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澹远  陈始发 《经济地理》2020,40(9):168-175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文章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式"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式"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下个人和家庭劳动力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相对贫困下个人和家庭劳动力虽然可以维持再生产,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受到严格限制。消除贫困必须在增加社会剩余的基础上,建立促使更多社会剩余劳动转化为必要劳动的社会制度。从劳动力再生产视角看,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为剩余劳动的转化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剩余劳动的转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精准扶贫促进剩余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坚持党对扶贫事业的统一领导,塑造贫困人口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主义模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贫困人口的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有序演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丰富和发展贫困人口劳动力再生产补偿方式;坚持扶贫与“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培育贫困人口劳动力再生产的非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安徽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农户收入快速增长,全省扶贫脱贫事业延续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  相似文献   

4.
起年 《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58-160
一、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分析(一)主要的成就和问题归纳保山市自1986年以来20年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共解决了9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尤其是在1995—2000年实施《保山市“六六”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由62万减少为18·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下降为8·8%。然而,伴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保山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日显突出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并未显著减少,贫困农村发展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第二,伴随着农村…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减贫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政策策略创新需要在新的减贫实践中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结合广西天等县农民创业的减贫实践,从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执行中的农民创业环境优化、农民创业与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农民创业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双向良性互动创业扶贫模式,为新时期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优化和扶贫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程,担负着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艰巨使命。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我国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如期实现上述农村扶贫战略目标,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构应当审视制约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战略中规定的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人本式扶贫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解决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相对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新时期我国应实施人本式扶贫模式。人本式扶贫注重增强人的生存发展能力,是一项根本的扶贫措施。人本式扶贫要注意:第一,贫困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第二,创新扶贫投入机制;第三,建立扶贫融资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扶贫是内生于我国产业扶贫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模式。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农村贫困生成的宏观、微观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剖析我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运作机理,试图解释如何通过扶贫企业这个外力激活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实现可持续减贫。研究发现:第一,当企业参与扶贫,意味着有限的扶贫资源实现了一个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循环过程,这是可持续减贫的基础。第二,当企业参与扶贫,不仅可将贫困人口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循环系统,使他们有可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有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三维资本"的运用和提升,从而最终形成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西部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西部农村的扶贫开发战略必须在冷静分析贫困治理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反贫困战略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以满足贫困人口生存需要、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目标,要通过创新扶贫制度、强化社会服务、控制人口增长、重视教育培训、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推广小额信贷逐步缓解争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30年的农村扶贫开发,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成就斐然,农村贫困问题得到很大缓解,解决了大量的生存贫困。到2006年,全国农村生存贫困人口减少到23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到来,农村贫困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了解现阶段的农村贫困特征对于深刻了解农村贫困问题和制订相应的反贫困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面小康后云南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4年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消除.2020年全面小康后,云南省即将面临相对贫困的治理问题.文章分析了云南农村相对贫困的总体趋势,通过调研发现治理的四大难点: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差,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薄弱,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能力不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提出治理云南省农村相对贫困的可行路径为:优化产业扶贫的发展路径、强化对"扶智"的重视、增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八七”扶贫攻坚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艰苦奋斗、务实苦干、同心同德,对南部山区近百个贫困乡镇,一百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提前一年实现了1994年我区制定的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马主席,在新世纪,我区扶贫开发的目标是什么? 马主席:在“八七”扶贫攻坚中,全区各族人民特别是南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实践,自强不息,合力攻坚,团结拼搏,取得了扶贫开发巨大成就。一是从 1994年到 …  相似文献   

13.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制定和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外扶贫开发的政策和理论演进,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省份云南为例,对整村推进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等扶贫发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政策滞后,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重视不够,贫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实施多维系统政策、恢复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扶贫开发之难与困 1.现存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已经摆脱了贫困。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灾害频繁、环境恶劣的地方或为老弱病残、劳动能力差的人口。现存的贫困人口中,五保户占五分之一,残疾人占三分之一,生活在不宜生存的环境者占四分之一,另外一些人则常年受疾病困扰、无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低。  相似文献   

15.
方黎明  张秀兰 《财经研究》2007,33(12):47-57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多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使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但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发展差距正在成为阻碍我们继续前进的突出矛盾,致贫因素更加复杂,缓解贫困难度加大。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继续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实施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切实维护贫困人群的基本权益,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海南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荒漠化地区,也是海南省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扶贫难度最大的片区。基于海南西部干旱片区扶贫开发的现状及贫困原因总结,从区域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以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产业优化四个方面为突破口,提出西部干旱片区扶贫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贫困群体缩小,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有步骤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扶贫开发,致力于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底,除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宁夏自1983年“三西”农业建设,首开区域性扶贫开发,特别是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经过宁夏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战略目标。全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29  相似文献   

19.
扶贫,别忘了城市贫困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贫,别忘了城市贫困群管在源张建国刘向东王飞牛泽彬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并为此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和强有力的措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大减少。但是,在农村,仍有6000多万农民吃不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的贫困.本文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从农民的生存状况和政策需求出发,探讨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期望,得出了农民迫切需要扶贫、扶贫需要注重开发、扶贫要顺应农民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