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帆  李争峰  梁利刚 《价值工程》2011,30(28):137-13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P2P(Peer-to-Peer)技术是目前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分布式散列表的P2P模型具有广播效率高,非中心化,良好的扩展性,隐私保护以及负载均衡等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P2P搜索算法及常见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成为人们生括中重要的通信方式.它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与使用的通信系统,除了提供传统的语音业务,它还提供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以及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所以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务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网络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将越来越重要。在通信网络中提供的安全业务,必然都要涉及到密钥的分发,对于拥有大规模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来进行密钥分发并提供安全业务保障是一种好的选择,也是未来应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电子商务中网络隐私安全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淑红  刘建兰  黄云 《企业经济》2006,(11):149-151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易安全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对网络隐私数据(网络隐私权)安全的有效保护,成为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重要市场环境条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协议、P2P技术成为网络隐私安全保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1.引言 随着交易电子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安全也就跟着提上议事日程.安全认证是为电子交易安全建立信任体系的证明系统.而要保证该认证系统的合理、安全运行其关键是解决密钥管理技术的问题.密钥管理技术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密钥管理的规模化;二是密钥的分发.各国围绕这两个问题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都取得了不同的进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国研究现状:1996年出现SPKI解决方案.PKI设立了CA认证中心,证明公钥和标识的一体性,防止他人顶替;创立了多层CA架构解决密钥规模化问题.PKI的另一进展是利用提供数字签名的功能试图构建网上的可信认证体系,进而大大推动了认证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聪 《企业导报》2011,(12):203
P2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对等网络的架构,其在加强网络上用户的在线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显露出较强的优势。本文阐明了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并通过对P2P技术优势和应用的介绍,论述了P2P技术将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文档的信息安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签名技术拥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隐患。本文通过对数字签名技术进行阐述,通过分析数字签名技术的优势和潜在的隐患,进而为应用数字签名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P2P已经彻底统治了当今的Internet,然而,P2P病毒防御技术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如果P2P网络病毒大规模暴发,其影响和破坏将是巨大的。本文针对病毒文件的传播,充分考虑网络的诸多因素,如用户到达率、在线(共享)时间、网络节点免疫力等对病毒文件传播的影响,并通过P2P网络仿真工具——PeerSim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在通常采用公钥基础设施,利用PKI提供的密钥体系来实现数字证书签发、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功能为网络业务开展起到安全保证的作用。文章论证了PKI技术并对PKI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2003,(7):43-44
于电子商务,其模长一般在1024bit或以上。原理如图2。图2 公钥密码体制(4E对称密码体制)非对称密码的优点就是可以适应网络的开放性要求,且密钥管理相对对称加密要简单得多,尤其是可以方便地实现数字签名和验证。但非对称密码的算法相对复杂,加密数据的速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结合在一起使用,利用对称密码加密信息,采用非对称密码加密会话密钥,使之具有对称密码加密速度快,非对称密码密钥管理简单的优点。判断一种加密算法是否安全,是看它的安全性是否仅仅取决于密钥的长度,而不取决于加密算法的保密。因为加密…  相似文献   

10.
密码学在信息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围绕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技术展开着。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技术应用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是保证信息具备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密码学在信息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围绕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技术展开着.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技术应用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是保证信息具备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设计了一个用于视频流分发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系统由视频采集、视频编解码、组播传输和服务器4个模块构成。视频捕获采用Video for Windows(VFW)技术实现,编解码基于H.263标准。网络结构上提出使用混合P2P树形结构,降低了中心服务器的压力,服务器负责会议成员信息的管理,为组播树的建立与维护提供支持,组播传输使用基于度约束的构造算法,考虑了节点带宽和计算能力。该系统已投入运行,基本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借贷平台结合了线下的小型贷款模式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主要模式为线上中介型、线下担保型以及两者结合型。本文研究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模式,指出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流媒体播放方式基于C/S集中式网络模式,对于高带宽、实时性和突发流量这三大困难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P2P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系统架构应用模型P2PStreaming。该应用模型综合了P2P技术和C/S技术的优点,可以在网络带宽效率、延时和可靠性三者之间做出更好的权衡,并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安全技术、建立信用管控体系、促进行业自律以及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借贷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的一个结合,是直接融资的一种新方式,不仅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拓宽了大众的投资渠道,完善了金融体系。2016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P2P网络借贷正式纳入金融监管体系,成为合法机构。但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准入门槛低以及我国征信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使行业不断地出现跑路、停业和提现困难等问题,因此该行业的风险管理已不能再忽视。本文以成立时间最长且最符合《办法》规定监管要求的拍拍贷为例,通过对其运营模式的介绍,来探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王希军 《价值工程》2012,31(4):146-147
要实现P2P网络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有效的安全保障。本文先对P2P进行浅述,将其与Internet进行简单的比较,进而分析了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8.
P2P网络借贷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新生事物,其简单快捷的运营方式赢得了我国小微型企业的青睐。P2P网络借贷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我国的闲散资金利用,搞活民间经济有重要作用。现如今的P2P网络借贷已经不同往昔,其根据我国市场的需要发生了变异,进而衍生出多种多样的风险。因此,文章探讨了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以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P2P网络借贷以其门槛低、收益高、方便快捷等特征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同时,由于P2P网络借贷自身的定位与普惠金融的诸多特征相契合,使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但是,由于行业自律不足、监管缺位等问题的存在,P2P网络借贷在初期呈现野蛮生长的同时也暴露出如业务违规甚至涉及非法集资等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阶段,P2P网络借贷能否摆正位置、找准定位,切实发挥服务普惠金融的作用,关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分别对P2P网络借贷和普惠金融各自的特征进行梳理,从而发现P2P网络借贷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在分析当下该行业所面临的发展障碍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P2P网络借贷更好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P2P网络借贷因为能为借款人提供比较低的利率,为投资者提供比较可观的回报而广受欢迎。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使得P2P网络借贷呈现无序的发展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立法和监督管理,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