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虚拟旅游的网站实现与镜像体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旅游网站的基础上,以旅游体验为理想型,提出了镜像体验这一概念,认为镜像体验是对旅游体验的模拟,它们在实现路径和感知效果方面具有极强的耦合关系。潜在旅游者在虚拟旅游网站进行虚拟旅游,获得镜像体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试用”,从而为其旅游决策提供了参考。这为解决旅游产品“客货不可见面”的弊端寻求了思路。最后,建议旅游企业增大虚拟旅游的营销力度,扩大其在民众中的普及率,充分发挥其镜像体验的“试用性”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春 《魅力中国》2011,(18):106-106
虚拟旅游是网上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景区开展虚拟旅游可以增加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虚拟旅游是依托网络发展起来的,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园目前网站建设现状来说明其虚拟旅游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其次从虚拟旅游的优势及清明上河园发展的生命周期出发指出开展虚拟旅游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其虚拟旅游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载杰 《魅力中国》2009,(7):168-169
地质公园建设发展已近10年,推动了该系统工作丰富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功能取向。然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造成地质公园建设系统的非良性循环。本文因此在旅游者心理层面上探讨了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认为"地质词汇的深奥感"、"放大的保护性"以及"单一的科考功能"暂时屏蔽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心理认知,由此形成偏见影响了旅游者对地质公园的出游选择,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魏鹏  王植颖 《开发研究》2020,(3):125-134
旅游者的空间分布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枢纽地,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等倡议的带动下,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甘肃省地域狭长,"旅长游短"的空间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从旅游的空间属性出发,采用插值分析、空间自相关、基尼系数以及相关性分析4种方法,根据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以及人均旅游支出的统计数据,以"现状表征—历史演变"的分析路径,从"空间—时间"维度对旅游者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发展路径整体上呈现从"极核中心"向"核心—边缘"、再向"点—轴"模式演变的过程。这一路径表现为旅游者的扩散、旅游总收入的扩散以及旅游人均支出扩散的依序层次演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3,(4):34-3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首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虚拟经济"的概念.如何认识这个新的概念,如何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防止虚拟经济产生过度的"经济泡沫"?日前,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七届资本市场论坛上,多位专家就这些话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社会上产生了人们对旅游的渴望与没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去旅游之间的矛盾,这样就促进了虚拟旅游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旅游的本质角度来探究虚拟旅游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7.
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概念在旅游产业与旅游者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在新技术浪潮席卷下旅游信息化的升级换代。智慧旅游不是具体的旅游吸引物或产品类型,而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与方式。发展智慧旅游,有利于提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便利性与自主性,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水平与接待能力,从而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对"智慧旅游"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全面概括;总结智慧旅游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智慧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唤起学术界、产业界对智慧旅游的关注,促进智慧旅游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任何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都是时间、空间和旅游者穿越时空的计划和进度。美国学者佳利法教授认为:"旅游是对离开居住地的人的研究,是对因旅游者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工业给东道主的社会文化、经济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研究。"假设把目光聚焦到旅游者主观心理体念上进行研究,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传承、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带给旅行者更多的是心灵的回归。正所谓旅游的根在文化,其核心也在文化,一个地方旅游的文化是推动旅游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更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社交平台在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组合中的价值已经初步展现,而如何粘住旅游者并激发他们故地重游成为其运作机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旅游者点评的商业价值体现,旅游社交平台的国内运作模式与国外成熟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首先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社交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其现实定位,其次明确了旅游者点评在旅游社交平台"用户生成内容"机制中的重要地位,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旅游目的地社交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揭示了"口红效应"产生的经济学原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利用虚拟旅游的"口红效应"来促进我国旅游外贸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南澳大桥建成通车之前对南澳岛居民和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南澳岛客源构成以潮汕和广东省内为主;海岛居民与旅游者对南澳大桥建设持支持态度;对南澳岛旅游环境的评价中等,居民对海岛旅游发展持肯定态度;旅游者对南澳旅游质量评价中等偏低。提出南澳大桥建成: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南澳岛的可进入性,给海岛居民和游客带来极大的交通便利,同时也将迎来南澳岛新一轮的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将增加南澳岛作为旅游之本的生态环境压力,保持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南澳岛旅游的基本保障;同时要注重旅游发展与海岛居民福利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黄金周"假日旅游成为了我国新的经济亮点。本文从"黄金周"假日旅游所呈现的特点入手,对作为消费主体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假日旅游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燕  龙祖坤 《科技和产业》2014,(2):41-44,116
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逐渐显现,以便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对政府、景区居民、旅游者这三类利益相关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寻求适合各方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唐山为例,研究指出:"两环"地区应根据区域特点,在旅游理论研究、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胜男  李欣 《特区经济》2013,(12):35-36
本文探究创意旅游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将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数据、自然要素、区域特征及其社会经济要素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分析,在时空维度层面,依托北京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通过针对游客参与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研究,构建特别的"旅游空间",探索不同功能类型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地域模式,探索北京经济型旅游业向文化型旅游业转型之路,进而实现北京城市功能转型之路,并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咸宁城市旅游品牌的现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政策规划引导、旅游设施与交通建设、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等是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了各动力要素的运行关系,提出了强化"香城泉都"形象建设、加强旅游品牌整合和系统建设、树立"顾客满意"理念,提升旅游品牌忠诚度等优化措施。以期根据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特殊性,开发具有特色的咸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曹灿明 《特区经济》2008,(11):162-164
美丽的江南古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但狭小的古镇限制游客数量的进一步增多,降低了游客体验质量。如何合理引导游客,降低古镇核心区游客容量成为江南古镇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以古镇周庄景区拓展创新作为研究课题,从"水周庄"、"新周庄"和"洋周庄"三个方面研究了古镇周庄景区的拓展创新,并以此基础,设计出新的休闲制度下的周庄旅游线路,对周庄景区的拓展创新、旅游产品内涵的延伸、游客体验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林忠 《特区经济》2009,(5):191-193
徐光春提出的"旅游立省"战略,是关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发展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是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选择。本文分析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对旅游业认识不清、地位不明、体制弊病、缺乏统一形象、产业链短、外向性薄弱、企业弱小等问题。就如何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提出12项对策建议,包括统一认识、加强旅游立法、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树立形象、发展入境旅游、打造精品、拉长产业链,组建企业集团与解决"三农"问题、文化强省战略、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安徽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汇道 《乡镇经济》2009,25(5):114-118
根据最新的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等理论,结合安徽省实际,文章提出当前及今后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路径和思路——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并分析了该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和政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