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宇 《湖北经济管理》2009,(14):140-141
资产减值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通过对资产价值的确认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具真实可靠性。本文主要从资产减值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现行资产减值测试、资产减值计量,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使企业能更加合理真实公允地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2.
邹霞 《湖北经济管理》2009,(16):132-133
新会计准则第8号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本文就资产组的认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和减值会计处理等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资产减值概述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我国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其资产范围涵盖了除货币资产以外的全部企业资产.  相似文献   

4.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5.
王全忠 《中国经贸》2012,(8):239-2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发生了资产减值时,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是企业操作利润的手段,因而倍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仅就相关问题作以浅谈。  相似文献   

6.
杨华 《中国经贸》2011,(4):135-136
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引起资产减值,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就有必要确认资产减值,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7.
曹涛 《魅力中国》2013,(26):53-54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固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致使资产使用价值降低,导致该资产未来可能流八企业的经.开利益小于谴资产的账面价值。这种现象往往不是公司想要的结果。然而为什么要对资产进行减值,确认尚未发生并且只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呢?这是因为会计原则中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林琳 《中国集体经济》2007,(27):142-143
文章对企业资产减值核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范围,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有关减值测算时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升值、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及商誉减值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计提减值准备对于防止企业资产计量不实所造成的资产和利润虚夸,促使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经济事实以及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必须做纳税调整。显然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拟对资产减值所涉及的会计及税收方面的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庆波 《中国经贸》2011,(14):227-227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要求,当某一项资产发生减值时,会计人员应准确记录该资产的减值金额,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文章就当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同时为了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以前的规定相比改变较大.新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从2001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迄今已经一年多了。和以前的行业会计制度及原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企业在期末对资产进行计量时,要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按照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历史成本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计提的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8项。  相似文献   

13.
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各种原因,常常引起资产减值,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文章对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谈资产减值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为了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相似文献   

15.
简丹 《辽宁经济》2009,(8):89-89
资产减值,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的改变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人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小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资产减值会计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具体规范还是实务操作方面都不完善。在会计国际趋同的今天,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史无前例具体明确地做出了有关资产减值问题的规定。新会计准则重新规范了有关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计量和转回等问题,在专项资产减值规定的基础上,对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了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己实施的各项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只要出现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企业均需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以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资产减值准备贯穿企业会计处理的全过程,是我们企业会计人员最为关心的、最难操作的、也最为棘手的问题,曾经也是企业操纵利润的一个常用的会计政策.笔者拟从准备的提取、转销、判断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对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保障方面,着手解析资产减值准备的特点,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一、确定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一般原则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应按其实际发生额记账.在企业账簿中,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反映企业拥有债权的实际金额,而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反映应收账款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即账面余额与坏账准备之间的差额.  相似文献   

18.
曾新 《中国经贸》2010,(20):177-178
一、减值准备的概述 资产减值是指受社会原因(如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债务人的破产等)和企业内部原因(因使用或操作不当而造成资产的提前报废、因环保问题而造成资产被限期停用、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或将要不及预期)的影响而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19.
1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财会〔2006〕3号)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平 《新疆财经》2008,(2):117-118
2001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将减值会计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为配合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2002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减值会计作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企业在期末对固定资产发生诸如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或经济性贬值等有形或无形损耗时,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