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城市有其自身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传统,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地域性建筑与现代设计结合的问题。世界的文化正是由各地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组成一个丰富的整体,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才能使整个世界文化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依法治国进行思考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认识文化传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上,有两个关键之处需要澄清:一是对传统特性的认识,二是对"法"的认识。通过对这两点的澄清,可以发现文化传承与依法治国之间的紧密关联。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自于对传统的认同,通过文化的传承塑造新的传统,可以提升文化自信,而将法治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新的传统的一个标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传承中国文化,也离不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史焕翔 《理论观察》2022,(12):46-49
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呈现,有其理论渊源、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在理论渊源上,对外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文化传统上,对外开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现实条件上,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现代化道路本质的把握,是主动参与世界秩序重构的积极选择。认识对外开放的内在逻辑,可以更好地认识新时代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时代宣言与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4.
王忞 《魅力中国》2009,(19):72-72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如何运用中式风格,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把传统符号融入设计中,随着全球化的东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义的流行,它又重新发掘出我们中国文化的精脉,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作用,随着对现代室内空间的认识,它会越来越明显地受益于有灵性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刘晶 《魅力中国》2010,(35):278-27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将文化与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文章利用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为着眼点来阐述中国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空间设计是文化表现的组成部分,在多元丰富的文化背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不仅展示出不同的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室内空间设计依然不能摈弃这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内涵,设计元素需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传统装饰、 家具陈设、 色彩、 纹样设计中直接运用与借鉴运用传统元素,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及精神需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设计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其中艺术性体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然而,现代形态的大众消费文化正在对传统文化内核进行着消解和改造,同时我们的现代设计又缺乏自我.要解决这些问题,Aura和陌生化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即用现代的思维与理解展示我们传统的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化处理,在传统与现代的悖论张力中显现出现代设计的张力美,从而创造新的Aura,这样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也是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设计文明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8.
王珏 《理论观察》2023,(12):45-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引领当代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根脉,是维持历史连续性、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基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传统文化百年理路的全部奋斗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积极引领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导主体,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自为主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场域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同向而行,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根据时代变化,以敏锐的时代性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不断汲取其中合乎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养分,厚植中华文明的根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思智慧、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引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及其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9.
苗燕 《新西部(上)》2007,(9X):222-222
现代设计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其中艺术性体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然而,现代形态的大众消费文化正在对传统文化内核进行着消解和改造,同时我们的现代设计又缺乏自我。要解决这些问题,Aura和陌生化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即用现代的思维与理解展示我们传统的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化处理,在传统与现代的悖论张力中显现出现代设计的张力美,从而创造新的Aura,这样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也是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设计文明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0.
刘娜 《魅力中国》2014,(25):106-106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力,通过将现代设计元素与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元素相结合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园林的建设发展。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与实际意义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传统文化缺失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问题,在传统文化缺失问题上表现为传统文化传承功能失调,西方文化甚嚣尘上;漠视传统文化与道德,功利主义思想抬头.在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问题上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中"立志"与"志向"认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精神空虚与颓废现象;对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宽恕"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际紧张现象.治理传统文化缺失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弱化的基本对策,政府及其主流媒体要重视与引导,发挥其主导作用;媒介组织应将社会利益始终置于首位,强化使命担当;将中华传统文化有益营养融入校园文化,构建认知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历程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关键。为此,必须注意和解决好的问题是:首先要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具有科学的文化意识,要了解和研究各国教育的特征和改革与发展,就要了解赖以铸就各国教育特征的文化传统;再次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矛盾和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选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古典主义设计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背景的新设计风格,呈现出对绚丽奢华之美的追求,这种传统的审美文化渗透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并与当代审美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娟 《新西部(上)》2007,(9X):208-209
新古典主义设计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背景的新设计风格,呈现出对绚丽奢华之美的追求,这种传统的审美文化渗透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并与当代审美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文章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底蕴与理论基础,提出了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佳 《魅力中国》2010,(2):231-231
近年来在设计基础领域,以西方的平面构成为主导,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为设计主题,在设计理念上大有取代以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构筑的传统图案的趋势,两者虽在表现形式和理论体系上存在着东、西方文化走向的差异,但在表现形式和认识观念上,它们的审美目的和创造性价值所传达出来的艺术信息是具有共性的。  相似文献   

17.
张巧丽 《魅力中国》2013,(26):252-252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分类,从与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哲学、意象、民族情感三个层面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进行解读.并就视觉传迭设计中传统色彩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因、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设计的手段几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从而得出重塑思维、营造意境、革新技艺三种方法。进而更好的拓展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应用空间,实现在现代设计中的可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化从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自我品格锻炼上、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等方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许多积极的促进作甩,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应客观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精髓,并吸收国外优秀的设计理念,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国设计”,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确立起自己的地位与形象。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2011,(31):38-41
"传统是活着的从前,好的传统文化都与时代相吻合,都是有生命力的。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文化,也要注重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传承。我们在传承、传播和传达中,必须真正认识和践行孝道,使之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对于当代孝道做了如上简要的诠释。近年来,王大千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孝文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王大千的文化意识里,不仅要做好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孝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