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普文化产业不仅是软实力的要素,也是硬实力的基础。科普文化产业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以创新模式发展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可以助推河北文化与教育、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环保的融合发展,是河北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
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河北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助推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并形成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河北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保障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体系,包括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和影响体系。  相似文献   

3.
任力 《企业经济》2022,(8):5-13+2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逻辑。习近平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习近平关于文化产业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本文尝试将习近平关于文化产业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概括为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属性”和朝阳产业,将其发展内涵概括为文化产业改革、传统文化创新和文化旅游结合3个方面。习近平关于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既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河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影响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文化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以政府扶持、股权融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和债权融资(个人借贷、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相对于当前文化产业行业的投融资而言,还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破解河北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需要政府、民间、金融资本在投融资模式上进行创新,而创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一种新的发展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进步,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的科普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舞蹈机器人的推广与应用为例,首先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提出高校机器人科普文化产业探索实践的五点原则,然后通过三个高校科普文化产业探索实践的案例——机器人校园行活动、科技夏令营活动、机器人文化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提出在实践探索阶段应如何进行相关产业发展,最后提出了具有西北工业大学特色的科普文化产业规划,促进了高校高技术产品从竞赛导向的单一模型向"研发—校园特色文化产品—社会商业表演"一体化商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文化事业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激发文化产业活力,促进影视业的发展,笔者将结合陕西省的文化产业以及本地区影视业的发展做出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今年以来的重要改革措施(一)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改革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创新体制、转化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振兴与文化产业带动计划,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非常关键的人才储备队伍,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国力、文化创新、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科普实践创新的重要价值,千方百计地创新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优化和完善科普教育的模式和途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艺创作的内容与水平,同时又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这种文化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又集中体现出区域性的特点.文化消费群体可以说是研究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关联性的关键点,对文化消费群体消费习惯的把握,有益于建构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的互动关联,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市场失灵”缺陷和隐忧,因而政府“有形之手”要在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内容引导以及完善文化艺术保护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