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善恶与民法     
中国的人性论历来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通过梳理传统人性论的发展脉络考察了传统人性论对中国法治特别是民法的消极影响,并试图从经济的角度说明在当代尤其是在民法领域应如何看待人性。  相似文献   

2.
翟峰 《现代经济》2003,(7):13-15
笔者认为,从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基本理论出发,辩证分析物业管理的人性化特点,可以发现,物业管理的人性化至少具有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法哲学的视角,对自然法与民法的文化、作了宏观的阐述.本文选择自然法学作为对民法考察的基点,并非要否认分析法学社会法学对民法的影响及价值;并非对"形而下"的具体民法问题不屑一顾,而是主张也应关注"形而上"的制度与理念的影响及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民法的法人制度角度,对我国的国企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论述了法人所有权与股权相结合的产权结构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实现成功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如何建立良性的企业制度,使企业与员工在人性管理与制度约束的博弈中达到双赢,是当前理论界、企业和员工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人性的角度,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就如何设计企业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占有的概念起源于罗马法,大陆法系民法中占有制度渊源久远,而我国现行民法并没有建立独立的占有制度,占有的本质、成立、效力等问题都是具有理论和立法双重意义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7.
没有管理的人性化,就说不上管理的现代化。人性的理论是人性化管理的深层依据,人的需要的理论是人性化管理的直接依据;安全生产是人性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实现人性化管理应做到用正确的观点认识人,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用正确的方法管理人,用正确的机制激励人,用正确的途径培育人,用正确的原则使用人。  相似文献   

8.
民法的本位,从实质上讲是指民法的精神和根本价值取向。对民法本位的合理界定,对于构建合理的民法制度和民法体系意义甚重。民法从其产生以来,就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这是由民法的私法性决定的。所谓“义务本位”、“社会本位”说都是不合理的。在我国目前私法体系不完善,私权救济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强调民法的“权利本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秦江洪 《全国商情》2009,(18):53-54
本文简要概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现代管理论的理论基础、发展形成,着重从该理论的理念、人才观、管理人性化、制度人性化、价值取向顾客化、企业市场化信誉、政治思想教育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法理论坚持债权的相对性,债的相对性体现了债的对内效力,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则体现了债的对外效力,二者并不相悖。本文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基础、构成条件、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1.
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但我国仍没有建立健全该项制度,本文拟从人性、哲学、正义等理论基础来阐明该项制度的重要性,以期对我国建立健全该项制度作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环境法的完善对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法律应该充分关注人性化问题。因此,环境法人性化理论对我国环境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分析了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在人性化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在人性化方面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性恶和人性善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中国宪法和美国宪法在国家权力分配和公民权利保障的条款,来分析作为立宪理论根基的人性假设对宪法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民法法典化这个大背景之下研究自助行为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助行为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了自助行为自身的辩证发展规律.这为规定自助行为制度提供了历史方面的根据.民法自助行为制度应当有宪法上的依据,并且在必要时还应当特别私法化.私力救济制度中的其他制度可以从对民法自助行为制度的探讨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5.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民法中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是物权法上的一项基本制度,本文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各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差异,并结合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分析不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以及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人本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核心,而不同的人性观有不同的管理理念。本文考察了西方管理理论中“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文化人”等各种人性假设的具体内涵,梳理了与各种人性假设相对应的X理论、人群关系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的演变过程,归纳了各种人性假设内容及其对人本管理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罗马法中的先占属于万民法中的取得方式之一,并为大陆法系国家民法所继承。我国现行民法没有先占制度。先占制度具有稳定现实占有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有效利用资源等功能。针对罗马法中先占的含义、性质、构成、进行讨论,将有助于填补国内先占理论研究的空白,值得我国在将来设计先占制度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营业转让是指市场中的不同主体通过签订合同将企业的全部财产(或不可或缺的重要财产)作为整体予以转让的行为。在该转让过程中,涉及到社会公众、企业债权人、劳动者相关主体的利益,法律如何在遵照契约自由前提下保护这些主体的利益成为构建营业转让制度的关键。本文在考察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以我国《深圳经济特区商事条例》和相关法规为考查对象,以经济学理论、法哲学理论、民法理论等作为分析路径,对我国营业转让制度的法律构建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法定成年年龄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定成年年龄是18岁。根据普通心理学的智力发展理论和我国实际人口素质,为适应日益复杂的 社会生活,应将我国民法规定的法定成年年龄从18周岁提高到20周岁,并且相应调整行为能力制度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从人性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道德人假设阶段、经济人假设阶段、复杂人假设阶段,现在正在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转变,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真正回归到了人性化轨道。中央为此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一系列原则构想。要切实实现经济的人性化发展道路,必须做好完整理解人性化的内涵、建立人性化衡量指标体系、专门管理机构和其他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