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贵刊12月号的封面文章《亿万富豪沉浮》后,我对股市财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15年,期间有很多人通过股市使得自己身价暴增,也有很多人彻底地沉沦在股市。  相似文献   

2.
高峰 《上海企业》2014,(10):44-45
<正>中国目前第一代的创业企业家们年龄普遍进入55--75岁,他们所掌管的企业如何传承和永续发展成为了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家族企业能否顺利交接,能否传承延续和进一步发扬光大,不仅关乎单个家族和企业命运,还与中国民营经济的整体运行和繁荣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家业长青”恐怕是所有创业者的梦想。2006年“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上,全球100家家族企业的第一名是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已传到第40代,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100家长寿企业中却没有一家中国的家族企业。虽然中国有特定的国情,  相似文献   

4.
应玉明 《中国企业家》2009,337(8):20-21
4月8日,老牌红筹公司中信泰富(0267.HK)创始人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一职,传媒和网民大都感慨万分: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红色资本家族”居然也避不开“富不过三代”的传统魔咒!  相似文献   

5.
沈慧 《上海企业》2011,(1):63-65
如何引导二代民营企业家在依法经营的同时更好地回报社会,成为一个极其紧迫和重要的议题。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之路,造就了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财富创造和积累,中国已完成了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塑造.即将迎来历史性的财富传承。有报告显示,在我国600多万个家族企业中.80%以上的创业者希望由孩子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其中65%以上将在未来10年密集交班.中国即将迎来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转移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寒秋 《潮商》2012,1(1):72-74
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古老的魔咒,这就是家喻户晓的一句成语——“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千百年来成了中国富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至今仍然如幽灵鬼魑般地和每一个中国富豪如影形随……  相似文献   

8.
何华真 《中国企业家》2010,(10):103-103
每次听人说“知己知彼”,就知道自己多半要去纠正将在一秒后出现的错误——“知已知彼”接着“百战百胜”。好歹也念过《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原文“知己知彼”下一句是“百战不殆”,试用脑袋想想,明知对方比你强大十倍,知彼后也依然百战百败,最佳战略是“走”。  相似文献   

9.
一个单个的企业整合成了一个产业:一个单个的产业彻底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因此,台塑成了台湾企业的典范,其创始人王永庆被称为“管理之神”。那么,王永庆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在他以九十高龄卸任前后,他又如何“安排”台塑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1.
“民企二代”女掌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企一代”企业家中,像张茵、沈爱琴这样出色的女企业家可谓凤毛麟角。然而,在近年来,由于我国“民企第一代”创业者们的年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民企二代”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父辈的重担。令人可喜的是,在“民企二代”接班人里,居然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女儿接父母班现象。“民企二代”女接班人在父辈们的扶持下,或昂首阔步地已经走上了民营企业经营决策的大舞台,或跃跃欲试地行将接过父辈用心血和汗水打造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相对于多数人关注的热闹在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坛换届,家庭或家族事业掌权者的变更似乎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但这少数人的"家事"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多数人的"国事"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为什么?因为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石单位,要生活就离不开企业,而家族企业(私人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有相当权重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正是在三代中国企业家连续不断地递进成长中得以实现的前两代中国企业家都有很大提升潜能,特别是第二代,他们不应仅仅是承前启后者,其中有许多具备实力成长为第三代。面向末来,我们更需要诞生一批像米塔尔这样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的第三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郭文婧 《中国就业》2012,(10):55-55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明阳带领的团队做的最新一次调研结果表明,82%的第二代企业家,不愿意接班或者是非主动接班。他们做了182个样本,全部是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家。其中核心样本是54个,这54个样本全部是中国同行业当中排在前三位的企业。(8月13日《证券时报》)孩子不仅是父母血缘的延续,更承载着继承和超越父母事业的期望。曾几何时",子承父业"被当作了天经地义。但这一传统正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呈现给我们的是超过八成二代不愿接班或者是非主动接班,另一个调查显示的是超过六成的民营企业家担心孩子能力不足以接班。  相似文献   

15.
何斌  葛清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5,(12):32-42
在石油、电信、铁路、民航四大垄断行业中,民航业的对内开放似乎远远走在了前头。2004年以来,贴着“民营航空”标签的奥凯、鹰联、春秋等6家航空公司先后登堂入室,被罩在了“打破民航垄断”的光环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催生了一大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岁月荏苒,这些企业家开始陆续步入老年,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如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成为他们日思夜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民企面临“交棒”高峰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棒”难题 “接班”已成为中国大量民营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中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正逐渐变老,大多数人年龄已在55岁-75岁之间。可以预料,今后5—10年将是众多民营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期。而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并没有很好地成长起来,所以90%的企业将会选择把企业交给自己的子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所讲的资本原罪,本质上是指资本的剥削本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有其客观必然性。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原罪问题,必须把生产力标准、法律标准、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统一起来。民营企业家应勇敢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由富到贵”并非易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斌 《企业文化》2004,(10):69-72
上海金茂大厦宴会厅,3650支蜡 烛,25位女模特,精美的时装秀……在 这样一种绮丽的氛围中,张朝阳、潘石 屹、刘晓光等近40位知名老板身穿特制 的晚礼服,参加了名为"企业家品位与 商业影响力"的宴会,时间为2004年2 月28日。 业内颇有名望的《中国企业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