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4):77-77,79
一、河南地方戏曲的基本概况 (一)河南地方戏曲的起源 河南被人们尊为“戏曲之乡”,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其他剧种有二夹弦、道情、大平调、怀梆、宛梆、汉二簧等。其著名演员如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张新芳、申凤梅、毛爱莲、王秀玲、马琳、王善朴等。河南曲艺以河南坠子最为流行。其次是大鼓书、三弦书和鼓词儿。豫剧又叫河南梆子,  相似文献   

2.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戏剧之一。笔者从豫剧的起源谈起,通过对豫剧音乐、角色行当等的分析,阐述了豫剧这一戏曲在传统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重要剧种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军芳 《魅力中国》2014,(23):261-261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称之为豫剧,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特色的优秀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4.
李红晓 《魅力中国》2013,(17):95-95
河南豫剧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居全国地方戏之首,在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为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河南豫剧,不能不说豫剧音乐,更不能缺少在豫剧音乐伴奏中占有半壁江山的豫剧锣鼓,也就是打击乐。因为打击乐是戏曲乐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吴俊廷 《魅力中国》2014,(5):108-109
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唱腔优美动听,地方韵味浓郁,与京剧、越剧、评剧并驾齐驱为中国四大剧种。提起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在河南可称得上家喻户晓。本文将通过对“五大名旦”唱腔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她们唱腔的基本特色,为学唱豫剧及民族歌剧提供科学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培敏 《魅力中国》2013,(16):106-106
《三哭殿》本是河南地方戏曲越调的代表剧目,越调“大宝贝”张秀卿在河南第一届戏曲观摩赛中曾凭借此剧获一等奖。后经豫剧大师常香玉和唐喜成联袂演绎,并经由以唐派弟子为代表的的一代代艺术家的精彩传承和发展,最终成为豫剧唐派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纵观豫剧《三哭殿》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出好的传统剧目,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保留其精髓之处,更要去其糟粕,融进时代的元素,让时代赋予它更深厚的内涵和更丰富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姚凯 《魅力中国》2013,(17):77-77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传统剧目中的一个经典之作,久演不衰,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京剧、豫剧、越剧、河南曲剧、浙江婺剧都曾演过该剧,尤其是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领衔主演的京剧艺术片《白蛇传》被拍成电影之后,更是风靡了全国,传播到了海外。由豫剧大师常香玉、赵义庭领衔主演的豫剧折子戏《断桥》在整个中原地区影响甚大,几十年来一直是河南各级戏曲学校的教学课。  相似文献   

8.
朱洋 《魅力中国》2013,(28):129-129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中原人们的喜爱,她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拓展力,既体现着传统中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内在潜力。本文从河南豫剧的起源、艺术风格、角色行当、道具的写意化和演员的基本功、人物性格刻画与矛盾冲突、戏曲文学的意境荧分别简述。  相似文献   

9.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2):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4):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姚荣 《魅力中国》2014,(6):88-88
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戏曲之乡,尤其是豫剧祥符调的发祥地。开封市豫剧院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祥符调的代表和传承享誉华夏大地。开封市豫剧院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豫剧祥符调,主城中原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开封市豫剧院位居与河南豫剧一流院团之列,豫剧皇后、豫剧祥符调创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素真、马金凤、桑振君、王素君、关灵凤、朱巧云等表演艺术家名噪一时,红遍省内外。  相似文献   

12.
方小珂 《魅力中国》2013,(14):103-103
豫剧滋生于黄河两岸,根植于中原腹地,蔓延于神州大地。它承载了厚重的河南文化元素,以鲜明的个性在中国剧坛独领风骚。豫剧声腔中倾吐着中原儿女的心声,凝结了河南的风土人情,其唱念做舞皆有力的展现其独特的美学品格,它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戏曲服装文化是戏曲文化与服装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是戏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台艺术中的一项重要的创作。人物造型,  相似文献   

13.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本文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河南省偃师市岳滩镇赵庄寨为田野点,全面展现豫剧文化的发展变迁以及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同时阐述豫剧这一传统的剧种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式,探讨其本身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在文化变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河南豫剧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
河南曲剧是中国五种曲剧(北京曲剧、云南曲剧、四川曲剧和白族的大本曲剧)之一,广大群众通称为"河南曲子",1951年被正式冠名称"河南曲剧".它是河南地区土生土长地方戏曲剧种,具有鲜明、浓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鹭名 《魅力中国》2014,(22):118-118
河南豫剧院三团是以创作演出现代戏驰名全国的戏曲团体。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成为全国编演现代戏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河南曲剧是中国五种曲剧(北京曲剧、云南曲剧、四川曲剧和白族的大本曲剧)之一,广大群众通称为"河南曲子",1951年被正式冠名称"河南曲剧".它是河南地区土生土长地方戏曲剧种,具有鲜明、浓厚的地方特色.近百年来,经过广大群众及专业、业余艺术人员的不断创作、吸收、实践、改进,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曲剧风格,被公认为河南省三大戏曲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豫剧正在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和人们审美需求的评判;而《梨园春》的出现给河南戏曲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豫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宽营 《魅力中国》2013,(10):67-67
豫剧,是我国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之一,她以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张创新 《魅力中国》2014,(19):112-112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一、【二八板】类唱腔腔音的构成“讴”,民间又称之为“讴戏”、“河南讴”、“河南高调”、“靠山吼”等。戏曲之韵在于曲,曲调之韵在于腔,腔调之韵在字调、“豫剧”之称谓.探讨豫剧【二八板】类唱腔的腔音构成,以河南方言语音的特点为切人点,采取实证的方法对豫东方言和豫西方言进行采样,通用音乐分析系统”对豫东方言和豫西方言进行测音,并以测音数据为凭证,提出了豫东方言不仅在语音调值变化幅度上小于豫西方言语音调值的变化幅度,而且语音调值的递变过程也明显小于豫西方言,由此产生了”豫东调”腔音递变量小于”豫西调”腔音递变量的结果,因而形成”豫东调”和”豫西调”腔音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张梨娟 《魅力中国》2013,(17):118-118
豫剧是我国分布地区最广、欣赏群体最多的地方剧种,更是最具河南特色的传统艺术瑰宝。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多元化,豫剧也面临着强烈的冲击。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我们豫剧工作者和文化主管部门应该考虑如何继承与发展豫剧艺术,重新焕发她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