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需求,分为刚性需求与投资、投机性需求。刚性需求也即自住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是用富裕的资金购买,以出租获得收入或以房产抵御通涨达到财产保值增值目的:而投机性购房则是专一从事囤房.炒房,用极少的首付撬动几套甚至几十套住房.等待升值来获得回报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公布第一季度《北京市城镇居民购房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居民的投资性购房行为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23.1%。  相似文献   

6.
需求层次理论亦被称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54年发表的《动机与个性》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作为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求动机出发探索人的激励问题,并由此研究人的行为。在一国范围  相似文献   

7.
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现代大城市生活结合起来,提高特大城市宜居水平应从5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出发。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要提高城市环境的健康性;满足人的安全需求,提高城市的安全性;满足人的社交需求,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满足人的尊重需求,提高城市社会的包容性;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提高城市的活力。构建了包括城市环境的健康性、城市的安全性、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和文化活力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例,将北京与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宜居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北京仅相当于这三个城市的67%,北京在城市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健康性三个方面与世界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27):20-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人的各种需求层次,对于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入手,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深入分析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导刊》2008,(10):44-48
今年上半年采取观望态度的刚性需求消费者,从6月开始已经逐步入市。手中握有闲钱的享受型兼投资型买家,更是清楚的认识到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房产比存放于银行的现金更具有保值增值的能力。有了消费需求效应释放的要求与开发商降价出货的压力,市场的成交量必然放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专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大专院校教师进行了需求分析,将他们分为助教与讲师、正副教授以及杰出专家三层,并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假设模型;其次,结合教师需求假设模型,论述了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并给出了一个示例;最后,综合教师岗位目标和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对奖惩激励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只有正确的把握企业中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层次,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才能使企业各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才能让企业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发展。本文分析了企业员工需求的不同层次,并指出只有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对应的激励措施,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薪酬与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需求层次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有效性依赖于是否准确地把握了员工的需求层次,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交投热点变化外转内低转高2009年5月,上海二手房价格指数为2370点,较4月上升22点,环比涨幅0.95%。上海二手房市场延续上升态势,同比去年5月微涨8点。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由刚性购房需求带来的这一波行情,开始转为改善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成交热点由低价房传导至中高档房。  相似文献   

13.
成先海 《企业导报》2004,(10):12-14
为了有效了解武汉市民当前的购房需求,本刊编辑部在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里,分别在武汉三镇20多个售楼部、武汉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和“2004年武汉秋季房地产交易会”上,对前来看房买房的300多名消费进行了有关购房需求意向和购买力状况的现场调查。为飨读,现将有关本次接受调查被访的家庭收入、年龄、目前居住状况及其在购房意向中所认同的房价、物业配套、户型面积和付款方式等,以技术统计的方式选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价值的体现也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和提供的平台,两者是相互成就,相辅相成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人们对于各个层级的需求,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以期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出现诸多发展新趋势,经济逐渐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制从靠行政措施和政策调控向市场机制和自身调节转变,这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转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开发是新发展趋势下的重要命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通过满足现阶段需要引发下一阶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一、“需求层次论”主要内容 马斯洛(Maslow)个人发展与激励的理论最初发表于1943年。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是有需求的生物,人类对于需求的渴望从未停止,他们的进一步需求取决于他们目前已拥有什么。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按一定层级分布的.按照需求的重要程度呈现阶梯形态。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娟  王乃静 《价值工程》2007,26(6):124-12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试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根据外教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管理,以更好挖掘外教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教学、科研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23年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面向服务于上海市“五个中心”建设等重点产业的人才群体开展住房需求调查的数据,分析上海重点产业人才住房租购需求特征和政策满意度。研究发现:人才租购意愿较明确,沪籍与非沪籍人才租购选择差异明显。置换改善性购房需求略高于刚需首套购房需求;人才租购意向区位分布不一,郊区购房需求高于租赁需求。促进住房租售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适度强化人才购房政策、支持及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是政策端的优化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人才刚性和改善性购房政策支持、促进人才职住平衡、强化租赁市场监管以及形成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为制定并完善人才安居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有效管理是企业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科学运用,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部分建议,为企业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京市青年白领的住房需求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婚姻状况、现住房性质、年龄、年收入是影响城市青年白领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城市青年白领的刚性需求与改善型需求受婚姻状况影响显著,住房需求以刚性需求为主,改善需求强烈;年收入的不同导致了房屋单价的承受能力不同,大多城市青年白领可承受的房屋单价与当时南京平均房价仍有较大距离,存在住房困难问题。建议加强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提供一定的租金补贴和首次购房贷款优惠,实行差异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