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外在制度的植入,对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经济建设、村民自治和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从外部路径来说应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从内来说应完善和发展社区的自组织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来进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顺义区双丰街道“农转居”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农转居”社区建设经验相对缺乏;二是村、居委会双轨运行时间较长;三是农民在生活理念上真正融入城市需要艰辛历程;四是就业服务是“农转居”社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五是“农转居”拆迁过程等历史问题易引发矛盾,影响“农转居”社区的稳定。今后在村委会、居委会并行期间,应通过成立社区党支部的方式,统一“农转居”社区建设的思想载体;条件成熟后,严格依法选举,及时成立居委会,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农转居”社区居民快速融入城市;积极促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内涵,从“六新”,即新农民、新产业、新村庄、新组织、新环境和新服务方面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确立战略目标及其相配套的政策、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经济成长和农村环境保护上等。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纪人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的行业,近年来学者们才注意到这种经济形式在发展经济中的独特作用进而开始对其展开研究并积极推动其发展。2008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到:“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到现在几年里,农村经纪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央在十二五计划中继续强调加大新农村建设、农村经纪人制度应不断完善。本文结合湖南农村经纪人发展较为完善地区“三下乡”调查的统计结果,试图从法律的视角对农村经纪人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协同理论中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组织治理子系统和自治组织治理子系统的测量指标体系,依据山东省12个地市内的36家农村社区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社区的协同治理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并且依据协同治理的测量数值和农村社区信息化评价问卷获取的调查数据,采用截尾回归(Tobit)模型分析了社区信息化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两个信息化指标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状况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信息化业务应用和信息化服务支持两个信息化指标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和政策激励等方面给出了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突出问题与防治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谢宝富教授在2014年第1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题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为例”一文,认为与普通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常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第一,社区流动人口膨胀,成员复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使社区不同程度上成为流动人口的社区。第二,社区违法建设泛滥,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恶化。第三,社区非正规就业普遍,人员复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失灵,公共安全堪忧。第四,社区服务缺位、错位现象突出。第五,社区组织建设问题较多,包括社区村委会与居委会重叠交叉、村委会仍是社区主要管理服务者、一些由农民转为居民较多的村庄出现了所谓“万年村委会”。所以,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是防治违法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建设问题至关重要。新社区在治理、功能、居民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对新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政府、市场和中间组织的积极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市场要素进入社区治理,注意培植和引导中间组织在社区服务、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倒漏斗效应":低收入社区居委会分减负担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行政化背景下低收入社区居委会分减负担的模式有五种类型。结合低收入社区的社区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收入社区居委会向下建立若干组织实体以形成“倒漏斗效应”是居委会成功分减负担和风险的有效途径。对“双重漏斗效应”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提供了对上述假说的经验支持。现阶段低收入社区居委会减负,需要寻求向下的被组织实体,并最终走向自组织的合作减贞模式。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出现了“民工荒”。“民工荒”的出现给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的增收和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推进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是在新时代维护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又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具有方向性的重大课题。对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温江模式”“龙华模式”和“三水模式”等的考察表明,虽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资产量化和改革范围问题、成员身份确认问题、股权设置及管理和转让问题、治理结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或社区管理的关系问题、政策优惠问题、相关政策配套和协同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妥善处理,以便深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着资金实力不强、法律地位不明、内部约束不力等困境,需要重点考虑其发展初衷、发展方向及监管定位等问题;同时,其在长期发展中还面临着“伦理准则”和“熟人社会”条件不可靠等隐性障碍,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日渐边缘化。为此,应注重以资金互助引导生产合作,重塑农民核心价值观,拓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并注重落实相应扶持政策,以促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对农村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并对现行农村公共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和“租金耗散”进行了分析。在对农村公共水资源市场治理和政府管制的不足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治理的一种新维度:以社区为基础的自主治理,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论证了价值信仰、社会声誉和社会纽带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水资源社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与代理成本的关系。通过对广州市1000家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问卷调查,运用模块化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结果表明在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中,一些内部的治理结构,如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和党委对监督经理人的行为,控制代理成本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内部治理结构重要环节的监事会在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及其功能定位进行了阐述,根据城市社区体育的功能和现实状况.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运行机制的构想。以政府“干预”、“介入”城市社区体育,实现社区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为核心.大力培育、扶持城市社区自治性体育组织.适度发展经营性社区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利益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在制度、市场、组织、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日趋增多,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作为社会的综合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机制的作用。在法学理论上对利益基本原理进行解构,实现利益机制的反扭曲,建构双重利益模式和谐互促,利益聚合到利益和谐的转变和农民个体利益的实现等良性利益机制,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及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基金起步较晚,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金规模小,覆盖面比较窄;农户可获贷款额度低,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组织管理上存在问题,账户合法性亟待解决;社区管理委员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改善。为促进我国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朝着有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应进一步扩大农村社区基金规模,解决账户合法性,提高农户贷款额度,增强社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共青团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村青年是建设农村的主力军,因此共青团组织的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基本原则、自身优势等来分析共青团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闯 《地方财政研究》2013,(8):28-32,38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对于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不过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存在着社区居民主体性弱化、产业空心化、社区功能模糊化、社区组织培育边缘化等问题,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