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月17日,国务院再次出手,对房价一路飞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新一轮宏观调控。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针对性措施(简称“国六条”)。而在此前的4月27日。银行贷款的又一次加息毫无征兆地降临。据称,近年来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就没停过。但是仍然无法遏制房价高涨。步入2006年,房价依然高烧不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甚至预计今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年涨幅将达6%左右。  相似文献   

2.
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往往会使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因此有必要削弱地方政府的博弈动机房价在2008年金融危机阴影中短暂下滑后,很快在2009年报复性上涨。今年从"新国十条"开始,中央对房地产进行了新一轮全面而深入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市场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泡沫,关键在于土地市场的单边垄断,而这又和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利益分配上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构建房地产环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模型是理解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分析表明,扩大地方居民对地方政府官员的监督力度及控制中央政府不受约束的税收权力是抑...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民生,中央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效果均不显著。本文从房地产市场内在利益群体行为逻辑角度指出调控失效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中的主要利益群体分布及其行为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民生,中央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效果均不显著。本文从房地产市场内在利益群体行为逻辑角度指出调控失效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中的主要利益群体分布及其行为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相关主体的利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六条”及国家九部委《意见》为标志的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其规定之细、力度之大、措施之严、时间之紧,都是前所未有的。开发商沉默了,购房者开始观望了,在中央政府大力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住宅将更多地体现其公共产品的特性。这场由政府大力推动的房地产市场的洗牌运动已经上演,各相关群体的利益面临着重新分配。本文将重点分析在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场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变化,并对下一阶段各相关市场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利益博弈长期存在,并影响中央政府利益的实现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必须依靠制度与法制来建立"中央为主导,地方为主体"的政府间新型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主旋律;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和焦点。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发展生产力,普遍改善民生,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表现在财政、货币、环境生态、土地等多方面,但最终结果主要体现在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使用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当中央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与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基于自己情况,步调与中央可能会不一致,出现博弈现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上曾有过两次与国际经济形势协同变化的巧合:一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央政府为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宏观调控,取消了住房福利分配制度,扩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形成了我国房地产走市场化道路的基础;另一次是美国次贷危机时,为刺激经济发展和扩大投资,中央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同时,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形成了住房社会化的物质基础。纵观这15年我国房地产走过的历程,房地产市场调控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房地产调控主要是市场围堵打压  相似文献   

13.
在产能过剩的形成和治理过程中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制造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推动了产能过剩的形成与进一步升级。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严格审核的成本和代价较高,对于不违规行为也缺乏有效的奖励和转移支付手段,助长了地方政府的违规投资行为。地方政府的过度优惠政策扭曲了要素价格,诱使企业进入许多盈利能力不高的行业。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使得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容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助长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地产业火爆的销售形势也受到了一定冲击。由于橱柜作为房地产业的下游产业,市场走势与楼市相对应,房地产市场的震动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橱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战略布局已成为诸多橱柜企业面临的新一轮智慧考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之间市场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得出两者在房地产市场市场化以来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演化稳定策略,同时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状况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过程,结果分析证明可以通过改变初始条件突变群体的支付来改变演化策略的稳定性,从而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生产经营的对象是不动产,这就决定了房地产业的操控大权往往握在地方政府手中。但是,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制定者却是中央政府,中央手持长鞭,想要打掉全国房地产业中存在的弊端,但鞭子是否够长是个问题,正所谓中国那句俗话“县官不如现管”。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及时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作出最佳投资决策的核心所在,真实、及时、完整地向社会披露信息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这些公开的信息将成为各利益相关者鉴别公司质量、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然而通过不少会计信息评级机构的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的问题。利用经济学博弈的方法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希望从理论上找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证据,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有关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泓铭 《上海房地》2010,(11):20-20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大体上是合理的。从2005年年初起,笔者曾考虑过一个问题,即在调控中,中央政府如何考虑给予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调控主动权。在经历了将近5年的实践后,如今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胡志刚 《上海房地》2011,(11):10-12
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业进入漫长的博弈期、震荡期和盘整期.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将要被迫出局。在当前严酷的调控形势下,房地产业唯有弃旧图新.攀登新的高峰,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顺应调控形势,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和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尊重经济规律——政府抉择的根据以行政许可方式限制药品的销售价格,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药品价格进行干预的行政行为。从政府推出限价政策的解释看,源于两个方面的价值诉求:一个是通过药品限价形成压力,强制制药企业和关联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和结构整合;另一个是满足民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